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命,行勿懒。”你看看,讲了一个多小时才讲了一句,这是第二句,证明《弟子规》里面是大有学问。这句“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命令,他叫我们做事情我们马上要行动,不能够懒惰,这是字面上的意思,这也是小孩学习孝道也要从这里学起,养成一种随顺父母的意思的这种心,孝顺心。孝后面也带一个顺字,孝顺孝顺,顺才能够得到孝,如果不顺父母意思,常常跟父母违逆,甚至顶撞,那就不能称为孝,所以学习就要学“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我们做事,我们能够很迅速的行动,养成这个好习惯,这会一生受益。等到你到学校里面也能做到“老师命,行勿懒”,走到单位你也能做到“领导命,行勿懒”,成家以后,“先生命,行勿懒”、“太太命,行勿懒”,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所以他最后得到的是他自己幸福快乐。
记得我二十二岁到美国去留学,在那个学校里跟一位大教授来做研究助理,这位大教授在美国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工作效率很高,产出率也很高,要求自己的学生、要求手下人那个要求也很高。当时我是刚刚到美国,什么都不懂,甚至英文也说不成片,在他手下干活那可太吃力了。他给我们的工作量,通常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都要请问一下他,这个工作什么时候要完成,这位教授就会说:“我昨天就该要了。”意思是说你还要问吗?赶快去做,已经过期了。他给的工作量要求做的时间都很长。像我们按照工资来算,因为我们为教授做助理也能拿点工资,每周要做二十小时,这是我们的奖学金涵盖的报酬。如果是这个教授给我的工作量,二十小时绝对完成不了,我都是要用四十小时才能够完成,双倍的时间。这位教授要求这么严格,也行勿懒,不能够懒惰,要扛着走,也是自己在学习。他要我做的都是一些处理数据,用计算器建立模型,做统计程序的运算等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也不介意,很欢喜的替他工作,从来没有跟他讲“我一个礼拜本来只要做二十小时,现在给你做四十小时”,我也没这么说。结果摸索着这么走,这么工作,后来他要求的工作量我三十小时就能完成,后来二十小时就完成,再后来我十小时就能完成,因为熟了,熟能生巧,所以效率是愈来愈高,结果自己的工作能力就愈来愈强,最终得利益的还是自己。因此我做研究我也是请他做我的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因为跟他已经合作很多年,他的这些研究方法都掌握了,做起来很快,所以四年就完成硕士、博士的所有课程和论文,毕业了。当时我们的系主任都说我是我们学校博士毕业完成课程最快速的一个人。不仅如此,后来我跟这位教授成为长期的研究上面的合作伙伴,我跟他两个人合作写了很多优秀的论文,都在美国著名的、世界上著名的金融学、经济学的杂志上发表。
像来到昆士兰大学,昆士兰大学在亚洲排名很高,当时我们商学院每个教授他们的产出率是一年平均每个人产出零点六篇论文,就是每个人平均来说一年写不出一篇论文,但是我平均的产出率是一年四篇论文,而且质量都很高。所以真正肯服务、肯行勿懒的人,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老师、父母或者领导要求我们做的工作,不用介意说怎么这么多工作量,好像自己吃亏了。自己没有吃亏的,天下没有自己真正吃亏的事情,要知道吃亏是福,你吃的不是亏是福。父母衍生来讲可以说是人民,所有的人民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也要行勿懒,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司开明的领导都有这种意识,知道“父母呼,应勿缓”也包括“客户呼,行勿懒”。我们认识的一位北京的老总,他在公司里面推行《弟子规》教育,让所有的员工都来学习,结果很多售后服务部的员工分享“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很有心得。有一个员工说,过去接到业主的电话,有的是投诉的,有的是要求上门服务的,总是懒懒散散不肯去动,现在学了《弟子规》知道要把客户也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一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所以只要接到业主的电话就赶紧上门服务,立即行动,结果发现业主对公司的产品那种满意度大大增加,当然这个企业也因此声誉就提升了。所以把《弟子规》里面这句话用到公司企业里面,公司企业也能够很好的发展。这里是讲“父母命,行勿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