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邪径,不欺暗室。”这两句话提醒我们,心地要真诚,不自欺,也不欺人。所以这个“不欺暗室”,“暗室”一般讲,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深一层讲,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纵使有人在了,他人也不知道我们的起心动念。而事实上,我们心有妄念、有邪念了,自己的真心就障碍住了,这就不自爱了。
所以明理之人,知道,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提升自己的灵性,恢复自己的性德,这是有志气的人。我们假如再随顺妄想分别执着,随顺习气,那是自甘堕落了,有羞耻心的人,不愿意这么做。哪怕没有人,哪怕独处,甚至是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不愿意违背性德,这个就是自重自爱之人。有这样的心境,就能有勇猛的心来对治习气,所谓“知耻近乎勇”。所以“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提醒我们,用功,从起心动念与真诚、与慈悲相应开始。
古代的人,对“不履邪径,不欺暗室”,他们是非常的敏锐。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圣贤的风范,都觉得很惭愧。像明朝有一位先生叫董朴,他学问道德很好,教了不少的弟子。结果他的孩子要参加科举考试了,他以前的一个学生也当了大官,就把今年的考题事先寄给他,知道他儿子要考试了。你看世间的人,都很高兴,“我关系不错,都可以打好这些关系。”但这是“邪径”啊,是不公平了,对其他考试的人都不公平了。
我记得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刚好有一个亲戚,他知道我姐姐大学毕业,念师范学院的,师范学院出来,找学校,到哪一间学校教书。那这个亲戚,他关系挺好,他就要介绍某一个学校的校长,给我姐认识。当时候,我还觉得,哇,挺好的,有关系真方便。结果我姐姐过来了,亲戚把这情况跟我姐姐讲,“那我明天带你去跟这个校长见一下。”我二姐说,“不行,我假如去了,对其他的人都不公平。”当下我听我二姐这么讲话,我真是对她肃然起敬。虽然我一开始还是动了凡念,觉得有关系挺好的,但是当自己的二姐是正气凛然说,“这样对其他的人不公平,不可以这么做”,把我的这个正气也唤醒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803f.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