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弟子规》之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钟茂森博士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这句话是讲一个人的名望很高的话,实际上要跟他的才华相称,才华大的他的名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是佩服他的才华,而并非佩服他的那种大话。这是讲一个人要注重有真才实学,当一个人有真才实学,他自然就有让人信服的言语。在春秋战国时代赵国有位贤士叫做蔺相如,他出身很平凡,后来经人推荐给赵国的国君。那个时候秦国的国君知道赵国有块和氏璧,和氏璧是稀世的珍宝,秦王垂涎很久,因此想把这块和氏璧夺到手。赵国是小国,秦国是大国,秦王跟丞相们就想了个主意,说要用秦国的十五个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实际上秦王根本不想交换,而是想用这种手段把和氏璧骗取到手。赵国国君和大臣们商量,赵王就说,如果我们不去交换,就显得赵国理亏,如果去交换,又恐怕秦王故意设陷阱,怎么办?蔺相如说,还是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如果秦王他真愿意交换,我们就跟他交换,如果秦王他是设圈套,那我一定让这块和氏璧完璧归赵。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去出使秦国,蔺相如把大话说在前面,那是因为他真有才华,真有才华,才大他言也大,他有这种胆识。所以就带着几个随从带着这块价值连城的碧玉到秦国去出使。

    见了秦国国君以后献上这块宝玉,结果秦王看了之后愈看是愈欢喜,看了之后又让自己的大臣和这些婢女们轮流来看,根本就没有想要用城池换碧玉的意思。蔺相如看出秦王的意思,于是就跟秦王说:大王,这块和氏璧上面有一块污点,我来指给您看看。秦王说是吗?就赶快给他看。结果当蔺相如接过这块宝玉之后立即退到大堂的柱子旁边,厉声的对秦王说,秦王,今天你让我们过来是想要用十五个城池换和氏璧,赵国是守信约的,所以赵王特地斋戒五日来把这块和氏璧送出来,如果你们真正想要用城池交换美玉,秦王你也应该五天斋戒才来接受,如果你是设圈套来骗取这块碧玉的,那我现在就连同我的人头跟这块碧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的这种威武不屈的气势,让秦王和大臣们看到之后都震服,马上就赔笑说,不要这样,我们是想要跟你换,那我们就斋戒五天。等蔺相如回到自己的客栈,他也知道秦王真正不想换,所以就连夜派自己的随从乔装打扮成平民的样子,拿着这块和氏璧偷偷的跑回赵国去。

    五天以后秦王又召见蔺相如说,我们现在要来交换了。结果蔺相如就说,秦王,您这个国家的国君好几代都有背弃信义的前科,你们今天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我们也知道你们并没有诚意,我已经把和氏璧偷偷的派人送回赵国,如果你们真正想要和氏璧来换,我们国君一定跟你们签订这个条约。但是如果我们赵国的国君弃约,秦国是大国,你可以来打我们小国。假如你们没有诚意,你现在想要毁约把我杀掉,我也没有关系。蔺相如这番话让秦王也觉得非常懊恼,和氏璧也走掉了,想想就算了,不要再落个小人的恶名,于是就把蔺相如放回赵国去,结果和氏璧果然是完璧归赵。

    事后秦王又想了个主意想要侮辱赵王,有一次在庆贺生日的时候就邀请赵王来到边界上举行庆典,赵王当时就请蔺相如一起出去,另外请廉颇将军,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带上重兵偷偷的镇守在边疆,准备一出事就开始反击。蔺相如陪着赵王来赴宴,在宴会上面秦王就故意对赵王说,听说国君你很懂弹琴,今天是我的生日,请您给我弹奏一曲。赵王无可奈何,只好弹奏古琴。结果秦王马上命自己的史官在旁边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为秦王弹琴,这显然是一种羞辱。这时候蔺相如看到就拿起了一个瓦缶,就是那种瓦器、瓦盆来到秦王旁边,跪下说听说秦王很会敲瓦器,现在请秦王为我们赵国国君敲瓦器来祝寿。秦王听了大怒拒绝。结果蔺相如走前两步,拿着瓦器怒气冲冲的对秦王说,我们现在就近在咫尺,我要用我的颈血(脖子上的血)跟你同归于尽。秦王看到这种情势也吓得不敢动,旁边的军士也不敢轻举妄动,怕伤害了秦国国君。结果就在这种形势下,秦王无可奈何就敲了那个瓦器几下,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请你们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击那个瓦器。当时大臣们也都跃跃欲试想要动手,但是知道廉颇将军带着重兵把守在边界,最后这个宴会也就不了了之,大家就散去了。

