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勿忙,忙多错。”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做事不要仓促急忙,因为在仓促之间往往容易出错。现代的社会大部分人都很忙,天天都在忙,实际上我们仔细观察,很多事不用那么忙。为什么人会这么忙?仔细观察,大部分的因素还是自己没有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筹划方面做得不够,所以遇到事情就会临急临忙,不知所措。《大学》里面给我们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个开头结尾,都有个先后顺序,如果我们在处世接物当中懂得先后的顺序,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现在应该做什么,将来应该做什么,有条不紊,这就近道了,近道的人我们说他是个成功的人。我们留心看现代的成功的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也好,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也好,只要是有能力的、有智慧的领导,你看他其实并不是很忙,甚至有时间他可以去打打高尔夫球或者是做一些娱乐,并不是说像我们觉得他这个人好像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为什么他能够看上去不忙,但是事情却处理得这么好?这是因为他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哪些事要现在做,哪些事可以暂缓一步做,哪些事并不必要去做,所以临事都能够从容不迫。这句话里头告诉我们有大学问,真正能够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我们回想我们工作、学习,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在重复的用功,时间花在那些补救上、重复的工作上。我记得我们在大学里面做研究,如果能够事先把研究方案策画得很仔细,定得很好,做起来就比较顺,如果考虑不周到,往往做到一半发现很多前面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又要从头开始做起,所以就做了很多无用工,时间就浪费在这些补错、补漏这些工作上。甚至错了之后会急,一急就更加忙乱,愈忙乱是愈做错,错了又更忙,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我们临事的时候要懂得心要先定下来,把事情先想清楚,古人讲“三思而后行”,先想好了再动手做,这样出错的机率就小,效率就高,人也不那么忙。
做事如此,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古人讲“人贵立志”,为什么要做人先立志?因为我们立定志向以后,人生的方向就很清楚,凡是跟这个方向没多大关系的,我们就可以把它放下,我们就不去做,这样我们进步就快,成功也快。如果人生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一个方向,往往像只无头苍蝇,每天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的机遇,不知道如何去抉择,所以东搞搞西搞搞,搞来搞去搞到最后,看起来好象样样都没有什么成就,甚至有很多人抱怨说我这一生过下来,或者是过了大半辈子,都不知道一生干了些什么。从小就羡慕人家长大,长大之后就可以不被人欺负,所以小的时候就盼望着赶快长大。长大以后上了中学,羡慕别人上大学,上了大学想着赶快毕业,羡慕别人有好的工作,自己就急急忙忙毕业找工作。一毕业找到工作,又羡慕别人已经结婚,又急急的结婚,娶妻嫁夫、生儿育女。生了孩子又想孩子你得赶快长大,长大以后父母就能够轻松一点,现在又工作又带孩子很累。孩子长大了,长大之后又发现很难教,从小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结果这孩子不听话,搞得自己很烦恼,工作又劳累家务又多,孩子又不听话,觉得人生怎么这么苦?就想着赶快退休,退休之后恐怕就能清闲一点。结果退休以后他也没闲着,儿子可能以后长大又娶媳妇,又生孙子,又得去帮着孩子照顾孙子。自己想着老了,老了又会病,就生病了,病了之后将来要死了,临到死的那天突然想起,我怎么这一生就忘了真正的去活!到底这一生急着干什么?这样的人生过得就很冤枉。所以我们人要立志。
古人劝导我们立志要做圣贤,圣贤不一定规定要从事什么样的专业行业,在每个专业行业上也都能够做圣贤。我们要做圣贤就得先学习圣贤书、学习传统文化,心里有主宰,对于这个人生路应该怎么走心里很清楚,要活在当下,活在安详当中,不可以太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