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俗话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还没契入圣贤境界不可能没有过失,而可贵的是有过失,能够马上爱惜自己,然后去把它改正,所以自爱决定是从改正过失开始。不改过那就谈不上自爱,不懂得自爱就更谈不上去爱人。所以父母为了成就孩子,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他改正自己,处处给孩子好的影响,那就是出于他对孩子的真爱。所以要爱人,欲爱人者要先自爱。这句经文讲到的,“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一个人有过而不去改正,这就叫真正严重的过失了。《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改过来这过失就没有了,甚至于改过以后还给别人很好的榜样,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假如有过了还掩饰就错上加错,增一辜,增加了更多的错误。而且一掩过,这面子看得太重,不肯承认,好面子就是贪名。这些贪著欲望都会遮住自己的明德、良知,这良心透不出来、真诚透不出来,都是被这个掩过饰非给障碍住。
所以老天要开发一个人的智慧,所谓天助必须是这个人要自助,一个人能够不自欺、不饰非,能够忏悔、振奋,老天爷帮他才帮得上忙。所以改过对人身的进德修业,提升自己的道德是重点;对于改变命运也是重点,改过、行善了一个人才有福德。改过了、格物了一个人才有智慧,修福、修慧都要从改过下手。我们冷静反思,我们每天能不能见到自己的过?不能见过那就不知从何改起了。所以常常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才能察觉偏颇在哪里。而孔子曾经讲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这个已矣乎就是叹息真不容易,真难!我未见过能见到自己的过,而且还能自我反省的人就不多了。这是孔子那个时代,孔子就有这个感叹,孔老夫子那个时代的人德行、心性,远远在我们之上,都有这样的感叹。所以我们冷静体会这句,察自己的过失都不容易,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整个思想价值观,比较混乱,似是而非的说法很多。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918h.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