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条是总结,我们在家里修养孝顺心、修养恭敬心,要把这种心扩展到社会,对待一切的长辈都如同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一切的兄长都如同对待自己兄长一样。孝悌这个德要把它扩展,把孝悌的存心带到自己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那里,能够以孝敬之心来对一切人。所以孝悌从小养成,把这个心养成以后,对一切人都不要有分别。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一切的长辈就像对自己家里父母一样,都是那样孝顺恭敬,这是爱心,对待年幼的人像对待自己儿女、弟妹一样,这种爱心就是孝心,爱心的原点就是孝悌。当我们以孝悌这种心对一切人事物,这种人就离圣贤不远。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能做到对父母亲孝顺、敬爱,把这种孝顺、敬爱的存心对一切万民,这叫仁,由对一切人的敬爱到对一切事物的敬爱,这叫爱物。亲亲也好,仁民也好,爱物也好,说到底就是一个爱心,这个爱心是本性、是本善,用在不同的关系上它就有不同的表现。在五伦里面古人讲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不同的关系里面,都是这一颗爱心起用,所以表现出来就有人的十种德义,这叫做伦理道德。圣人教导我们伦理道德,无非就是让我们回归这个本性的爱心、本性的善心,能够回归本性的人就叫做圣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