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对父母要“恩欲报,怨欲忘”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在敦伦尽分当中,下手处在哪里?闲邪存诚。自己念头不对了,赶紧把它导正,要让自己正念分明,不忘正念为禅定,正念分明了才不会被境所转,才能保持理智。有了定才能生智慧,不然其实我们处理事情,都是顺着习气,意气用事都有。所以吕祖这一段教诲,大家要好好领受,才能受益。


    也有学长谈到,昨天学习的过程当中,感觉以前对父母、对领导内心都有怨,在谈的过程当中找到了。找到好不好?好。我看大家的表情不像好的样子。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昨天没有空过。“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发现过失好啊。
 
    但是奇怪了,我们一发现过失,脸色都不好看,为什么?什么又在作祟了?不自信,怀疑自己又在作祟了。再来,虚荣心作祟了。还有面子问题,一讲还转不过来,说不上来,心里面闷闷的。人啊,不要自讨苦吃,要让自己自在安乐,赶紧把这些邪念放下、习气放下,当下就自在轻安了。圣狂之分,在一念之间。
 

    确实人的习气,他的病根在哪?在孝道没有彻底。《孝经》我们每天读,“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真正孝心开了,性德现前了,不会对人傲慢,不会对人厌恶。还会,可能对父母这些心态都还有。大家看古圣先贤,他们一当官,爱民如子,他性德已经流露了。那这个时候不能侥幸,得痛改。有这些心态不对了,赶紧把病根找到,对父母还有哪一些情绪放在心中,赶紧要“恩欲报,怨欲忘”,要放下。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801b.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 大马中心第三届中华文化进修班02-008-016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8-01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