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知道了古圣先贤这些教诲非常好,老祖先拥有五千年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教育经验、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代代都出圣贤,所以中华民族是最懂教育的民族!诸位校长、同道、学长们,跟谁学?对啊,跟我们老祖先、古圣先贤学。学习要掌握纲领,叫纲举目张。什么纲领?大家别担心,世间好话,圣贤人都说尽了,不用紧张,他们都是苦口婆心,老婆心切,都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很多遍了。纲领在哪?接下来这句孔子的话,就掌握了如何教出圣贤人的七个纲领,所有的教诲不会离开这七个纲领。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而这个“谨”,谨慎、恭敬,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然后“口为祸福之门”,所以言语诚信非常重要,没有言语的修养,福报全部从嘴巴漏掉了。孔子教育学生四个科目:“德行”,“言语”排第二,再来“政事”,做事的能力,最后是“文学”。四科,其实都在这里面了。“泛爱众”,跟人相处要有爱心。“而亲仁”,您看这个“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自己的德行、仁爱心、跟智慧不断增长,悲智双运,你才利益每一个有缘的人,你有爱心没有智慧不行的。最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本分都搞清楚,都能解行,去力行这五个事情,还有时间,赶紧都要拿出经典来学习,开卷有益,求学问如钻木取火。大家看过钻木取火没有?有没有看过人家钻木,“手好酸,休息一分锺再钻”?一分锺再钻,钻到何年何月才钻得出来?求学问不进则退,不能停,要不间断的用功,有时间就熏习。不读书就会打妄想,每一天都亲近圣贤君子,把经典打开就是教诲,非常好,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了。我以前读这段,心里面都“咯蹬”,因为考试考得很痛苦,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是不是讲错了?后来看到我师长,这个学真快乐,才导过来。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917b.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