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讲到邹瑛对待她的大嫂非常的恭敬、爱护,所以中国讲的这个「悌」,不单是指兄弟,它还延伸到所有堂兄弟、表兄弟,还有小姑跟嫂嫂之间,以至於所有媳妇、妯娌之间都是要力行悌的精神,才能让家庭和乐。邹瑛对大嫂这麽样百般呵护,大嫂看到她的孩子也是当作自己亲生一样的爱护。所以大嫂就把她还不到一岁的孩子抱到了自己的房间里面。後来不知道什麽情况,也是很意外,这个孩子不小心滚到火炉里面去了,结果额头弄坏了,就去世了。她的母亲非常的震怒,几乎是拿起棍子来要打她的大嫂,邹瑛(你看她丧子之痛)当下就告诉她的母亲说:母亲,大嫂并不知道我把孩子放到她房里去了,是我自己放的。马上把它承担过来,我觉得太不容易了,当场丧子,她马上能够先提起对大嫂的关爱。
然後大嫂这个意外发生,她也难受得不得了,一直在那里掉眼泪,哭!後来邹瑛就说:大嫂,我昨天就作梦,梦到这个孩子今天会死,他跟我相克,今天会死,不然对我不利,所以你别那麽伤心。她还讲一些话让大嫂能释怀。我们现在面对自己的兄弟姊妹有没有这样的心境?不只没有计较,都时时让对方能好受一点、能心宽一点。结果大嫂就吃不下饭,邹瑛就说:大嫂,你假如不吃,我也不吃;你吃饭,我才吃饭。嫂嫂看小姑这麽坚持,也不忍心小姑挨饿,所以大嫂就勉为其难吃饭。然後她看到了才安心吃饭。这一段跟大嫂之间的情义非常感人。
後来她生病,病得不轻,她的大嫂对天立誓说:我三年都要吃长素,要把福分给我的小姑,绝对要让她逃过这个劫难。後来她的病也好了。这一分至情,连她的妈妈都被感动,变得对她的嫂子也很慈爱。你看一个人的德行就把整个家庭的命运给转掉了。後来邹瑛生了五个孩子,四个考上进士。真的!这些进士统统都是从「孝悌」的人家来的,我最近看的真的统统都是。所以兄弟不和还在争财产,那个後代就完蛋。她活到了九十三岁,你看这麽长寿。真的是有德行的人必有後福。
在晋朝的时候也有一对兄弟,他们姓赵。姓赵的朋友要注意,可能就是你的祖宗。姓赵,赵彦云、赵彦霄这两个兄弟,这个哥哥生活比较放荡,不务正业,常常会挥霍,弟弟也满能容忍,所以一起相处了十二年;父亲死了以後,又在一起十二年。後来弟弟看哥哥没有改过的迹象,就向哥哥提出来说要跟他分财产。分财产好不好?不一定!大家接着听下去就知道,这个彦霄他就跟哥哥提出来我要跟你分财产,分成两半。所以道理是活的,不是死的,要会用。
结果後来不到五年,因为他哥哥好逸恶劳,所以五年之後,他哥哥的财产全部都败光了,还负债。一些债主都在他们家等,他哥哥家里日子没法过了。这时候弟弟办得很丰盛,办了一个酒席,就把自己的哥哥跟嫂嫂接到自己家里面来。那五年下来没相见,弟弟怎麽这麽恭敬?然後彦霄把当时候写下来的分财产的文件就拿出来,然後就当场把它毁掉,他说:哥哥,当初我跟你分财产是怕我们祖宗家业全部都败掉了,我不是要这笔财产,我必须守住祖宗这笔财产;今天你有困难又负债了,家里的财产都是我们的,一起的,不是我的,所以这个文件不算,我自己手上又赚了一些钱,你拿去还债,我们现在的财产统统给你们、给大嫂来管。你看当下哥哥跟嫂嫂很震撼,当下那个惭愧心就起来了。
这个弟弟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而且那是真正绝对不把哥哥嫂嫂的不是放在心上。假如还有把哥哥嫂嫂的不是放在心上,很有可能在言语当中都会讽刺到,兄弟要和也不容易!所以是真正完全的包容,真诚对待,才能让分开的家又变得如此和乐。俗话有讲「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有深意,并不是父母都没有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今天家里能和乐,最重要的绝对不把家人的过失放在心上;你放在心上,常常言语当中就会有数落、就会刻薄,看对方的眼神都不真诚,甚至都是挑剔。我们自己感受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家里的人戴着有色的眼镜看我们,有时候对你嘲讽一下,给你揶揄几句,好不好受?那很难团结。所以是真正绝对不把父母的过失放心上,绝对不把兄弟姊妹、不把另一半的过失放心上,真诚能感人!我们看到多少家庭,就是因为人的这一分真心把整个家道扭转过来,变得很好。
