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有善鲜不自伐”,人有善行很少能够不自我夸耀的。“有能者寡不自矜”,有能力的人很少不傲慢,这个矜就是傲慢。这个话我们可以自己从自身、从目前整个社会大众来观察,我们这个时代重视才能、重视学历,我们冷静看看有才能、有学历,甚至于有地位、有财富的人,能不能找到不傲慢的人?找不找得到?不容易找到。但是有,为什么有?保证他的家教很好。因为整个社会重视这些外在的时候,那个风气都容易有了就傲慢,就瞧不起人,就喜欢跟人攀比。比了,赢了就傲慢,输了就自卑,有没有这个情况?你们的成长都这么健康,都没有经过这些挣扎,你们真是家庭幸福,祖上有德。我都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翻滚过来的,能活到现在算不错了。
我从小没有才华,什么比赛都跟我没关系,是自卑的。我记得念初中,我们女同学都在那里叙述,哪些男孩子的优点,要像谁的身高、谁的体格,像谁的聪明,像谁的每个优点,好像排出来那个人的条件,就是集所有的优点于一身的男人这样,我们同学十来个人都上榜了。好像找不到我,要长相没长相,要这些才能没才能,最后我们的女同学很善良,怕伤害我幼小的心灵,所以她们勉为其难加上一条,要有礼旭的善解人意,这是勉强加上去的。所以在这整个风气的攀比之下,真的对人的内心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不染著太不容易了。诸位学长,你很有自信吗?诸位学长,你完全不跟人攀比吗?我们清清白白来到这个世间,纯真的双眼发亮,现在眼睛还这么亮吗?染污了多少?不知不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惹到什么程度?惹到二、三岁的时候,本来一天笑一百八十次,科学家说的,不是我说的。染到现在几十年之后,每天平均只能笑七次,从一百八十次退成每天笑不出来,勉强挤出来七次。
污染了什么?就是这个贪,患得患失,贪求了求不到,每天一大堆苦,比来比去不只自己苦,还把所有的亲人全部拉下水。儿子,你都比不上人家;丈夫,你看人家一个月赚多少,你才赚多少。全家人陪著我们受苦,我为什么体会这么深?因为我都是这么干过来,像我考试我自己紧张,全家陪我一起紧张。所以我们这一生是要带给身边的人幸福的,不是要带给他们痛苦的。诸位学长,你当时候跳下来投胎的时候,想的是什么还记得吗?do
you
remember?决定是要来给这些有缘的亲人幸福的,决定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再染这些习气。染了,毁了自己,也伤害了身边的人,所以这个傲慢一定要放下。
所以这个父亲提醒他了,很难不染上这些习气,不自伐、不自矜。而古人他们的心很柔软,都能推衍整个事物的变化,你今天自伐,你今天自矜,进一步一定会掩人,掩人就是贬低人;一定会矜人,就是对人傲慢。你种下了对人傲慢的行为、种子,招感来是什么?“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必陵之”。你的人生铁定会有很多的障碍,那是自己造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掩人者人恒掩之。所以人生把这些道理都想清楚了,冷静下来一想,这个人为什么看我不顺眼?可能我以前对他的态度不对。事出必有因,而这个因不在境界上,也不在别人上,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态度上。人生并不复杂,都是招感来的,自己的心招感,“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你身边的朋友,甚至亲人,招感来的。你很有德行招感来孝子贤孙,做亏心事招感来都是败家子多,都是招感。诸位学长,今天大家坐在这里学《群书治要》,有没有人是被强迫进来的?我可以帮你伸冤,这也是招感来的。我们没有一分承传文化的心,怎么今天会坐在这里,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真明白人,世间不复杂,都是招感,人的心境就会对一切事情负责任,他不再指责任何人。我们要了解,责人者人恒责之,“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这么多的教诲,不都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为什么教我们要修身为本?因为人生整个经营,还是我们自己招感来的。
这个父亲把道理给他们分析得非常的清楚,不只讲道理,这父亲学问很好,还举事例给他们了解。讲到了,“三郤为戮于晋”,这三郤是三个兄弟,是晋国的大夫,三个人都拥有兵权,等于在晋国是位高权重,最有影响的一个家族。这三郤是郤錡、郤犨,还有郤至,这些故事是在《左传》里面,所以我们的历史,都记载这些特别发人深省的故事。这犨字念抽,还有郤至,位高权重,但是这个傲慢、又瞋恨心也很重,因为权力太大了。当时候是在晋厉公的时候,严厉的厉,晋厉公,有一个忠臣叫伯宗,他就劝厉公,应该要削减一下他们的权力,他们的权力太大。这个事情传到了三郤的耳里,他们就记恨这忠臣伯宗,而且设计把他给杀害。当时候有个臣子叫韩献子,这个人学问很好,韩献子就感慨的说,这么样的忠臣、这样的善人,他的行为是天地的纲纪,你居然敢杀害这样的好人,你们的灾难恐怕很接近。韩献子讲到这一点。
所以在经典当中,也是强调“蔽贤蒙显戮”,你让一个国家没有能用到这些贤德的人,都要很快遭受灾祸。让这些贤人不被重用都要很快遭受灾祸,更何况是把忠臣、贤者杀害了,所以他这个祸很快就来临,当时候韩献子就有这样说到。结果后来过没有多久,确实旁边这些臣子,尤其是谄媚、巴结、立功的这些臣子,也看三郤不顺眼,因为他们权力大,这些小人都是在争夺这些名利,就设计把他们三个都杀害了。当然这厉公也是昏庸,都被这些佞臣给左右,最后这三个人死了以后,厉公好像一年之后也被杀了。所以这些为政者、为官者,假如不知道君道、臣道,他们的灾祸很难避免,这是傲慢、嫉妒惹来杀身之祸。
接著,“王叔负罪于周”,这是在周朝的时候。王叔是姓,他的全名叫王叔陈生,这个历史故事名字很多,大家会不会听得有一点晕头转向?你们假如真晕的时候要放下,就不要硬去记人名,把义理记住就好了,依义不依语。我只是给大家交代一下当时候的一个背景,这两个大臣叫王叔陈生跟伯舆,两个人争宠,那个时候是周灵王在位。也都是犯了傲慢,招感来人家跟他对立冲突,就被这个伯舆也是用方法,最后王叔陈生也就被迫离开他的国家。上一次好像有跟大家讲到一句格言,我们在这里也复习一下,“步步占先者”,每一步都要抢在人家前面的,“必有人以挤之”,一定有人走过去把他挤下来。“事事争胜者”,每件事都要争第一的,不肯落人后的,都要跟人家比高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会挫他的锐气。所以年轻不可气盛就是这样,要懂得谦退、礼让、恭敬、忍让,不要情绪、脾气太大,谦让,懂得谦退。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910091.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