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示范校”授牌仪式在福州金桥学校举行,金桥学校成为我省首家获得授牌的示范学校。授牌仪式结束后,著名德育专家、原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处长孙学策为来自全省各地的众多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德育师资培训。
据了解,《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弟子规教育实验研究》是下属子课题,该课题于2009年3月立项,计划在三年内在100所中学、100所小学和100所幼儿园中进行研究合作,目前全国已经有20余所学校成为该课题研究的示范学校。
在课题组帮助下,福州金桥学校从2009年10月起在全校大力推广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弟子规》的学习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学生和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关系更加和谐。金桥学校表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通过《弟子规》传统道德文化经典的学习,学校帮助学生和家长之间塑造更为和谐的亲子关系,而学生的家庭也更理解和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一起帮助孩子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李红旗表示,对于示范校的选拔,没有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区分,在子课题《弟子规教育实验研究》的进行过程中,松花江中学和金桥学校,这一北一南两所学校的效果最为显著,前者是公立重点中学,后者则是民办学校。民间对于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视,近年来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弟子规》的学习活动。
A德育转变重新关注传统道德文化
孙学策,原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处长,著名德育专家,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起草人。“过去中小学德育重思想、重政治,忽视道德教育,现在则开始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孙学策说。
在过去几年里,各地新闻媒体陆续报道了一些“读经热”的现象,开始时一些个别现象,这几年慢慢持续升温,从民间自发推动阶段向官方推动发展,显示了社会对传统道德文化复兴的需要。
《弟子规》由清朝文人李毓秀编撰,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阐明了出门在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做事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孙学策认为在中小校园推动《弟子规》的学习,从学生时代就树立道德规范,十分必要。“现在礼仪之邦不讲礼的人太多了,这项教育十分重要。”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李红旗表示,十七大教育方针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道德水准是他成功的根基,否则学历越高,危害越大。
金桥学校校长康泽宇则认为,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弟子规》的学习,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弟子规》全面阐述了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求学做事的方法论。“一些家长头疼孩子不爱学习,不知道怎么学习,理解了《弟子规》,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摆正态度,找到方法。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弟子规》的学习将成为孩子们提升各科目学习能力的内在动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会做人才会做好学问。”
B上行下效校长和老师要先受教育
尽管是清晨,十月的阳光还是有些威力的。校长康泽宇站在校门口迎接来往师生,鞠躬行礼,虽然热得有些难受,他还是坚持着,各项礼仪动作一丝不苟,身边的几位老师跟随着校长的动作。看到校长自己鞠躬,过往的师生有些拘谨,也有些激动。
处理完一些紧急事务后,他从高层办公室走出来,在校园里逛了两圈,看到一些纸屑或者塑料袋,就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在往常的这个时候,他都是在会议室里,这一段时间,他尽量抽出时间,在校园里“随手清理垃圾”。
无论是互相鞠躬的师生礼仪,还是清理垃圾的行为,这些都是金桥推行《弟子规》学习活动以来所倡导的,他在用行动有意向全校师生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金桥学校从2009年10月起,大规模在全校深入推广《弟子规》的学习活动,从校长开始,管理层和教学老师,陆续接受了为期5天的全封闭式《弟子规》学习培训,然后对全校学生展开教育。
现在,在金桥学校就读的学生们,早自习时要背诵《清晨自勉文》,晚自习时要背诵《夜幕醒思文》,就餐自觉排队。所有的班级上课之前,班长会大声喊:“立!”全体站立后,班长喊“礼!”,同学们集体深鞠躬。老师回礼后,班长再喊“起!”同学们才挺起身子。等到班长喊“坐下”,大家才齐唰唰坐下。
康泽宇说:“背诵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的过程,学习《弟子规》最重要的是理解后,做到。”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倩文在金桥的校园里度过了将近8年的寄宿生活,学习《弟子规》之后,更觉得父母远在天边为生活奔波的不易,自己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孝敬父母。走在校园里,倩文发现,和老师打招呼时,老师们的笑容也热情多了。以往老师们只是淡然地点一下头,现在即使是在打电话,也会停下来,和学生们笑着说声“你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李红旗表示,《弟子规》学习效果比较显著地学校,都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一把手”的身体力行。“道德文化的传播,榜样的作用特别显著。我们课题研究在选择合作学校时,一方面是看这所学校的客观条件,比如北方的松花江中学,重点中学,生源好,素质好,而金桥学校,虽然是民办学校,但是能够运作了十多年,说明状况良好,能够保证长期的研究合作;另一方面就是一把手的态度,能够自上而下地深入推广。”
李红旗表示,《弟子规》等传统道德文化在校园的推广,其效果的优劣,和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关系很大,因此需要从校长到老师首先深入学习,上行下效,这也是金桥学校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原因。
C社会影响波及家庭触动广大学生家长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和学校双方的密切配合。据金桥学校介绍,在《弟子规》学习推广活动中,还尝试邀请家长加入。
学校定期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讲座,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现场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许多父母第一次享受孩子的“服务”,感动得留下眼泪。
其实即使没有邀请家长来校园参加现场学习,《弟子规》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通过学生传递到家庭中。
高一男生小伟平时很少与父亲沟通,用小伟妈妈的话说:“比较怕他爸爸,让大人有点伤心啊。”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小伟经常与老师探讨“孝”的行为准则。所谓百善孝为先,向父母问好,关心父母的身体,出门返家时,告知行踪,这些小事既容易做到,又可以让父母开心,都是“孝”的行为,每一个子女都应该尽可能做到。
不久,小伟的爸爸激动地给小伟班主任打电话:“小伟最近经常主动和我说话,每天我出门上班,他都会和我说爸,你开车小心点,回到家,会主动说爸,你回来了。听到孩子这几句话,我心里那是比喝了蜜还甜啊。”
而另一位学生小蔡(化名),学习了《弟子规》后,有一次吃饭时,爸爸妈妈首先夹了一些菜到小蔡的碗里。在过去,小蔡习以为常,但是那天,他认真得对妈妈说:“妈妈您应该先夹给爷爷奶奶吃,我夹给您吃。”父母听后,又是羞愧,又是感动。小蔡的爷爷奶奶还专程打电话来感谢老师的教育。
康泽宇说,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共同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将会是校园德育建设的重点。
他透露,目前福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会议上,有关领导指示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弟子规》的学习活动。
由于金桥学校推行较早,闽侯县委宣传部长、教工委书记郑华琼,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陈颖,闽侯县教育局江道平等前往该校调研“取经”,并在授牌仪式结束后,和来自全省50多所中小学校的老师一起,参加了由孙学策主持的德育师资培训。
康泽宇表示,金桥学校将进一步推广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塑造和谐校园风气,在接下来的推广活动中还将进一步邀请家长参与,为社会的文明礼仪的氛围形成尽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