你看闵子骞,他的後母虐待他,他有没有把後母的过失放心上?没有。一心一意只有家庭的和乐,一心一意只有成全後母的德行,成全兄弟好的生活成长环境,没有自己!没有别人的过失。所以闵子骞到现在两千多年,他的家道还不衰!这句话很有味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天下无不是之兄弟,天下无不是之太太、先生,我们要举一反多少?反三来不及!举一反一切,天下人都无过失。我们有这样的心境,这一分真诚的心,真的能感动我们人生当中的有缘人。我们把朋友、同仁的过失放心上,这一段缘分在下堕,愈来愈有隔阂,愈来愈有距离!人生真的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把别人过失放心上,都会有埋怨,自己身心受创;这个怨气又带回家,下一代又受影响,太傻了!所以不跟人计较,那才是有大福。自己身心轻安,孩子感染到了,心胸宽广,那叫真正会算,真正看懂人生。
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恕」字,恕道,「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恕心养到极处,这个「恕」,如其心,你能感同深受他的心境。没人愿意自甘堕落,没人愿意自暴自弃,他是变成习性的奴隶,他很痛苦!你去问问那些杀人犯,他痛不痛苦?很痛苦!但是他忍不住他的习性,忍不住他的愤怒。我们也接触到一些干警,现在在弘扬弟子规,他就跟这些杀人犯好几次的接触。他从跟杀人犯交流当中体会「人之初,性本善」。这些犯人提到了自己的过去,提到了自己的成长,那个忏悔、遗憾,有时候一哭几个小时停不下来,你看他也有善根,很善良!但「苟不教,性乃迁」。我们《三字经》前面几句话能真正领纳於心,我们的道德学问就上一阶了,我们处世的那种圆融、宽厚,厚道就出来了。当我们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看任何人都不会不顺眼,都不会对立,这是真理!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理。我们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就已经在迷惑当中,就已经在对立冲突当中。所以一念之间,人生的格局、人生的境界差很多。
那我们静下来思考一下,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好,还是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好?当然相信好,不相信就常常看人不顺眼。而这一分相信的眼神,就能够给予他人力量,给予他人鼓舞。光是我们的眼神,每天在积福还是在造业?人跟人都是贵在交心。一个人的心,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眼神。大家现在看我的眼神都这麽的温柔,让我很有信心来讲;不然我都要钻到桌子底下去了。大家看得出来我是很内向的人,配合一下!我真的很内向,我是不善言语的,是因为我们当小学老师,为了孩子好,我们肯做,慢慢说话的能力才起来。不然从小学读到大学,从来没参加过比赛,什麽朗诵比赛、表演比赛,跟我都没关系。我们都是被人家鼓舞、肯定上来的。
有个老师,他也是教小学,刚好他们班上有一个孩子,感觉无精打采,身上也脏脏的。我们看到这样的孩子,当老师的要有一个心态,要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爱。我们有个老师他就说到,他曾经带一个孩子也很皮,所以带的过程,数度想放弃,那就别带他了!结果突然起了个念头,假如他就是我儿子,我会不会有放弃的念头?突然这麽一想,再也不提起这个念头。今天我们有放弃这个孩子的意念,请问孩子能不能收得到?能不能?都能从我们的眼神当中感觉到。我们对他是锲而不舍,全然的爱心,他也能感觉得到。
