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的宝典(第三集)
蔡礼旭老师 2011/11/1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5-013-003
尊敬的吴总、胡董、各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同道们,大家早上好。 大家昨天休息得好吗?(众答:好。)人生最大的福报就是吃得饱、睡得好、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样就赛神仙了。老祖宗留给我们一句很好的成语,叫“知足常乐”。幸福快乐,心灵的自在,心灵的不断提升,圆满自己的智慧,这才是人生的追求,而不是变成欲望的奴隶,到头来笑都笑不出来。因为人假如贪求外在的物质,终究只会活在“求不得”的痛苦当中。
我们昨天谈到,《群书治要360》第一个大的重点,“君道”。为人君,也要透过学习,才知道为人君的本分,为人君应该有的修养,应该有的涵养。“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而“君道”当中,首先修身为本。他要有好的修养,他能够去带领人,能够去教化人。而第一个就是要先“戒贪”。昨天我们讲到第一句,希望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好的君王很多,但是真正能让国家大治的君王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他有好的目标,但是他放不下他的自私自利跟欲望。最后纵欲了,那国家一定衰落。所以人有远大的目标,着手处一定是从格物开始,去掉贪欲,格除自己的贪念。 孔子有一句话说,“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严重的是什么?患得患失。愈活,心里愈有压力,愈沉重。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说,“君子有三戒”,三个人生要引以为借鉴的:
《了凡四训》里面有几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卫仲达先生他就劝皇帝不要建三山石桥,有多少老百姓都会投入以后,妻离子散都有可能,没有办法生活。就为了要建三山石桥,他就没有办法耕作,没饭吃了,所以劝皇帝不可以干。他就起了这一念为天下人着想的心,他那个福的力量超过他一辈子造的恶。他非常惊讶,“我劝了,皇帝没听我的话,怎么这力量这么大?”结果阎罗王告诉他,“君之一念,已在万民。”你这一念是为万民着想,皇帝假如真的听了,你的善的力量更大。
再来,“见人恶,即内省”。我们是见人恶,即生气;见人恶,即对立;见人恶,即看他不顺眼。那应该算什么?这个态度就是傲慢。应该见人恶,即怜悯;见人恶,即帮助他,你就不会傲慢。你觉得他哪里很差,你就去帮助他最差的那个部分,我们的傲慢就转成一种慈悲心。这些经句,你要落实它,都要有一个过程,督促自己,具体去做。习惯养成了,命运就跟着转变了。
那这个戒贪心,我们讲到第二句。这个贪里面,在经营事业时也要注意到,不能求快。贪快也很容易让事业出现危机。或者是好面子,表面做得好就好。我们老祖先他通达人性,通达事物的发展规律。他可以沙盘推演,他可以从一个人的一个动作,推到他以后人生的成败。 比方在史书当中记载,《了凡四训》改过之法一开头就说,“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看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亿而谈其祸福”,就断言这个人的祸跟福,都很准。在历史当中好多这样的记录。吉凶是看得出来的。有一个军队,在周朝的时候,经过周天子的地方,这些军人没有下车,没有礼敬,被一个大夫看到了,就说这个军队太傲慢了,必然会轻敌,必然会大败而回。他讲完没多久,齐国的军队大败,三个主将统统被俘虏。就被那个大夫看他们的动作就马上断他们的人生。
好像前不久有一个非常震撼的新闻。有一个医生的孩子,医学院还没毕业,买了一台车,六十万马币。我一听到这个数字,首先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他是拿着一间房子在马路当中走,六十万马币。第二,六十万马币,能够印一百二十万本《弟子规》。你看这笔钱省下来,一百二十万的孩子都可以学《弟子规》了,那不得了。你看,节俭有没有好处,这么一节俭,全马华人的下一代全部都可以得到你这本《弟子规》,功德无量。这样的功德不修,最后养成孩子的奢侈,养成孩子他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最后感情失措,感情不见得钱能够解决。受不了,最后自杀了,医学院的孩子。
