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是讲当父母亲有病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当然心里是非常难过,也非常的焦虑,日夜思考的都是为父母解决病痛,替父母医治。古人熬中药在给父母服用之前都要试尝一下,这是一种孝心的流露,侍奉在父母的床前昼夜都不休息。在汉朝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仁孝皇帝,他的母亲不是正宫皇后,叫做薄姬,这位薄太后她的生性非常仁善,她养的这个儿子刘恒也是生性仁孝。后来刘恒长大以后,汉高祖刘邦就派他出去边疆镇守,平定了叛乱。刘恒当时也是尽忠为国家效力,把边疆治理得井井有条,让边疆恢复安定。结果不久以后吕后的宗亲谋反,忠臣就把这些叛贼给平定了,结果众臣就拥护刘恒登位,就是汉文帝。虽然他不是正宫皇后所生的,但是大家都非常敬仰他的仁孝德行,把他扶上了皇位。所以一个人有这么深厚的道德,才有这样高的成就。
他做了皇帝,虽然日理万机很忙,但是他每天必定向自己的母亲请安,每天必定抽出时间来陪伴在母亲的左右。有一次母亲因为患病,一病就是三年,当时汉文帝请了最好的太医为母亲医治,而且自己亲力亲为守候在母亲的床前,还亲自学习药的煎熬方法,药效用什么样的温度最适宜,给母亲去食用,给母亲服药之前也必定是把药自己先尝尝,看看火候到了没有,非常的细心。他侍奉在母亲的床前三年如一日,都是衣不解带,他晚上都不脱衣服,就侍奉在母亲的床边来照顾母亲。母亲有时候看不过去,说宫里这么多宫女,你就不用亲自忙了,让宫女做就行了,但是汉文帝不放心,非要自己亲力亲为。汉文帝贵为帝王,日理万机,他也能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时他以这种仁孝之心治理天下国家,为国家百姓减税,照顾孤寡老人,而且自己的生活享用非常俭朴,二十三年从没有增添过宫室或者是园苑、花园、车骑、华丽的服装,二十三年来都没有增添过,真正为天下人民做孝廉的示范,所以让天下万民爱敬,边疆的少数民族也都心悦诚服,天下大治,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历史时期。我们看看做皇帝的也能做到这一条,我们现代人也没有做皇帝这么忙,还没轮到我们治理国家大事,为什么终日忙于名利的追逐,而对父母却这么冷淡?认真的去反思自己,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肯做。孝亲不是难事,只要我们肯承担,只要我们真正生起对父母那种报恩之心,就没有难的事情。
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孝子他们的行为也不让古人,像山东电视台评出的“天下父母”里头有个真人真事的故事,叫做王希海,这位王希海二十四年如一日照顾他的老父。他的父亲在一九八0年就患了脑出血,成了植物人,母亲因为体弱多病,王希海的弟弟又是先天性的肢体残疾,也不能就业,一家的重担就落在王希海身上。当时王希海才二十三岁,他有很好的出国工作的机会,但是他为了照顾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和帮助家里人,舍弃了这么好的机会,甚至舍弃了成家的机会,二十四年来每天不间断的照顾自己的父亲,到今年他已经五十岁。这二十四年,这是算到二00四年为止,当时他四十七岁,今年五十岁了,许多人问他,为什么你没有成家?王希海怎么说?他说如果成家,肯定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是我不成家,我的父亲永远是第一位,这样我才能够一心一意的照顾我的父亲。当他的父亲躺在病床上,王希海每隔半小时要帮他的父亲翻一次身,每天给父亲换一次床单。有人问为什么要换得这么勤?他回答说,父亲中风很难受,身上有体温、有热气,会把这个床单弄得很潮湿,这样让父亲很难受,所以要每天换床单。卧床的病人,植物人只有呼吸,但是不能动弹,如果口里面有痰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就憋死,王希海几十年就用一根吸管,这一头插到父亲的嘴里,这一头放到自己嘴里,然后猛吸一口,把父亲口里的痰吸到自己口里,然后自己吐出来。这样的动作,连他的母亲都很叹息说我自己都没有这样的恒心做二十四年。王希海每天晚上十二点钟要侍候他父亲吃下第六顿饭。到二00四年他的父亲过八十大寿,王希海曾经对他父亲说:“爸爸,你就好好的活着,我要一直侍候到你八十大寿,只要你活着我就永远侍候你。”结果他如愿以偿,父亲真的到二00四年,二十四年之后过上八十大寿。