所以那时候,我听到马来西亚李金友先生,他事业做很大,非常护持中国文化。他就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有一个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学校算是比较声名狼藉,所以那一天又表现不好的行为,这个老师正准备要训斥他。人跟人都有感应,当我们准备要训斥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他马上就一副你就骂!因为他已经被骂习惯了,所以那一副不在意,我等你骂完,我就没事了,我就要走了。我们纵使训斥孩子、教训孩子,也要观察到他的心境状态。假如我们在教诲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反抗了,已经是排斥了,你讲有什麽用?讲不就变成自己在发泄情绪而已。一定是对他有益,我们才讲,一定要站在他的心境当中。我们教训一个孩子,绝对不让他产生怨恨,产生怨恨,对他对你都没好处;一定是在教诲他的时候,让他产生的是惭愧心、羞耻心,这样才有意义,以至於是欢喜心,你指出他的问题了,你期许他改过,以後会更好。他後来听一听,对对,老师这样讲,我能接受;他离开的时候是欢喜心,那更好。所以教育不在於言语行为讲得多好,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心,我们把它引到正确的心态上面来。
这个老师,他也是人家的父母,突然看到这个孩子身体脏兮兮的,这一股气就降下来,然後问这个孩子说:你吃早饭没有?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准备好要被骂了,突然这句关怀的言语来,愣了一下,然後过了没几秒就哭起来。孩子为什麽哭?这种关怀的言语,不知道已经多长一段时间没有到他的心灵来了。所以突然老师这麽关心他,一下子很感动。老师看到这个孩子哭成这样,也知道没吃饭,就带着这个孩子去吃早饭,也没有再骂他了。後来经过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不好,父母很疏於对他的关爱照顾,有一顿没一顿的,所以孩子长期都没有吃早饭。後来老师的爱心,让这个孩子产生了生命的动力。一个人只要感觉到谁对我是真心的爱护,他真的感觉到了,他会期许自己,不能让这位长辈伤心,不能让他难过,他对我这麽好,我要好好的表现。我们整个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爱护我们的老师,那一科都考得特别好,希望老师欢喜高兴。所以有爱的孩子,他就能有向上的动力。後来这个孩子整个德行、成绩变化很快,提升很快,跟这个老师有很好的关系。老师的话他都非常认真的听,认真的去做。
当一个老师可以改变无数学生的生命,所以当老师真的是太好的工作,功德无量。当我迈上教育的行业,内心真是踏实,真是感谢上苍,让我终於摸回来这条有意义的人生道路。我常常跟朋友分享,现在一个月给我一百万我也不干,我也要教书,一千万呢?还是不干,一亿呢?还是感受到钱不能解决家庭问题,不能解决社会种种问题;真正都看明白,只有教育才能真正解决家庭社会的问题。「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真的对世间这些道理慢慢去体会,对这句话感受特别强烈,根本解决问题,教育。现在很多慈善团体去帮助人,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下去了,结果他们愈做愈困扰,他们去请教我的老师,释净空老教授,问到:奇怪!我们帮助他们这麽尽心竭力,为什麽帮助愈多的愈不感恩,帮助愈多的要求愈大?假如我们遇到这种问题,会不会伤脑筋?会不会感叹?当我们不断帮助这个团体,帮助这个人群,而他不只不感恩,还愈要求愈贪婪,请问我们有没有帮助到他?没有!反而让他心性在堕落。所以帮人没有智慧不行。
接着师长跟他们交流到,他说:他们连父母都不感恩,他会感恩你?他会感恩国家社会?你看没有找到源头,帮不了人。所以物质的扶贫跟精神的扶贫,物质扶贫只能救一时的问题。假如精神扶贫,思想观念的扶贫没有跟上,这个物质扶贫很可能造成他们的贪婪、他们的堕落!以今天我们希望对教育奉献我们的爱心,盖一大堆学校,解不解决问题?不解决。更重要的要有懂得做人处世的老师,还有这些经书,才能真正利益孩子的人格、心灵。经典真的能够开我们的智慧,开我们的判断力。所以《孝经》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他不爱护自己的父母,他爱别人,不可能,他违背德行,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他不敬自己的父母,他对一切人的敬都是有目的、是虚伪的。所以真帮助人,一定要启发他的德行、孝心才是真帮助人。
