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刚谈到的“贪”字,延伸出这个格言的人生道理,值得我们来观照反思。既然知道贪是诸苦之根,就要放下烦恼的根本,所谓“如斩毒树,直断其根”,这是真正会修的人,从根本烦恼贪心去掉。人真的明白,没有东西我们是占得了便宜的,人世间没有占便宜的事情,那就不会有贪念。而世间的福分那是靠自己修来的,可以享用不要执著。今天人家煮了很好吃的菜给你吃,你就好好享用;你不要好朋友给你煮了一餐好吃的菜,然后你就看著他说,你是要增长我的贪心是不是?那你就学到实在一点人情都不通达了,那愈修愈执著,跟人格格不入那就麻烦了。修行应该是没有我,能感同身受,体会别人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那分付出,就对了。所以可以享受,吃得很好吃,留在心中的是什么?是感恩、是感谢。这么多人爱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完全化成动力。
所有的善缘都化成你向上的动力,这是顺境,逆境也化成向上的动力,所以可以享用,但是不要贪著。人生的享用,都让它水到渠成就好了,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我们人生以后有没有福报,看现在就知道,现在是因,以后是果。人为什么会烦恼未来?不明因果那叫杞人忧天。农夫不干这种事情,农夫还比我们明白,他知道要怎么收获就先怎么去耕耘。同样的,人生也是这样,只要肯付出了,一定能感来成熟的福报。这些理愈明白,我们的人生态度非常简单轻松,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简单,也不贪了,随遇而安,什么都好,每天过得充充实实的,不浪费自己的一时一刻来经营人生。
上位者不贪心,臣民感动、感佩,也会以相争为耻。晏子有一次出使鲁国,早餐端了一只猪给他吃,那猪他吃不完,晏子就说了,你把两只猪腿先收起来,反正我吃不完。中午的时候发现那两只猪腿不见了,这个招待的人马上就说到,很对不起,被偷走了,但是我一定能把这个人揪出来,找到他,你等一等,我赶紧去把他找到。晏子说你不用去找了,不要怪他,不要找了,这是我的错。为什么?晏子接著说,“量功而不量力,则民尽;藏余不分,则民盗”。一个上位者他只想到自己的功业,想到谋自己享乐,没有能衡量老百姓的负担。他建他的宫殿,或者收赋敛收得很多,老百姓他的财力、他的体力可能都会耗尽。而上位者拥有比较多的财富、财货,却不分给老百姓,那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怎么办?盗。所以今天他的猪腿被盗了,你看古圣先贤他不简单在哪?他都是找原因。他马上能反省自己当时候那个念头,就没有那种施舍给他人的胸怀,当时候还是只想到自己,才会引来人家的偷盗。
而且大家细细想想,晏子是齐国人,他在哪里猪腿被偷走了?他在鲁国出使,在鲁国出事了,他还说是自己的问题。有没有从这些地方看到,古圣先贤处世厚道,不让人难堪,在鲁国东西被偷了,把责任往谁身上揽?自己。可是说坦白话,他这么做了,对鲁国人反思大不大?很大。其实有时候愈厚道给人的启示愈大,而不是在那里批判,给人的启示大。我们之前读过王旦,王旦度量很大,宋朝的宰相,寇准说他坏话,他还高高兴兴的有没有?给皇帝说,我当宰相当那么久了,问题一定很多的,寇准是爱国,所以他点出我的问题。家里的人没看过他生气,吃饭的时候还把东西洒在他的碗里面,他连批评都没批评:今天我不吃这个了,给我来点其他的东西!所以他那个度量厚道,让家里的人都很感佩。这些处世的智慧,真的值得大家去体会。而一个人厚道,最具体表现就是在言语上,我们言语当中有没有带杀气,有没有带要求、苛求在里面,有没有带埋怨在里面,有没有带丝毫的情绪在里面?这个都是要观照得到的。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80511c.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