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动诠释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建构全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价值观

  转自中国文明网 http://www.wenming.cn

 

刘余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那么传统文化对它有什么贡献呢?《论语》上孔老夫子曾经讲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在孔子去卫国考察的过程中,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这个地方人口已经很稠密了。”冉有就问:“既然人口很稠密了,那还能做什么呢?”孔子就说:“要富之。”就是要使他们富裕起来。已经富裕之后还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教之。”教育他们,使他们明了在人伦关系中的责任。孟子也是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他提出了:“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就是说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如果不能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这个时候,人堕落得离禽兽就不远了。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毒奶粉等事件证明了孟子的这句话:就是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但是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最后做出了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

   我们必须提出一种全社会可以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样才可以使人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组建一个国家。

    我们既然要教育人们,要教什么呢?

    我们必须提出一种全社会可以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样才可以使人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组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会出现在《墨子》上所说:“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提出一种大家可以普遍奉行的道德观,那我们的社会标准有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当社会上出现两个人的时候,就会有两种不同是非善恶美丑的观点;而当社会上十个人的时候,就会出现十种不同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道德观的混乱。

    当代西方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迈因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一书中就对这种现状提出了批判,他说在西方只是注重正义的制度建设,而忽视了人的美德的培养,忽视了主体美德的培养。所以讲的这个正义是谁之正义?在西方有关各种正义的理论、关于各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每个人都从不同的前提出发得出了不同的善恶美丑评价的标准。那我们应该遵循谁的标准来评价人的行为呢?所以他又问:何种合理性?我们中国的祖先高明之处在于,很早避免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在上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们可以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那么西方社会他们很重视制度的正义性,这样的制度建设出现了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就是说维护了公平正义,但是却不能因此引导出人们具有团结互助、仁慈博爱的道德情感。所以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同时可能是一个人情冷漠、精神空虚、道德颓废的社会。

    另一个问题:我们通过完善的法制、监督机制把这些犯罪的人都关进了监狱,是不是问题就因此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在西方社会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监狱以人满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为忧。我们法律条文的制定一天比一天更严密一天比一天更细致,但是社会是不是因此安定了?恰恰相反,违法乱纪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道德的教育和引导,没有防微杜渐。孔子看到了这一点,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当我们都是先制定严格的政令,用这个来引导人们,当他触犯了这些政令,就给严格的刑法处罚,绳之以法。这个结果是民免。这个免并不是免于去做坏事,人们仍然会去做坏事,但是他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这个刑法的处罚,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人还没有羞耻之心。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才需要给予良好的道德教育。为了避免和解决西方社会出现的诚信危机、环保危机,1988 年有一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召开集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 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实际上都贯穿了孔子的一个理念:思无邪。也就是将人们都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不能向邪曲不正的方向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真的能够为我们社会带来和谐稳定吗?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时应该怎样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现在也很重视道德教育,但是这种道德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必要这样的一种尴尬的地位。中国古人确实是真正重视。真正的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不得力,那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看一下。在家庭教育之中,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分数而不是品德的提高;在学校教育中,因为受到西方人才观念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评价主要是看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看他的品德。在大学的德育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才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不如小学生的这种局面;在社教育中,我们打开电视媒体,充斥在电视媒体上的内容大部分是暴力和色情的镜头;宗教教育对社会道德的良好引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有这些方面导致了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早在中国的《礼记?学记》篇上,就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什么是教呢?在《礼记》上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把人们善良的方面得以增长;另一个就是使人们的过失得以挽救。这样才起到教的作用。所以像中国古人特别是像范仲淹这样的圣贤人,他们确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现在是大学生道德素质高还是小学生的道德品质高?我们的教育没有起到长善而救失的作用,品德教育是很缺失的。其实家庭教育我们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母亲就做到了“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在她怀孕文王的时候那些不好看的颜色,她都不去看;淫辞歌舞都不去观听;口里讲的都是非常温和的话,连傲慢的话都没有。那么你看看她生出来的儿子怎么能不是圣人呢!所以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是始从胎教,到终的时候呢?是慎终追远,贯穿了一生。在学校教育中,古代老师教的重要的科目是什么呢?就是要孝敬父母。我们想一想,我们从小到大一直上到研究生、博士生有没有一堂课给我们讲过如何去孝敬父母呢?好像没有。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实际上都贯穿了孔子的一个理念:思无邪。也就是将人们都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不能向邪曲不正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看古代的诗词歌舞、戏剧小说、音乐等等,都是以弘扬正气、宣讲道德、净化人心、提升人性为主要的目的和内容。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就没起到这样的作用,现在我们孩子特别喜欢打游戏,而这个游戏里边的内容大部分是什么呢?都是暴力的打打杀杀,这些都会对他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的心,那就没有了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这个社会的风气就会朝着利害的方向来发展,所以我们道德教育首先要唤起一个人孝敬父母之心。