有个先生他在高中服务,他是在厨房里面,一个职工,非常的厚道,他的薪水已经不多了,他拿出自己的薪水,将近十年的岁月帮助了八十几个高中生,吃饭的钱他都帮他付了,因为这八十几个学生家境贫寒。後来这八十几个孩子非常有出息,什麽叫有出息?考上了清华、考上了北大,都考上名校,但是这八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回来跟这个长者说过谢谢。你看,这些孩子以後读了北大、清华,请问他们以後能奉献社会吗?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他的脑子里只有什麽?只有自己的利害。我们真正看到这些情况、现象,要从思想观念、要从精神上去扶贫。真正的贫穷不是物质贫穷,而是思想观念,人生观的错误,那才是真正的贫穷。所以我们今天奉献了我们的爱心给社会,也都要从我们的智慧当中,所谓悲智双运,慈悲跟智慧要同时提起来。
刚刚我们是讲到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不是之兄弟,以及我们「恕」的心能够达到极处,看到的是所有人为什麽堕落?因为他的人生有缺憾,他人生的际遇比较坎坷。所以要怜悯人的错误,往往一看,家庭破裂,成长过程当中又遇到很多的恶缘,被一些朋友带坏了。所以这个同理的心、宽恕的心,让我们真的是仁者无敌,没有人我们会对立,没有人我们会怨恨。有了这样处世的态度,身心都会很舒畅,心里面没有一个人对立,可以活到八、九十岁跑不掉,所谓「仁者寿」,仁慈待人,这个仁爱的心念起来了,谁先得利益?所以利人一定利己。利人的这分心念起来,自己的身心先受到薰习、滋润。我们一个爱心起来了,全身舒畅,所以利人一定利己,害人一定害己,一个不好的念头起来了,自己身心都受创,受到迫害、受到污染。
有个小学老师她就看到他们班上一个孩子无精打采,行为比较没上轨道。刚好有一次她在翻学生资料就看到,这个孩子现在是四年级,他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给予他的评语是品学兼优,成绩很好。这一点老师看了就很惊讶,奇怪了,怎麽跟他现在差那麽多?後来一看,二年级母亲病重,孩子成绩下滑;三年级母亲去世了,父亲跟他的沟通不良!看到孩子前三年的情况,这个老师本来对这个学生是比较排斥的,结果一看完,心境转变了,很怜悯这个学生。你看人的心念不一样,爱心传递出去了,这个孩子的命运也开始转了。
因为这个孩子丧母之痛,还没有得到回复,老师又没有对他关爱,他就一直沮丧下去。刚好那时候遇到耶诞节,学生会送老师礼物,这个孩子送了老师一瓶香水,还有一串塑胶做的项链。结果一拿上去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笑了,那个香水都用了一大半了,然後又是塑胶做的项链也做得不好,同学都笑他的奖品怎麽这麽差劲,我们送的都比他好。但是当下这个老师欢欢喜喜的就把这个项链拿起来戴上,你看,对这个孩子影响大不大?本来这个孩子被同学一笑,那个自信都没有了;看到老师这麽高兴戴起来,这个孩子觉得被肯定了,甚至於是所有的同学也都受到好的教育,不会这样轻视、嘲笑别人。後来这个老师就非常爱护这个学生,学生刚好有丧母之痛,也得到了抚慰,慢慢的德行成绩就开始上扬了,六年级毕业了,成绩优异。後来念初中、高中,成绩都保持得很好,每年都给他的老师写贺卡回来,然後谈自己的生活状况,最後都写一句话说:您是我这一生遇过最棒的老师。随着高中,还念大学,都是这样写,每一封信後面都是「您是我遇过最棒的老师」。到最後,後面还会批上某某博士敬上,这个孩子已经念到博士。
後来他要结婚了,还写了封信给老师:老师,我要结婚了,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所以我希望老师能够来给我当主婚人。请他老师来他的婚礼,老师当然非常高兴,兴高采烈去了。去的时候,擦上了,他那一瓶香水,为什麽用一半,谁用过的?他母亲用过的。所以他老师要去帮他主婚的时候,擦上了他母亲的香水,然後戴上那一条塑胶的项链,去参加学生的婚礼。你看那当下学生多麽感动,结果她的学生就去拥抱她,然後就在她的耳边对着她说:老师,你是我这一生遇过最棒的老师。结果他的老师就对着他说:就是因为你,让我这一生点起了教育的爱心。往後她带学生都是用这分爱心。所以她对着她的学生:我也感谢你,把老师的这一分教育爱心给唤醒了。确实这个宽恕的心,恕道,感同身受的心,每个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那都是他父母以至於他的家庭,所有爱护他的人的心上肉,我们都应该尽这一分爱心,也对得起他们家人对我们的信任。