    蔺相如他的机智勇敢令赵国国君没有被秦王羞辱,回到赵国,赵王非常高兴,就把蔺相如提拔到很高的位置,位置在廉颇将军之上。廉颇将军很不服气,我是为赵国出生入死,蔺相如就光凭着几句话,竟然骑到我的头上!就很不服,就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处处故意躲避廉颇,甚至托病不上朝,不要跟廉颇将军见面,以免发生不愉快。有一天蔺相如和家人坐车出去,迎面看到廉颇将军的马队来了,蔺相如赶紧撤回来。家人们就很不服气说,我们来投靠你是仰慕你的那种机智、勇敢、正义,怎么你见到廉颇反而变得胆小如鼠?结果蔺相如就对家人们说,你们说廉颇将军跟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厉害?家人说当然秦王更加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我避让他是因为赵国不能够没有廉颇将军跟我,我们这一文一武才使到赵国能够不被大国欺负,如果我们两个人斗起来,龙虎相争,那是两败俱伤,最后必定是让国家处于危难,所以我一定要以和为贵。这些话后来传到廉颇将军那里,廉颇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听了蔺相如这番话非常的惭愧,知道自己错了,自己是因为有嫉妒心,嫉妒人家的才华、嫉妒人家的名望而不服,把个人的恩怨摆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私心,所以他忏悔。怎么忏悔?他就把上衣都脱掉,光着膀子背着荆棘走到蔺相如的府上向蔺相如请罪,这就是有名的“负荆请罪”。后来廉颇跟蔺相如成为生死之交,两个人互相都非常尊敬、非常敬服,连手来辅助赵国。

    从这个历史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人他的名望跟他的才华相称,真正有这样的才华、有这样的见识、有这样的德行,不要怕别人不服,他不服是因为他暂时对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心是坦然的,等到有一天他了解我们他也会服的,不必用语言来辩驳,这就是蔺相如他德行高于平常人所在的地方。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当人家比我们能力、才华都高的时候,我们要对他尊重,知道他是名副其实的,我们不能够不服,不服是因为有嫉妒心,嫉妒的心是对自己心里最大的伤害,不仅伤害自己而且伤害别人,甚至伤害国家、伤害人民的利益,可能会导致国家灭亡,甚至世界动乱,特别是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身分的人,这些要非常的小心谨慎。嫉妒心强的人往往总是在找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才华高、名望大,心里不服,于是千方百计的来刁难他,用各种难听的语言来侮辱他,这种行为一定会反而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自己是自食其果。要伤害这个人,那个人如果真正有德有才,不会因为我们的嫉妒而让他的德行才华降低,对他的伤害并不大,而对自己的伤害是非常严重。所以看到别人有优秀的地方我们应该懂得赞叹,懂得向他学习,为他高兴,这叫随喜。

    《朱子治家格言》上面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看见别人有好的地方我们不能够嫉妒,看到别人有灾祸我们不能够欢喜,应该同情怜悯他,而且要帮助他,这是养自己的厚德。当我们把私心放下的时候,嫉妒心就没有了,同情怜悯别人的心、仁爱的心就能生起来,见到人家好的就会生欢喜,见到人不好就会生同情,这是本性的本善,要把这个本善发扬光大。见到别人好的这种欢喜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说我学了《弟子规》这一条,看到别人好就说几句恭维的话赞叹他,但是心里并没有真正由衷的去欢喜,这样还是虚伪,还是心中有自私自利的恶念在作怪,所以不能生起跟人同体、跟人同乐同悲的那种心情。《弟子规》这句给我们很多方面的启示,教导我们如何用心。

 
恭摘自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52-251-10 钟茂森博士主讲 2008/1/15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