大家有没有听过新闻,早上去结婚,下午就离婚。真的还是假的?我告诉大家,讲“I
love you”最多的地方,离婚率最高。告诉大家,讲“I love
you”最少的地方,离婚率最低。大家慢慢去体会,你就会开悟了。都挂在口上那个都是假的,叫花言巧语。他时时放在心上,永远不会忘记,完全都在他尽心尽力照顾妻儿、照顾父母中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才有真爱。可是很奇怪,人为什么苦难那么多?因为看不清真相。女人都喜欢甜言蜜语。所以人生要开悟,什么都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要开慧眼,要开智慧之眼。人生的真假、好歹、是非、善恶才看得清楚。
比方,再举个例子,你今天做一件坏事,突然被人家看到,“你怎么这么做?”你当下心情怎么样?“没有,我刚好今天才这样,我以前都不是这样。”解释半天,那个人走了以后,“我怎么这么衰?我平常都没有这样,怎么今天犯了个小错就被发现?”这样的人是很有福报的,他才动点歪念,马上就有人来敲他一棒,那是他祖上有德,可是他却觉得很倒霉。你看他知好歹吗?可是有些人很聪明,常常很会揜饰。人家都看不出来他的错误,然后他自己在那想:哎呀,我真聪明。可是他不知道有一句话等着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羡慕的优点,其实是他人生的灾祸。我们在嫌弃他的缺点,其实是他最可贵的地方,厚道。现在的人厚道,旁边的人都敲他的头,“你怎么这么傻。”
我到大学去,第一场演讲,在大陆的民族大学。我连讲下来,讲了两个小时。突然,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大学男生,我看他可能跑很远追我。追上我了,他眼睛瞪得很大,他说,“蔡老师,我听你讲两个小时的课,你的口才真好。”大家假如是我,当下有什么感受?我从尧舜禹汤讲到孙中山先生,讲了这么多历史人物,没有一个历史人物触动他的心灵,只有一件事触动他的心灵:口才真好。大家想一想,大学生在乎的是什么?外在的才华,而不是古人的这些教诲跟行持启发了他的人生。
我们这一代,我们的教育有没有抓到“德者本也”?他在乎的是学历,他在乎的是分数,他在乎的是外在的条件,美貌,都很表面。他都看得这么表面,他的人生怎么可能想得远呢?他怎么可能去重视真正大根大本的德行跟修养?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风气,不能怪孩子。
我常常接触一些会议,那个领导者上台去报告,他那个报告准备很久。讲完下来,所有人握着他的手,“讲得真好。”那值得赞叹吗?讲得真好都没做,这就是社会败坏的根本所在。“上以言语为治,下以言语为学,世道之所以日降也。”上位的人觉得把这些报告讲好了,把话都讲得非常动听了,逻辑都非常严谨了,就是在治理国家,就是在治理团体,“上以言语为治”。下位的人,“下以言语为学”,真正的学问就是口若悬河,讲得让人家一愣一愣的,佩服他的口才叫学问。这是世道风气,“世道之所以日降”。
“说得千里,不如行得一步”。“说得千语”,会让自身愈来愈虚华、膨胀。“行得一步”,人生才往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去走。孔子在论语的第三句话就讲,“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都把精神用在言语的功夫上,他还有精神去对治自己的习气吗?所以他的德行当然是往下降了。论语这些话你再往深处去体会,就能很有感悟。
昨天有一个数字也值得我们思考。好像我们平均一年看书看几页?两页。大家这几天的贡献太大了。你们这几天已经看好多页了,又把平均值往上拉了。大家有没有看到,这每一句都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所以“开卷有益”,“手不释卷”,这些成语都有人生的哲理。
我们看到古人,他有智慧,他洞察机先。光是看到他用的筷子就可以知道他往后过的是什么奢侈的生活,最后造成亡国的命运。“自此始”,你看经句讲,只要从这里开始,用一双象牙筷子,“不可振也”,这个国家就没救了,没办法再振作。大家从这里就体会到,我们能不能时时能推演到我一个心态错了会造成什么结果?现在的这个风气会造成什么命运?