刚刚也跟大家提到,我们一些干警他们在监狱里面,跟这些受刑人在交谈的过程,都感觉到他们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能坚信这一个真理,对一切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都是去成就他、去启发他。我们不愿看到他这麽难得的人生堕落下去,我们都希望他能闻到圣教,这一生能有很好的表现,很好的成就。所以「善为玉宝」一生来用。
刚刚也跟大家提到了,范仲淹的祖宗范滂,後来被陷害了,被陷害以後,当地的官员收到皇帝的诏书,要去逮捕范滂。当地的官员叫吴导,他不忍心去抓这样的忠臣,在自己办公的地方痛哭流涕。范滂知道以後,不让他为难,自己跑到县衙门去投案。结果县太爷看到范滂,县太爷叫郭揖,看到他以後,就跟他说:范大人,我这个官不干了,我陪着你逃命,我不忍心抓你。你看以前读书人这麽讲道义,连自己的官位、命都可以舍掉不要。人生假如得到一个这样的朋友死而无憾。诸位朋友们,你生命当中有没有这麽有道义的朋友?你们怎麽傻笑?很多人点头。假如没有,不能怪人,要怪自己,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己没有这分道义,所以感不来这样的朋友。不能把责任推到外面去,推到别人身上。
我们今天在教育的这条路上,亲眼看到一代不如一代,这样讲已经太客气了,这样讲已经不符合科学精神了,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是一届不如一届。这种现象不单是现在,我当初念国中的时候,我念国三,明显感觉国二跟国一的学弟,那个德行真的一年就下一阶,然後再下一阶。我们国三那个时候还讲道义,到国一的时候,动不动就打人,一点修养、一点情义都没有!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而看着我们一届一届、一代一代的学生在堕落,我们当老师的怎麽可以袖手旁观?
当初我们教了几年的书,感受到现在教育里面,最缺的是德行。而自己的德行又不够好,文化的根基很有限,要来弘扬德行文化,没有资格,所以才把学校的工作辞掉,然後到了澳洲去学习。那时候刚好澳洲净宗学院开佛学跟儒学的课程,我就是这样去了澳洲,真的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们有这颗善心,真的祖宗庇荫,我就遇到了杨淑芬老师。杨老师讲德育故事,我们非常感动,杨老师把圣贤的存心、风范都给我们开显出来。每次上德育故事就好像过年一样,大家高兴。因为德育课本都这麽厚,大家搬着课本在那里发,好像开同乐会一样。发完,不止发课本,还要发面纸,每个人桌上还发面纸,很可爱。我记得我有一次听,听到哭得面纸用不够,旁边坐了一位同学,他个儿很高,一百八十公分左右,香港人,很严肃不常笑。结果看我哭成这样,就把他的面纸也推过来给我,然後没有看我,我觉得他很慈祥。他为什麽不看我?因为他怕我不好意思。结果我们几个大男人一起学习了两个多月,後来我要先走,几个大男人依依不舍,在那里给我送行。人生这种道义之缘很有味道,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还有几个长辈对我的启发都很大。所以那个时候听德育故事,生起大惭愧心,我们真的比起古代人的这些道德、做人的态度相差甚远,流下了非常多忏悔的泪水。所以当下跟杨老师的缘就接上了。
当我们的孩子真正有这颗弘传圣贤文化的心境提起来,你的孩子以後一定遇贵人,我敢跟你打包票,假如遇不到再来找我,我一定给大家推荐。因为这个愿心,绝对祖宗都感应、都庇荫。你看现在祖宗在那里找,哪个子孙可以扶植,我们的福报要给谁,才不会被败掉?你看现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在那里找,这个人不错!真的,有这分承担起来,这祖宗的福分智慧冥冥当中都在护荫我们。所以我们看到一届不如一届,不能袖手旁观。这个缘分也接得很快,一下就接到大陆海口去了。
