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恭敬父母,《论语》当中提醒我们“色难”,和颜悦色不容易。父母也在修学,父母也不是圣人,但我们心中不放父母的过失,只放父母的恩德。我们假如放父母的过失,我们可能会有对立的情绪,更严重表现出来给父母脸色看,这个是会让父母特别难受的,这个就不恭敬。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那一天我们亲师交流会还没开始前,我们工作人员放同学们小时候父母抱着他们的照片,看下来每个同学都很可爱。我们这些可爱的脸庞,都印在父母的心中。你看有时候就要拿起来,我们从小到大的照片,那里翻!翻!,有很多我们成长的回忆都想起来。甚至于生活遇到哪些情境,爸爸妈妈“你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如数家珍。这么多可爱的回忆、可爱的脸庞,突然儿女给他脸色看,几天缓不过劲来。这个我们要能体会。所以我也听过老者讲,我们也不是说要孩子给我们什么钱。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是求回报的,所以他感叹只要他们不给我们脸色看就好了。所以报恩尚且不足,不能再让父母很难受。所以真正能体恤父母的心,会考虑到不让父母多操心。所以纵使我们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在父母面前不能表现出来。因为父母把我们看作比他们还要重要,所以他看到我们难受,他比我们更难受。所以一般我们长大了,报喜不报忧,怕父母太操心。我有一段时间身体不理想,那时候打电话挺有压力的,怕父母看出来,离到万里之远,怕他们操心。所以那一段时间走过来,现在身体比较平稳了,打电话的感觉差很多。所以我们真能体会到恩德,我们要去做“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做得很欢喜,心里很踏实,不会勉强,甚至于不可能产生烦躁。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23071908.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