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以大体心,治细务心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以大体心。治细务心。】


    这句话也很重要。尤其领导者,他要抓大方向、抓大局,他不能芝麻绿豆的事都去管,他管那么多,就好像一个国家的中央领导,每天跑到乡镇去,问他一些小事,把这些官都吓坏了,是吧?乡镇厂长,“哎哟,大官来了,中央领导来了”,每天都惊魂未定。所以要抓大方向。  


    在汉朝,有一个宰相叫邴吉,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出去巡视,了解一些民情,突然底下的人跑来,宰相,不好了,这个地方有人打架,动刀子了。他问,地方官知不知道?知道了。哦,好,走吧。没管。结果又走了一段距离,突然看到一只牛躺在地上,在那里喘,宰相一看到赶紧跑过去,调查清楚,这只牛是不是瘟疫了,牛瘟了。后来一了解,因为不守规矩,被牠的主人追了老半天,太累了,喘得不得了。哦,没事了,接着走。


    旁边的这些下属,就有点纳闷,宰相怎么关心牛、不关心人?明明《论语》里面孔子就是问人不问马,怎么我们宰相读圣贤书读一辈子,是问牛不问人。那《论语》里面讲,孔子家里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马上第一个反应:“伤人乎?”这个不容易,古代人买一匹马,相当于现在是买一台BMW,是不是?那要很久的俸禄才买得了,突然间没了、坏了,没有一点难过,马上先关心人有没有受伤,是吧?假如你的朋友把你的BMW开出去,一传回来:“报销了。”然后我们坐在那里,“天啊……”老半天还回不过神来。


    但是,他的下属有一点很可贵,他问。很多人不问,闷在心里,“哎呀,这个宰相没仁慈心,问牛不问人”,愈这么想,愈看这个宰相就愈奇怪。人这个心理作用很厉害,听了一些对某个人的看法,就愈看他愈不顺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比方说怀疑这个人,他偷了我家的什么东西,然后就每一天看到他,愈看愈像。突然过了一个礼拜,回到家一看,啊,原来这个东西在家,没有不见。请问那一个礼拜看人家,觉得人家有问题,不是人家有问题,谁有问题?自己的心有问题。


    所以可能我们在各地,也都会遇到一些毁谤某些人,尤其各地负责的头,特别容易受毁谤,因为他负责的事情多,所谓“名高妒起,宠极谤生”。所以高处不胜寒,愈高,做很多事情,他方方面面都得考虑,有时候他也有考虑不到位的地方,但是不到位,并不代表他不是善心,不能因为我们考虑到的,他没考虑到,我们就怀疑他,或者瞧不起他,这个都不妥当。一个人能没有私心,就很可贵,至于传统文化的这些经验,每一个人都在积累,大家多集思广益就对了,但是不要怀疑这些真发心、没有丝毫为自己想的人,因为连这样的人我们都怀疑,特别让人寒心。而且这些人在各地很可能也是当地的精神支柱,我们更不能乱毁谤、乱怀疑,多给他一些宝贵的意见,彼此信任,才能团结在一起。


    邴吉他的下属一问,其实孔子跟邴吉的存心是完全一样的,可是从行为上看,可能就判断不出来。而且邴吉是从大体大局去看,因为他是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既然已经有地方官处理了,他再去插手可能会添很多的负担。因为他一到,当地这些官员统统得要知会他、得要照顾他,何不让这些官员好好去处理这个事情就好了,别多事了。一个人细节的事管太多,他就没有很好的一个状态去冷静思考一些重要的决策。所以官愈大,愈多时间不能忙在琐碎的事情,他得要时时非常冷静,甚至多看这些治国的经典,他遇到事马上可以从经典知道怎么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军总司令是艾森豪威尔将军,他管什么的?他管四个人,陆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加一个参谋总长,他就管这四个人。有没有可能哪个地方没米了、没弹药了,还跑来跟他讲?为什么他必须要非常冷静?因为他一个决策错了,那可能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命就没了,所以他还得常常放松心情,出去走一走,在大自然里面,才能做好决策。所以各地一些主要负责的人,不能让他太忙,甚至忙到都快趴下来了,累得不行了,也要护念好这些负责人,让他身心不能超负荷,然后要对我们当地的一些重要的发展决策,要好好思考,凝聚共识。凝聚了共识,所有的人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出力,才能做得更好。不凝聚共识,每个人方向目标都不同,力量就使不出来。


    所以,邴吉讲到,那个自有地方官去管,可是我看到一头牛是这个模样,牠很可能是染上牛瘟,而那个牛瘟传得特别快,我必须赶紧处理,不然牛太多受到牛瘟的话,没有耕田的牛,老百姓可能就吃不了饭。他是从这个角度看,所以赶紧了解。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30b.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 大马中心第三届中华文化进修班02-008-015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7-30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