二00四年九月的时候王希海发现他的父亲身上有一块瘀肿,就把父亲送到医院去,有一位从医四十多年的老教授检查了他父亲的身体状况,就问你父亲卧床有多久?王希海说二十多年了。这个老教授听了之后把脸一沉就离开了,他认为王希海讲这个话是骗他,怎么可能二十四年,你给他料理,让他父亲这个身体还能够这么好。结果后来他出去之后捧着王希海父亲厚厚的一大迭病例回来,流着眼泪说,我已经行医四十年了,从来没有见到像你这样来侍候你自己的老父亲,你的老父亲真正有福。然后他对王希海说,你能够二十几年给你父亲做护理做得这么好,你可以在医学院给学生们上护理课,因为再有水平的护士也没有办法像你这样做得这么细腻,做得这么精微。王希海家境很贫穷,甚至要靠过救济金来维持生活,曾经有一位大款的女子向王希海求婚,感佩他的德行要嫁给他,但是王希海婉言拒绝了,他说只要父亲还在,我就不能成家,把父亲永远放在第一位。古人讲的“大孝终身慕父母”,我们自己扪心自问,问一问自己对待父母有没有尽心?父母健在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尽力的去服侍父母?有没有让父母身心得到安稳、得到愉快?我们的德行有没有亏欠让父母蒙羞?想想王希海,真的让我们生起无限的感佩和向往之心。
在二00四年初,中国也评了“十大孝子”;十大孝子这种评选实在是太好了,在十三亿的人口里面能够找到我们学习的榜样。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能够把孝悌之风弘扬起来的话,让孝子的精神得以在全国推广,民众自然就懂得相亲相爱。在二00四年初评选的“十大孝子”里面,有一位叫戴永胜,他是山东省枣庄的一个煤矿工人,当时他二十七岁,他的母亲患了癌症,已经是癌症晚期,医生说没救了,跟戴永胜讲可以把母亲接回去准备料理后事,已经放弃对她的治疗。这位孝子家境很贫穷,但是非常的孝顺,看到母亲那种病痛的样子,发高烧、呕吐、下不了床,心里面非常的难受,就决心一定要把他母亲的病治好,发起这个大愿出来。由于西医已经拒绝治疗,他就找中医,找很多民间的医生,到处寻医找药,有时候为了找医生或者是去找药要靠步行三天三夜。根据报导,他为了寻医找药曾经徒步走过九个省找回来这些治疗癌症的良方,他自己也成为专家,因为用心就是专家。他为什么能这么用心?要救母亲的心切,所以这个潜能就被激发出来,一个初中毕业的煤矿工人,竟然成为治癌的专家,每天熬药给他母亲喝,经过了半年他母亲的病况得到了很大的好转。后来又到医院去检查,医生看了吓了一跳,怎么还在?给她检查了,发现他母亲的癌细胞已经萎缩了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她的病好了七成。当时医生们都很赞叹,说这样的一个病例可以说是医学史上的奇迹。要知道这个奇迹从哪里来的?奇迹就是孝心的感召。
很多人觉得这种现象不可思议,好像不太能够用科学解释得通,其实现在的科学也都已经在探索新的能量。像日本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工作者江本胜博士,这位江本博士他专门研究水的实验,他的研究表明人的心态、人的念头、人的语言对水的结晶会产生影响。他做实验的方式就是拿两个试管的水,这是其中一个实验,这两个试管的水是相同的,同样水源来的水,在同样的温度里头、同样的湿度,在这个试管上面贴上一些不好的语言、咒骂的语言,像“我恨你、我讨厌你”,把这个纸贴上去,然后进行冷却结冰,在显微镜下面观察,拍下来它结晶的相片。另外一个试管也是如此,但是他贴上去的语言是美好的语言,比如说“我感谢你、我爱你”,这是对水的一种感谢,还加上人的意念,对水感恩,然后也是这样冷却结冰。结果拍下来的相片一对照,发现贴上咒骂语言的水结晶非常难看,看起来很恶心,那个好的心态和语言下面的水结晶就非常的美好,很漂亮。你看同样的水,结晶形状截然不同。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人的心态会对水结晶结构产生影响,因为语言也是人心态的反应,所以心能够改变物质结构。江本博士做的这个水实验做了几十万次,做了十年,这种实验结果是没有出入的,为我们有力的证明人的心的能量确实不可思议。
我们再看看这位戴永胜孝子,他侍候自己的母亲,给她煎药,帮助她治癌症,他这样熬的药让母亲喝下去,用什么心去熬的?真是真纯的孝心,这种孝心熬出来的药它里头的水结晶一定是很美丽的,喝下去以后帮助她治病。要知道人身体上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水,细胞里百分之七十都是水,用孝心可以改变人身体上这些水结晶的结构,所以她的癌症细胞也都改变了,这是奇迹的原因。古人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真正用这个至孝之心,可以创造医学史上的奇迹。《弟子规》这句话,“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要晓得不是只做一个形式,关键要有那种至诚心,至诚心可以帮助父母脱离病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