    道德教育是有次序的,像《大学》上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次序也是不能颠倒的。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先从人孝心出发,孝是由谁来教导的呢?是师者。所以孝亲与尊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古人因此对于老师非常地敬重。同时孝道和师道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两大法宝。老师要讲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内容非常地广泛,不仅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在孔老夫子的时候,就有人认为:只要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当时孔子就说了这样一句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现在所谓孝子,认为能够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但是如果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所以孔老夫子强调: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孝养父母之心的第二个方面,除了要保持和颜悦色以外,还不能够让父母经常地担忧。那就是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就是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不必要为你其他任何事情而担忧。这样的孝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人恩义情义和道义的处事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取而代之的就会是一种以功利和以利害为原则的取舍方式。那就是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就会全力以赴;当这件事由利变成害的时候,可能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有一篇文章叫做《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

    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清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在吃饭的时候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才会有心、才不会有怨言。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他们纵使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己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的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这个文章确实写得很感人。我们每天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奔忙的时候,确实自己的父母已经老了我们都没有留意到。别人给我们一碗饭我们都会感恩戴德,但是多少年来父母给我们

    盛了多少碗饭,给我们付出多少辛劳,我们都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还觉得是理所应当。我们即使做了错误的事,即使别人都嘲笑我们鄙视我们,当别人都远离我们的时候,还有两个人在我们的后面默默地支持我们,永远对我们不离不弃,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我们的父母亲,所以从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感念到父母的恩德。如果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的心,那就没有了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这个社会的风气就会朝着利害的方向来发展,所以我们道德教育首先要唤起一个人孝敬父母之心。

    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作用,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也是一个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更不能忽视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作用,这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也是一个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说文解字》上把这个“教”就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说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要达到目的达到效果,必须是上边怎么做下面跟着怎么效仿,这样就很容易起到教育的效果。《论语》上孔老夫子也提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我们看到古代的读书人他们确实做到了率先垂范。在中国对于做官的人非常地尊重,为什么古人对于当官的人非常地尊重,就是因为这些人从小就接受儒家经典的教诲,他们读书做官念念是以天下的芸芸苍生为己念。就像范仲淹,小的时候曾对人说,长大之后要做宰相和医生,在别人眼中医生和宰相截然不同。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读书只想做宰相和医生呢?结果没有想到当时年纪小小的范仲淹回答说,因为唯有良相和良医可以救人、可以帮助别人。那我们知道范仲淹后来做官,也的确做到了宰相,因为他有那种为天下的苍生而着想的心念。

    再看我们的周总理,他在小的时候上学,有一次老师问他,你们读书究竟为了什么?结果当时年仅13 岁的周恩来就挥笔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大字。我们看这些人他能够有很大的成就,那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们小时候就有为天下苍生而着想的胸怀。所以我们说正是因为这些读书人,能够率先力行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诲,所以才为社会大众做出了一个榜样。

    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先生有一句千古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社会风气的好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一个人对端正社会风气都有着义不容辞地职责。“君子不耻身之贱,耻道之不行”,古人说不忧自己命不够长,忧什么呢?忧百姓之穷。现在我们看百姓穷并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精神上的匮乏。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使我们的工作为社会和谐做出一份贡献。(刘余莉)(资料来源:《精神文明导刊》)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