比方说我们接着这句经句,第二句讲,“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我们的古人,他的谦卑在哪里看到?他向万物学习,不是跟人学习。我们古代的建筑,四合院里面,它的门口、墙壁上都刻梅兰竹菊。它是植物,可是这四个植物提醒我们什么?要有君子之风。梅兰竹菊叫“四君子”。而门口的墙上,传统的建筑都会刻一把扇子,提醒每个人走出门,一定记得要干什么?出门要行善。大家有没有感觉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得教育的民族?他什么时候教育子孙?Anytime,
Anywhere。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不能再继续举下去了,大家举一反三去体会。
我们传统,你进门口,进入主堂,左边右边摆两个东西。一边摆瓶子,花瓶,很好的瓷器,一边摆镜子。什么意思?告诉每个人,你走进这个家门,要平静,不要带脾气,不要带情绪,不要带官气进门。这个摆设就让你要平静对待家人。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赚钱最多的人回家,走路有风。他什么事做错了,全家得给他开绿灯。“他赚钱最多,他太辛苦了。”他做什么错事好像都不要紧。 东北有一个企业家,事业做得很大,可是愈来愈傲慢。后来他听了《弟子规》很惭愧,就反省自己不孝。他以前觉得很孝,为什么?他拿最多钱回家。后来学了以后他也不简单。大陆的东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特别直,正直。他只要听到了道理,他马上就要去做。当天回去,端了一盆热水,要帮他妈妈洗脚。这水端过来了,“妈,我给你洗脚。”他妈妈马上想都没想就赶快转身要跑,讲了一句话,“我不敢给董事长洗脚。”
大家要了解到,古人很有人生智慧。他摆花瓶就告诉你,你进门可不要带官气。一进门,演什么就要像什么。演丈夫就要像丈夫,演儿子就要像儿子。我到马六甲去,有去参观(?)(43:21),都是传统建筑。他们有一个摆设是西方人的摆设。他们进门摆什么呢?门口左右摆了一只熊的标本,又摆了一只鹰的标本。大家比较一下,中国式的建筑,一进门看到瓶,又看到镜子,提醒你平静。结果进到这个西方人的家里面,左边一只鹰,右边一只熊,杀气腾腾。他们是英雄主义。大家要了解,英雄主义的背后叫“一将功成万骨枯”。请问拿破仑的出现,死了多少人?大家可不可以算一算,死了多少人?可是拿破仑却是他们的Hero,英雄。
所以为什么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要靠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古人不轻易发动战争,而且只要发动战争是为了平息祸乱才出兵,而不是去做英雄。我们这次去斯里兰卡,很感动。那个导游先生说,“我们国家有几次,其它的国家要侵略我们,是中国派军队保护我们,让我们免于战乱,免于亡国。”我听了突然抬头挺胸,那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祖宗,正义之师。 大家看中国造字,我们动武,这个“武”怎么写?止戈为武。动武的目的是什么?停止战乱。韩国有好几次内战,国家民不聊生,中国派军队帮他平定内乱,然后把军队撤回来。你看中华民族,爱及其它人,国家民族,好多次都是这样。而五千年来没有强占过人家的一寸土地。而当我到大英博物馆去看的时候,我真的有点看不下去了。全世界多少地方的古迹统统被他们抢来,放在自己的博物馆里。请问大家,你看过我们中华民族的博物馆里面,抢了哪个人的东西摆在那里吗?那叫强盗。你看文化差得多不多?一个文化是去帮别人,哪怕损了生命;一个文化是去抢了人家的东西,说“我好厉害,I am a hero。”
我再举一个《弟子规》的句子,“称尊长,勿呼名”。有没有道理?看起来好像是个行为而已。看什么事情要从根本。一个行为是他心的反射,而这个心态会跟着他一辈子。大家不要小看每一个动作内化以后对他人生的影响。他“称尊长,勿呼名”,是他尊重每一个长辈。那不得了,他以后去工作,他一尊重他的领导,领导负责的事情,他不敢懈怠,不敢轻率。做人做事的态度就这样延伸开来。但是假如我们听了“人与人要平等”。有没有道理?你们没有反应,这时候要站起来。现在这个时代,一百多年来那些学说,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了,你不用经典对照,你真的会被它误导。
直呼名号,恭敬心从哪里修?大家注意,我们是什么?“父亲大人”。句句都在涵养他的恭敬。我从小到大就“姐,二姐”,从小就是这么叫。突然有一天人家问我,你姐姐叫什么名字?我把姐姐的名字念出来,全身起鸡皮疙瘩,觉得很不恭敬。人家说,你爸叫什么名字?把自己父亲的名字念出来,好难过。那个恭敬潜移默化就养成了。大家想一想,“姐,姐”,喊得这么亲,有没有好处?有,作业写不出来,就有救兵了。你看现在,现在很严重。兄弟姐妹直接喊名字,甚至于连名字都没有,“哎,哎”,“哎”是什么?恭敬心完全都没有了。
