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不教,性乃迁”,我们的本善、明德是被习性给障碍住了。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福分、福报,这是每个人都本来就有的。我们看大舜,他是圣人,他在还没有闻到圣贤这些教诲以前,孟子有叙述到,他走在森林里,跟森林里面住的人差不了多少,走的时候,旁边也有一只野猪,甚至就睡在大石头的旁边都有可能。但转变在哪里呢?当他“闻一善言”,听到一个好的教诲;“见一善行”,看到别人好的榜样,他就“从善如流,见善如不及”,非常积极的去效法、去学习,就像那个洪水溃堤,谁也挡不了,谁也挡不下来。所以人假如想学,谁也挡不了。但是人假如不想学,谁也帮不了,关键都在自己。
而大舜,他从孝去实践,开他的整个明德。我们看他孝做到极点了,智慧现前。孔子赞叹,“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这个在《中庸》里面讲,他的德行也现前了。“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什么现前了?福报。所以我们想要德能愈来愈好,智慧愈来愈高,福报愈来愈大,钥匙拿到了,这个钥匙是什么?孝敬。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恭敬圣贤。这个孝敬可以把我们性德的宝藏,把它打开来。你看福报大到什么程度?“子孙保之”。四千多年了,舜王的后代都还很兴旺。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819b.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