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朋友间要互相关怀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第二个要关怀,甚至于是爱屋及乌,也关怀他的亲朋好友。而在关怀当中,“与宜多,取宜少”,面对亲戚朋友,他们没东西吃,我们心里不安;他们有得吃,我们少吃点,心里比较安。以前有信义的人真是这样啊!自己有得吃,亲朋好友没得吃,他吃不下。


    所以大家有没想起来在“孔子传”当中,弟子也是对夫子的那种忠义啊,舍不得吃,给孔子留着。孔子之后看到弟子们都吃这些野菜了,老人家端着那个饭,“这样我怎么吃得下呢?”就是信义了,就是关怀了。


    所以“难与能与”,在跟亲朋好友相处的时候,自己很困难的时候,还能施与困难的亲友。“难作能作”,跟朋友、同仁之间,不要计较,我们能多扛的、我们能多做的,做一些,不计较。相处当中,每个人都是在修学的过程,还是会有一些习气,我们“难忍能忍”,能包容,不起冲突。起冲突了,家里的长辈伤脑筋啊,团体的领导伤脑筋啊。我们在团体当中总要提醒自己能付出些什么、能贡献出什么,绝对不添丝毫的麻烦,这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


    而且,我们说处世首先要学吃亏。“都我做了”,吃亏吗?做了,福是我们的。所以《了凡四训》里面说到,“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在团体当中都是尽心尽力的人,一定有后福,“忠孝”二字是大福田。而且我们看,不只福是自己的,多做了以后,经验、能力都在提升。所以不计较的人为什么有福?我们细细去思量,关键就在这里了。所以老人家提醒我们:不要争,要学吃亏,好事与他人,责任与自己,扛起来。好,这个是朋友的相处的本分:劝谏、关心。


    再来,互相赞叹,互相肯定。肯定对方的优点,肯定对方的付出;不记对方的缺点,不记对方对我们的不是,所谓“恩欲报,怨欲忘”,这个在处世当中非常重要。所以孔子也赞叹一位贤者,晏子,晏子“善与人交”。对不起,我写简体字,时间比较赶,这个时候容我权变一下。第三是欣赏,赞叹,记恩,记人家的付出。


   所以孔子提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一般来讲,在人情上比较容易久了之后随便,久了之后觉得对方的付出,应该的。这个慢慢就失恭敬,比较容易轻浮、计较、要求,就会产生。所以这个心地上保持,甚至提升那一份对朋友的恭敬、对朋友的感恩、对朋友的欣赏、效法,这样这个朋友关系就能长久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827a.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 《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二十二集)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8-27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