一个人的涵养就从孝养父母,尊重兄弟姐妹,尊重长辈开始。没有这些东西,他连根都没有,他怎么当有德行的人?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你非常尊重他有本善,他有明德。你念念想着让他成为圣贤人,你是真正尊重他。是吧?现在很多家长这些理都想不通,乱做。
我有一次在孔庙跟大家交流传统文化,有一个家长,夫妻带着孩子来,看这么多大人都在听课,他看了一会,然后就有教小朋友的老师过来,“要不要让孩子学传统文化,学道德,学《弟子规》?”这个父亲听了这位老师问他的话,马上看着他的小孩,“要不要学?”他儿子说,“不要”,就走了。 民主,好不好?有平等,有民主,世界毁灭。民主,什么才是民主的实质的意义?谁清楚。民主到最后,每个人都能骂总统叫民主吗?每个人都能骂总统,每个人人生的恭敬心都没有了。国家、人民还会有福报吗?福田心耕。怎么现在的社会变成国家领导人任何人都可以拍着桌子骂他?那这个国家有危机了。
其实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我们都觉得只要制度好,天下就太平。那是枝末,根本是什么?只要人教育好了,天下才会太平。可是我们这个时代,花了大半的时间都在研究制度,都在研究哪个学说好,却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却没有了解到要从孝道教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面对着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现在最强势的文化,其实是功利主义。急功就会什么?近利。他看得就会很短浅。当一个人都是欲望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冷静、平静下来。他没有办法思考事物的发展规律。
大家想一想,一个孩子坐在计算机前面,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他不是完全被欲望给控制住了吗?那请问他跟谁学的?大家都无辜的看着我。那请问,我们成人有没有演出不被欲望控制的表率给他们?他没有榜样。有没有哪个父亲,孩子说,“爸,吸烟有害健康。”父亲说,“儿子,你说得对。《弟子规》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好,爸爸从今天改给你看。”这个父亲那一天改过来,你在孩子心目当中是非常崇高的,是非常伟大的。因为你的德行让孩子佩服。
请问大家,你小时候,你两三岁,三五岁,你有记忆的时候,你最佩服的人是谁?爸爸?跟我一样。真的,我觉得爸爸像巨人一样,觉得看到爸爸就觉得天塌下来都不用怕。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父亲那个肩膀就好像能扛起千斤之重。自己是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其实父亲是默默不知道扛了多少。但是他脸上从来没有皱过眉头。以后自己知道,经营一个家庭不容易,更佩服父亲。孩子的天性就是佩服父亲。 什么是幸福的人?一生都佩服他的父亲,这个人很幸福。可是我们想一想,这样的人多不多?为什么孩子到青少年会叛逆?假如他最崇拜的人就是他父亲,他会叛逆吗?你不觉得很多问题都没有了吗?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初中,把家长全部召集起来,“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快就会叛逆,很快就会逆反。”五千年来,在历史当中,从来没有记录过青少年会叛逆。那怎么我们这个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好像没有叛逆的人变不正常了,叛逆都叫正常。人统统着在相上,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他知道原因,他就能改掉了。所以我很不能平衡,为什么?因为我不正常,因为我没有叛逆。我变不正常的人,因为父亲始终是我最崇敬的人。父亲的话,我们一定会放在心上去思考。但父亲话不多,可是他做得很好。
我的母亲是小学老师,我一到四年级的成绩不好。我妈妈的同事都在比成绩。人家是第一名,第二名,她儿子二十多名。我妈妈从来没有拿成绩给我发牢骚、逼我、打我,从来没有。所以我没有成长的压力。但是很重要,他们有很好的学习习惯。父母都是每天吃完饭,休息一下,就是读书。所以我读书习惯慢慢养成,成绩就慢慢赶上了。不要急于求成。 孟子留了一句成语给我们,叫“揠苗助长”。有一个农夫,看着他种的稻子,然后在那里嘀咕,“它们怎么长得这么慢。来,我帮它们一下。”用手去拉稻子,“长高一点,长高一点,长高一点。”拉完以后,腰酸背痛,然后看一下稻子,真的变长了。很累,回家去休息。隔天再到田地一看,全死光了。成长有自然的轨迹,你不能急。所以这句话很有道理。老祖宗从自然的轨迹,你看松柏慢慢长,慢慢长,它能长千年。你看那个小草,早上一开花,晚上就谢掉了。它寿命很短,不像松柏一样。请问大家,我们的孩子要像小草还是像松柏?那当然要像松柏一样顶天立地,遇到任何挫折、困难都不会倾倒。而且松柏长青,它不会枯萎掉。那既然成长是自然轨迹,我们急什么?