在这三年多的岁月,我们也遇到了好多的朋友,这个说都说不完。举几个例子,有个朋友,他在大学任教了二十多年,他今年已经五十岁,当他决定要到中心来弘扬中国文化,只要他编一个藉口,他就可以领到退休金。但是他不愿意说谎,所以他就跟他的上司讲得很清楚,我的情况就是这样,你们就秉公处理。所以他就这样一毛钱也没拿走,就走入了我们弘扬文化的行列。真的是轻利重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结果这位老师出来以後,才在中心跟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多月,因为他非常有爱心、有德行,马上这个缘接上了。
青少年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几岁,一大堆父母头疼、哀叹,管不了!所以我们就开了传统文化学校,专门给辍学的国中毕业以上的孩子来读,收了第一班五十八个人。结果这些孩子,有的是已经跟父母断绝父子关系,这麽恶劣!结果来学了几个月,孝心起来了,回到家里,因为刚说要办身分证,回到家里,母亲、阿姨看到他的转变,话说不出来,没有办法想像,然後就一直哭。这些长辈看到觉得快没救的孩子,现在变好了,欢喜到止不住眼泪;然後还有他的邻居、亲人听到了之後,隔天都跑到他们家来看他,好像进了动物园一样。你看多少的长辈都在担忧这些青少年!他的爸爸不相信他变这麽好,跑到学校来看,看到孩子毕恭毕敬给他端茶,然後站在一旁准备侍侯他,後来晚上还给他洗脚,一个大男人也都忍不住泪水。他的奶奶也来看他,他的奶奶回去,他亲自送奶奶到车站;奶奶上了车,他「过犹待,百步余」,站在那,看着奶奶的车开远了,一个大男生双膝跪下来给奶奶顶了一个礼,送行。旁边的人看到了都很诧异,他一点都不罣碍。你看他那个孝心启发起来了。现在是班上好的榜样,都照顾这些学弟、学妹。这样的例子很多!
当初我们这位五十岁的傅老师,他假如没有舍掉这几十年的退休金,能不能让这麽多的家庭造福?所以真的大喜大舍可以真正帮助大众。这个愿心、悲心起来了,众生最需要的事情,这个缘分就接上了,我们的祖宗会赶快把我们最重要的事安排给我们做。所以今年八月他们要开第二班,一年招生一次,现在报名的已经超过一千个人了。才能收六十个人,结果要报名的已经超过一千个人在排队了。做人还真不容易!但是我们看到这一千个人,我们心里想什麽?你看现在有多少家庭需要中国文化,怪谁?怪我生蛋生太慢了,没有培养出更多志同道合的这些同仁,所以我也很惭愧。因为我们的同仁都说我像母鸡一样,到处下蛋,然後下完蛋,就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其实不是,因为交给当地的老师,他才有锻链!所以看到这麽多的情况,我们真的都是觉得刻不容缓。我们要好好提升自己,好好去付出,让更多的老师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所以讲到范滂这个故事,我们听了是非常的欣慰,我们人生遇到太多这种道义的朋友。後来范滂说:我不能害你,不可以这样。他的母亲知道他投案了,很快就赶来了,赶来以後不是哭哭啼啼,告诉他的儿子:你已经跟这些圣贤人齐名了,人生不可能又长寿又有名节,你人生已经够本了,你安心去!不用担心我。你看这种母亲的浩然正气。所以范仲淹家族承传一、二千年不衰,源头在哪里?这个母亲!所以生女儿的举手,天下兴亡,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有好的母亲才能出圣贤人。苏东坡先生十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看《後汉书》看到范滂传,对着他妈妈说:妈妈,我要当范滂,你能不能当范母?他妈妈说:你能当范滂,我一定能当范母。所以诸位家长们,当我们的孩子说:妈妈,我以後要弘扬弟子规。我们要告诉自己,我要当范母这样的母亲,才能教出这麽好的孩子。所以现在弘扬文化刻不容缓。而我们桃园、我们台湾有机会当全球中国文化弘扬的基地,怎麽来当?我们明天好好再来谈。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