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屈志下来能真正有大的收获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古代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叫张良,他辅佐了刘邦,建立汉朝。请问在座有没有姓刘的家长,举一下手好吗?为什么这么问?因为我们现在整个全球华人,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承传跟弘扬,有一个口号叫“重回汉唐”,是吧?汉朝是刘家的天下,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所以姓刘跟姓李的都要弘扬中华文化,跑不掉,继承祖先的德风。

  像我们姓蔡的是一定要弘扬传统文化。你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次我在台湾,刚好跟陈瑞珠老师我们一起参与一个传统文化的课程,我们向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行礼完下来,陈老师就跟我说,我们两个这一辈子干这个事情是注定的。我说,何以见得?她说,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陈蔡绝粮,在陈国、蔡国绝粮,所以姓陈跟姓蔡的一定要弘扬中华文化,要补祖宗曾经做错的事情。

  《了凡四训》有教,“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父母的过失、祖先的过失要弥补。“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你们都没有反应)之急,内思闲己之邪”。“旧书不厌百回读”,你多读,心里会有很多体悟、很多收获。所以人要认命,我们姓蔡的就得干弘扬中华文化的事情。

  当然,祖宗的这些风范要承传,像刘邦他之所以得天下,他得了三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的辅佐,他都觉得是他们的帮助,他没有邀功。这就是一个很难得的为领导者的修养,让功给大众,自己不邀功。包含唐朝,是姓李的天下。请问大家,姓李的要学老子的风范,学李世民的风范,李世民什么风范?人家劝谏他,讲错了他都接受。我们现在变成什么?讲对了也不接受,嘴巴还翘得很高,“旁边有人还讲我”,面子拉不下。所以修行要先把面子卖掉,不然会障碍我们接纳别人的雅言跟劝谏,“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讲到汉朝开国的三杰,其中的张良是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跟父亲都是韩国的宰相,非常尊贵的背景。后来秦始皇把韩国给灭了,他为了报国家之仇,倾家荡产,找了大力士要去杀害秦始皇,秦始皇也算是暴君,结果没有成功。当然,刺杀皇帝那是九死一生,所谓是年轻气盛。年轻气盛能不能成大事?不容易,会坏事。他人生当中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高人洞察到他太浮躁,伏不住自己的情绪、愤怒,成不了大器。很多高人都很厉害,看得到这些年轻人的问题。

  结果有一天,这个老人就在一个桥上等著张良过来,那老人看张良过来了,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面去,然后就跟张良讲,帮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一想,故意掉下去还叫我拿?火有点要上来了,“算了,他年纪这么大了,别跟他计较”,他就下去捡。结果把鞋子捡上来,这个老人把脚摇一摇,帮我穿上。因为张良最缺的是什么?忍辱、忍耐的功夫。一个人的成就跟忍耐成正比。结果张良一想,算了,都帮他捡起来了,就帮他穿上吧。就给他穿上了。老人挺满意的,笑一笑,可能心里面想,孺子可教也。年轻人都跟老人计较,心胸就未免也太小了。其实人假如有家教,看到别人的父母就恭敬。为什么?他有孝道,他一看到别人父母,也想别人当父母也不容易,看到老人绝对恭敬,因为他在家里就是这个习惯。

  所以,现在年轻人在团体、公司里面动不动对长辈大声小声,无福之相,很可怜。为什么?没人教他。尊重长辈是福田,人的福田大分三种,一个是敬田,恭敬长者;一个是恩田,念父母恩,念所有对他有恩的人,这是恩田;还有悲田,怜悯一切人,这是悲田。

  当然,假如现在年轻人都不会尊重长辈,我们在底下一听,“对啊,我公司那几个兔崽子,那几个人,都不懂得尊重我们!”别跟他计较了,要怜悯他,为什么?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他们身为炎黄子孙,却没有学到老祖宗的智慧,他们很可悲,怎么还跟他一般见识?所以当长辈的人,还得表现出风范跟度量,不要跟他们计较,进而帮助他们。

  “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我们以祖先的心为自己的心,所有中华民族的儿女都是一家人,哪有不能和睦的道理?那你这个就是悲悯年轻人,也是后福无穷。坦白讲,人世间没有吃亏的事情,吃亏是福,懂得去付出,施比受更有福。

  结果张良真的把鞋子给穿上之后,老人欢喜的就要走了。走了几步,突然回过头来说,明天天亮的时候,你到这里来等我。他答应了。结果第二天,他很早就来了,老人已经在那里等,他说,还让老人等,明天再来!结果第三天他起得更早,那个老人又在那里,下次再来!又约好时间。最后,第三次,他半夜就到了,不睡觉了,就在那里等他。后来这个老人就教他太公兵法。这个老人叫黄石公,道行很高的一个长者。最后就因为接受了黄石公的教诲,交给他这本太公兵书,就帮刘邦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所以“屈志老成”,要屈志下来,才能真正有大的收获。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80514b.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55-104-0020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