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能为别人着想是世间第一等学问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以前的读书人可贵,他从不为自己想,就没有这些情绪。而为什么以前的读书人能达到这样的心境?因为他们从小是大家族。所以在大家族,他整个成长过程当中,他很自然的为父母想、为亲戚想、为整个家族想。人从小就没有形成为自己想的心,那他这个我瞋、我慢、我发脾气,就没了。


    所以我们老祖宗的学问在哪?“禁于未发”。就是一个人习气还没起来,不要让它起来,让他的善念起来、让他的无私起来。一个人自私起来了,再调,那就不好调了,这个叫“发然后禁”,发起来还要再禁止,那就很累人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尝到了苦头。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情绪?把“我”看得太重了,修行就有很多障碍。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念念为人着想,他们的人生路,尤其修学就少走很多弯路了。所以这个家庭的功能太难得了。
 

    我们自己回想,父亲是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我们的记忆当中,父亲的念头,我们感觉不到他有为自己想过。这个就是文化的力量,整个家庭道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家可能听过有一个读书人叫刘宽。刘宽有一天在路上,结果有一头牛,他的牛拉着他上路,走走走走,结果突然有人跑过来说:这个牛是我的。就是很斩钉截铁:这个牛是我的,还给我。


    诸位学长,我们回到一两千年前汉朝时候,你们坐好了没有?坐在自己的牛车上了没有?坐坐坐,坐得悠哉游哉,突然有人气冲冲的过来,“这个牛是我的牛,你怎么可以拿走,还给我!”好,我们接下来起什么念头?“你有没有搞错,这是我的牛,还有谁可以证明……”哇,那就可能开始跟他好好辩论辩论了。


    刘宽,“哦,好好好,对不起对不起”,就给他了。把牛牵回去了。他自己走路回家,心平气和。结果过两天,那个主人发现自己的牛了。哇,无地自容,怎么把人家的牛牵来,还这么无礼。赶紧把牛牵回去还给刘宽,头都抬不起来:哎呀,大人,抱歉抱歉,我认错你的牛了。刘宽说:哎哟,那个牛都长得很像,认错太正常了,谢谢你还帮我送回来。


    大家想想,他自始自终有没有一个“我”?他是体恤对方。他已经这么坚定了,你再跟他辩他也会很难受,“好好好,你拿回去吧。”再来,当人家牵牛来还的时候,他也没有“我对人家错”的念头,他只感觉到了那个人很尴尬、觉得很惭愧。他还让他下台阶,“这个牛都差不多的”。你看人那种厚道、柔软。


    所以刘宽的道德学问达到这种程度,你说谁跟他相处不被他感动呢?无我的人有至诚啊,一接触人家就会体恤到说:哎哟,他怎么这么善良,都能为我着想。


    有一次刘宽要上早朝以前,把朝服都换好了。他的婢女端了一个热羹要给他,结果走走不小心没走稳,就把这个羹泼在他的衣服上面了。好,大家坐好。你们家的婢女这个羹汤“唰”,泼在你待会要上朝的朝服,我们下一个反应是什么?“我还要上朝,你搞什么?”啪啪啪,一大堆脾气就出来了。但是当下那个刘宽马上说:“哎呀,有没有烫到你的手?”他没有情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他当下就马上说,“你有没有烫到手”,为她着想啊。


    所以人能不起这些烦恼,首先要把“我”给放下。当然这也有一个过程,要练功夫:念念为人着想。所以能为别人着想,是世间第一等学问。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919a.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 《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课程研讨》(第四集)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9-19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