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细心、孩子规划事情的能力从什么时候学?是不是让他大学再学?所以孩子不是不好学,是我们大人不懂教,每个孩子负责这件事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他需要哪些人帮忙他要清楚,比方说他们一定会找我,我都闲不下来。他会说蔡老师要帮我拿一个瓦斯炉过来,我那天就得背一个瓦斯炉来,因为我说所有的人都听他的号令,他要负责。那一天他就打电话到我家,我父亲接的,我那时候刚好不在。他跟我父亲说:“麻烦您转告我们的老师,明天一定要带一个瓦斯炉。”那他有确定了就打钩,还需要哪些人帮忙他就列出来。所以你看一个孩子在规划这件事,他开始能够运筹帷幄。再来,做这个食物的整个过程他要了解,然后方法他还可以去请教一些更有经验的妈妈,这个是“如何做”,“How
to do”,要精益求精。再来,“How much”,这个叫财务规划,需要花多少钱,他要估算出来,然后来跟我要。
他就这样计划,然后一确定的事就把它记到记事本上,所以那一个礼拜他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就看到孩子办事的能力一直在进步。后来我们班负责一些全校性的事务,其中有一件是全校的纸类回收,把一些可以用的纸回收,那个工程很大,但是我们班就做得很好,连那个管理的老师都跑到我班上来跟我说:“哇,怎么清得一干二净,很好。”其实就是点滴慢慢磨炼出来的,所以孩子要磨,要训练。结果除了做事能力训练出来之外,连做人的态度都有很大改变。第一次做好之后,学生就拿来给我吃。拿过来的时候你不要马上就吃,那教育的机会就丧失掉了。学生拿过来,我马上讲了一句话,我常跟学生讲话都没有讲透,为什么不讲透?让他思考。你讲一他做一,讲二做二,他没有思考。我就问他:“除了想到老师之外,还要想到谁?”我有没有讲答案?
没讲。这个孩子若有所思,咻,就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跑去哪里。后来好几个学生都跑出去了。过了差不多三分钟,隔壁班的老师跑过来,她说:“这个东西谁做的?怎么做得这么好吃?来来来,把那个小朋友叫过来,我问问看他怎么做的。”我就把一个小男生叫过来,他走过来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很有自信,你看女老师要请教我怎么做,然后他就开始告
诉她原料在哪里买的,怎么做。所以这个孩子纵使考试考得不是很好,但是他做事方面,他的细心提升起来,这对孩子内心有一个很好的帮助,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再来,孩子把东西送给他以前一、二、三、四年级的老师,还有连隔壁班的老师他们也都送去,所以全校都知道我们班在干啥。这些孩子五年级被老师压,本来是已经对老师有距离了,比较冷漠了,结果这个活动一办下去,他们常常都是拿着东西去送人,所有的老师看到他们都是笑脸相迎,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常常离老师还三公尺远、五公尺远,远远地手就举起来,“老师好!”他们对人的礼貌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进步特别快。当他对人有礼的时候,恭敬心就出来,对人细心关怀的心也就提升起来。所以当我们懂得付出,而且是针对孩子的需要,就很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付出当中自己有进步,然后学生也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他们懂付出,所以在对待人的态度上,还有做事的能力上,都同时得到提升。所以其实教育孩子在哪里?不在书本,书本是方法,要落实在哪里?在生活当中,在与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当中。那个是学问,那个才是真实的东西。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820d.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