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学问就在能够把人与人的关系处好,这个是学问。所以前面三个伦常,我们提到夫妻、父子、兄弟,这个是在家庭里面人与人的关系。再往社会延伸的另外两个伦常,是君臣关系跟朋友关系。但是这两个关系跟家庭里面的伦常关系,它是息息相关的。因为父子关系处得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所以事实上,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离不开家庭的伦常,都是家庭的一种情感、一种心境,很自然的转移到整个大社会。整个大社会也象一个大家庭一样。所以我们到学校去,叫师兄弟,教书的人叫师父;到各行各业去,学每一个技能也是要拜师,一起学的也都是师兄弟;以至于求道之人,不管是哪一个宗教的,都是以姐妹、师兄弟相称。
但问题来了,他假如在家里就不孝父母,不友爱兄弟,那他根本就没有做人的基础了。所以我们首先,先讲家庭的三个伦常,因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对人的态度,一定是从对自己最亲的人开始扎根的。所以社会的安定绝对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所以《三字经》才提醒我们,“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有责任要把这些做人的道理教给孩子。所以在父子关系延伸到社会是君臣关系,兄弟关系延伸到社会是朋友关系,所以才有经句叫“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但是林则徐先生也说道“兄弟不和,交友无益”,一个人连兄弟都不和睦了,这个人已经失去友爱恭敬的心了,他纵使有朋友,那都是表面文章而已了,不是真诚的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806a.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