有一个妇女就因为比较她先生跟其它人赚钱,常常比常常比,最后她先生自杀了。她先生是在那个领域列在全国,大陆全国数一数二的专家,可是赚的钱不算很多。他太太一直比,比到最后这先生受不了了,结束生命了。
家是什么?家是温暖的地方,家是体恤对方的地方,家是不断鼓励对方的地方,家不应该是给每个人压力的地方。这个校长讲的这八个字。
接着他又做一个比喻,他说,请问大家,今天你拿着一锅的咸水,你把一颗鸡蛋放进里面,十天以后它变成咸蛋了。有没有在第二天第三天,你很紧张,赶快变赶快变。不用吧?它就变咸蛋了。你拿一锅糖水,把这个鸡蛋放下去,十天以后它变什么?就变甜蛋了。有没有比较着急它就变得更好?不会。甚至于愈着急适得其反。闽南话讲,(?)(1:08:25)你一着急,把事都搞砸了。你说多少压力造成孩子不愿意读书,他厌学,现在这个现象都很严重。我母亲没有逼我读书,但是我父母他们把良好的读书习惯身教给我看,慢慢我就养成习惯了。所以我五六年级之后,读书习惯一养成,成绩就上去了。
“君子务本”,要抓根本。请问大家,我父亲那一代的人,三十年前的人,五十年前的人,请问,读书要不要人操心?结婚以后经营家庭要不要父母操心?不要。现在的孩子呢?什么都要人操心。为什么同样是养出来的孩子,为什么差这么多?可是这一代又花比较多的时间,有没有?开悟了没有?想通了没有?而且我父亲那一代都生七个,都生十个。实力比较好的生一打的都有。我听说马来西亚有这种实力的长辈不少。现在才生一个,才生两个,教不好。以前生那么多,教得很好,而且花的时间又不多。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以前的人有教孝顺,有教责任感。从根本心地,有孝心,有责任心,读书他自己负责。经营事业,自己负责,怕再让父母操心。他有这个存心,他就能做好事情。而且他是源源不绝的努力动力。他不会动不动就跟你耍脾气,我不干了。可是现在的孩子没有孝心,没有责任心,请问他努力的动力是什么?欲望。我考一百分,我妈妈会给我五十块,欲望的刺激。我高中考得好,你一定要让我到德国去留学,不然我不读了,继续用欲望刺激他。完了,麻烦了,你把他推进大学了,你大功告成没有?人生要看得远,你把他推进大学,他没有责任心,他在大学干什么?堕落。大学是什么?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大学是庄严的殿堂,现在变什么?堕落的地方。因为孩子没有责任感,他不知道是要用这四年积累回报父母、回报家庭、回报国家的能力,他没有这个态度。
但是我请问大家,现在孩子的错能不能怪他?你的孩子、你的晚辈要去读大学的时候,他要出家门以前,你有告诉他,“孩子,妈妈栽培你栽培了十多年,非常用心,你去读大学,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妈妈一生的苦心。国家栽培你栽培了十多年,你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回报国家、社会对你的恩德。”你要这样,你身边的孩子要去读大学,你这么跟他讲几句。什么时候是教育?Anytime,Anywhere。
我们又讲到“敬慎”。敬慎当中,一百五十二页,“慎始终”。每一个因缘的开始,他假如有正确的态度,他跟其它人是绝然不同的。人生什么时候是因缘的开始?我们五天课程,第一天是开始。每一天的第一节课是开始。甚至于你很专注的时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慎于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且还有一个终,很有意思。为什么终也要慎重?因为你慎终,那个终又将是另一个开始。
比方你跟这个朋友交往,你最后一次留给他的印象,很可能你下一个因缘是因为这个朋友讲出,“那个人很好,很讲信用。”他跟你缘分的那个结束却是你另一个好因缘的开始。所以有一句话“要跟人家广结善缘”,不要跟人家冲突。这叫“慎始慎终”。在《常礼举要》里面有一句话叫“绝交不出恶言”,你跟这个人以后不交往了,绝对不要讲恶言,不要讲伤害别人的话。这就是要有修养。
