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比女儿还亲的儿媳妇 |
颜春霞 李典祥 付延峰 |
|
在竹溪县实验小学,有这样一位年轻女教师,她外表文弱,但内心坚强;她沉默少语,但却有一颗炽热的孝心。她视公婆如亲妈,任劳任怨细心照料老伴早逝、身患重病、双眼接近失明的婆婆邹桂云的感人事迹被传为佳话。她就是践行《弟子规》的楷模谢爱华老师。
暗下决心:给婆婆一个幸福晚年
2001年,谢爱华与在竹溪县检察院工作的王俊喜结连理。王俊的父亲早逝,从教师岗位退休的母亲邹桂云有严重的颈椎肩周炎,且视神经萎缩,双目接近失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王俊只有兄弟俩,一个弟弟远在海南工作,加上王俊经常加班、出差,自结婚开始,照顾婆婆重担就落在了谢爱华的身上。
以前在离家20公里外的蒋家堰镇中心学校任教时,为了方便照顾病中的婆婆,她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早起到学校,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再骑自行车赶回家为婆婆婆做饭,做家务。同事们劝她别这样累,她说这没什么,我能撑得住。
2009年,谢爱华调到了县实验小学,能够天天和婆婆在一起,在学校开展学习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活动后,谢爱华觉得与《弟子规》的要求相比,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她暗下决心,要把婆婆照顾的更好。
身体力行:孝心在细节中体现
婆婆血压、血糖高,在饮食上,就尽量做清淡口味的饭菜。做了好吃的菜她总是放在婆婆面前,还给婆婆夹菜。婆婆眼睛不好使,经常打破碗碟,她从不埋怨。看电视时,她总是调到婆婆喜欢的频道,婆婆没弄清楚的地方耐心的给婆婆讲解。为了方便与婆婆交流,她和丈夫商量给婆婆买了一个手机,设置了固定号码,触摸代码即可接通,她叮嘱婆婆在她上班后家里如有急事,就马上给她打电话,千万不要耽搁。谢爱华是学校业务骨干,为了照顾好婆婆,又不影响工作。她想出了很多“诀窍”: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买菜,她就抽周末时间到市场或超市多买一些菜,洗干净后储存在冰箱里;白天没有时间洗衣服,她就晚上“加夜班”。每天上班后忙于工作,下班后回到家洗衣做饭,照顾婆婆,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她每天的日程表总是安排的满满的,十年来,孩子一天天长大,而他的这个日程表却始终一成不变,至于业余打牌、唱歌、跳舞这些大众司空见惯的娱乐活动,则是她日程表中从来没有的内容。
婆婆见她每天家里家外的这么忙碌,十分心疼。老人家总想做点家务事减轻她的负担,谢爱华坚决不让。她说,你眼睛有看不到,洗菜多不方便啊!婆婆还是过意不去,在谢爱华上班后,她摸着煮饭,因为视力不好,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找到电饭煲的开关,谢爱华知道后,诚恳地对婆婆说:“妈,您老人家的心意我领了,可是,您老身体不好,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以后,她再也不让婆婆煮饭、洗菜了。
因为视力的原因,婆婆行动不便,不爱出去活动,谢爱华就给婆婆讲锻炼的好处,做通婆婆的思想工作,每天再忙,她都要腾出时间扶着婆婆下楼,到外面晒晒太阳、和熟人拉拉家常。每次上街时,她紧紧地挽着婆婆的胳膊,一边和婆婆说说话,一边慢慢前行。一次,她扶着婆婆上街时,一个行人说:“这么年轻的姑娘,扶着一个瞎老太婆,真丢人”。婆婆邹桂云听到了,对她说:“人家说的没错,扶着我这样一个瞎老太婆出来,是很丑啊!”谢爱华对邹桂云说:“妈,哪个人不老啊!别听他们瞎说,我永远都不会嫌弃你的”。大到寻医问药,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谢爱华对婆婆的照料无微不至,俨然成了婆婆的“保健医生”,婆婆只要一会儿见不到她,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很不习惯。婆媳俩心心相印,情同母女。
潜移默化:孝行感化祖孙
谢爱华的孝顺行为一点一滴的影响着的女儿王嘉悦,每天上学前,她总不忘叮嘱奶奶:“奶奶,您一个人在家里,走路要慢点,小心别摔着;奶奶,你不要别怕寂寞,我放学后就回家陪你!”放学后,妈妈做家务,王嘉悦就为奶奶倒杯茶,捶捶背,还把在学校的见闻与奶奶分享。奶奶寂寞时,她就弹琴、唱歌给奶奶听。每次,妈妈扶着奶奶下楼、上街,王嘉悦都要跟随着,成了“小跟班”。看到母女俩这么孝顺邹老师,有人羡慕的对邹老师说:“您老真有福气,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媳,还有一个懂事的好孙女”。邹老师幸福地说:“这都是儿媳教的好啊!”
在谢爱华的悉心照料下,邹桂云老师病情逐渐稳定,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且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了关爱之情。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邹桂云每天在电视里听到汶川的灾情,听在耳里,急在心里,在实验小学组织向汶川募捐现场,邹桂云从五楼摸到现场捐了1000元,让全体师生深受感动。在家里,邹桂云经常和儿媳一起交流管理班级的经验,用《弟子规》的内容教导孙女王嘉悦要懂得感恩他人,回报社会,这也让儿媳和孙女受益匪浅。
谢爱华的孝心感动了实验小学家属区的很多邻居,邻居贾树红说:“最初我们以为小谢是邹老师的女儿,后来才知道邹老师是她的婆婆,能把婆婆照顾得那么好,现在这样的好儿媳妇真不多啊!”面对众人的好评,谢爱华老师却平静地说:“人都是要老的,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安享晚年,这是当晚辈应该做的!对照《弟子规》的要求,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还要继续努力!”
|
|
感恩分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