那我们看到这个“慎始”,再讲到人生几个重要的因缘。比方说婚姻大事,孩子他即将走入婚姻,我们在他将走入婚姻的时候,有没有给他最正确的夫妻相处之道?你嫁女儿的时候,还没嫁出门,有没有耳提面命,有没有三天不熄灯,好好的给孩子讲太太道,妻子道?有没有?古代都是三天不熄灯才嫁出去。我们现在都没有职前培训就上岗了。这都是要“慎于始”。
我很佩服大家,还没有学夫妻相处就结婚,还没有学怎么当父母,就生孩子。还没有学怎么当爷爷奶奶就当爷爷奶奶了。人生每一个角色都要透过学习。
我们曾经邀请山东青岛的一位刘芳总裁,她是蛮成功的企业家。前提她是很成功的太太,很成功的妈妈。人一定演什么像什么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假如一个人当父亲不行,结果赚了很多钱,我告诉大家,那不是他的真实本事,那是他祖先的福报。一个人真有德能,他一定可以做好父亲,而不是只能赚到钱。因为你的德行没有感动你最亲的人。有时候我们这些理不想清楚,很难看清自己。常常会讲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我就是当父亲不行,不过我赚钱还行。”这都不一定是正确的思维。其实我们很多福报都是祖宗积累下来的,结果这个都坑你。
什么时候是学习?Anytime,Anywhere。人要专注,才能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练专注?专注才有定,定才能生慧。是吧?你一受影响了,头没有看我,我幼小的心灵……我刚刚在讲什么?所以你们不能不看,我灵感都会跑掉。
这个刘总她要出嫁之前,她父亲讲了三句话,她一辈子都没有忘,这叫慎于始。他很疼他女儿,她要结婚了,“女儿,你要嫁为人妇了,该干活了。”勤俭持家,该做事了,该干活了。大家的表情好像不是很认同我这句话,有点不愿意。你们都很可惜。老祖宗的传统文化,大家要好好珍惜。
传统的婚礼都是教育。一个女士出嫁了坐花轿,现在是坐轿车,要有一个动作,把一个扇子从窗户扔出去。表什么意义?那扇子是大小姐,“哎哟,好热哦。”在家里是享受,你看到哪个在拖地的人拿着小扇子?没有。那个意思是你以前的养尊处优,享受的日子从今天开始game
over了。那个表法很有意思,从今天开始,我嫁为人妇了,我要让这个家族兴旺起来。所以《诗经》都是教人做人,《诗经》里面有一段,专门在谈一个女子出嫁的心情。“桃之夭夭”,看到桃树,“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因为她看到那个桃树长得非常茂盛,她期许自己:我嫁过去之后要兴旺这个家族。“之子于归”,所以嫁女儿叫“于归之喜”,从《诗经》来的。你看包个红包,写着“于归之喜”,就是在启发每个人。一个女子有德的时候可以兴旺一个家族。所以那个表法就很重要。
我妈妈,很奇怪,应该不奇怪,因为她假如不嫁给我爸爸,我就麻烦了。我外公是做生意的,家里挺有钱。然后我妈妈相亲相了好几个,都比较有钱,我妈妈就是都不要。我爸爸最穷,她就要嫁给我爸爸。我外公还分析给我妈妈听,你嫁过去会怎么样怎么样,一步一步都沙盘推演给我妈妈听。你看,你找的这个对象是长子,你嫁过去他爸爸妈妈跟你住一起。再来,他还有弟弟在读书,他还有妹妹在读书,全部要你养,你想清楚。我妈妈说,“嫁。”还是要嫁。为什么?她看我爸爸孝顺。所以人还是要有慧眼。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闽南语1:23:12)你今天要找对象,男孩子找对象,你要去查她母亲有没有德行,这样才有质量保证。这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你忽略了这些智慧,你的人生就不知道要绕多大一圈了。男人找对象都有标准的。有一句话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结果这么一分析,我妈妈一嫁过来,隔天我爸爸就去读大学了。结婚隔天就去读大学了,读大学没赚钱,我妈妈的薪水全部充公。然后开始早上就要起来煮饭。我爷爷很早就没有工作了,身体那时候出了点状况,就都是我妈妈在照顾着整个家。诸位女士,你敢嫁吗?但是大家要了解,人生是公平的。你肯去付出,你福报迟早会来。我妈妈已经退休快二十年了,公公婆婆,这些小叔,小姑对她都非常尊重。因为她照顾过我的姑姑跟叔叔,赢得了整个家族的尊重,晚年也很有福报。孩子还可以,不用怎么操心,这样晚年才有福报。晚年还要担心儿子,那就不是很有福报。
你看刘总她的父亲,第一句话,“该干活咯。”要开心、勤奋,什么事都主动去做,父母就高兴了。第二句话,“不要给人家添麻烦。”你们又没什么表情,要觉得这句很经典才对。大家听话要听到哪里?听到这个父亲的存心。这个父亲怎么样?非常厚道。他提醒自己的女儿。女儿是他最爱的人,他也得要郑重的提醒她,不要给人添麻烦。是吧。我曾经跟一些家长在谈,他说“我女儿脾气很大,气死了,赶快把她嫁掉吧。”这样做是很没有职业道德的,是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要把她培训好了再把她嫁出去。所以知所先后,现在不是急着要嫁女儿,先让她学《弟子规》,学《了凡四训》,学《群书治要》,这样才是对的。
她的父亲很厚道,提醒她不要给人家添麻烦。第三句,“别给家里丢脸。”这句句话都能让她一生能把太太这个角色扮演好。“德有伤,贻亲羞”,处处想着我就是代表我的父母。大陆有些地区就表扬好媳妇。选上好媳妇,鞭炮“砰砰砰”,所有的人都去祝福,祝福她的父母,“这个女儿这么好,就是你们教出来的。”而且教好一个女子,有好女子才有好太太,有好太太才有好妈妈,才有好子孙。
天下的安危,女人决定了一大半。任何国家的栋梁,母亲教出来的。请问您是生女儿的请举手。举好,帮忙录像一下,天下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很重要。
我们看刘总,她的父亲在她结婚前的“慎于始”就影响了她一辈子。古人这些智慧,值得我们去提。
这三百二十八句“慎始终”里面,就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个人敬慎的态度,从一开始到事情结束统统保持不变,甚至提升,这个人不简单。一般人容易虎头蛇尾,这样就不好。包含我们经营事业,对于主管,对于领导,对于所服务的下属跟客户,我们的那份热忱,那份尽心尽力有没有慎终如始。在服务业,最怕被人家讲,当初给我推销产品的时候好热情,可是卖完东西以后好像就没有人关心过我了。这个不只自己的事业信誉会受影响,甚至也会影响到自己整个公司。所以“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话很深。我们代表父母,我们代表家庭,我们代表整个团队。我们可能一个人做不好,毁了整个团队的名誉。我们不能当害群之马。
很多教育界的老师,他一个人两个人就让全天下的人都对老师没信心了,有没有。这个罪过就太大了。所以我们时时想着,我代表整个公司的名誉,我代表整个中华的名誉,我们的敬慎态度就出来了。有这种敬慎态度,一定是事业有所成就,一定可以光宗耀祖,“则无败事”。
下面一句的“慎终如始”,我们就看这三百三十句,“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时候的教育,培养他纯正无私的品行,这是最神圣的功业。这也是慎于始,尤其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从胎教就开始教。
很多圣王都是母亲就懂胎教。大家懂不懂胎教?大家上网去查一下,“三太”一打,胎教的资料就出来了。自己要好好做。有人说我孩子都大了,那你当奶奶就可以教媳妇怎么做胎教。你说我已当奶奶了,来不及了。你赶快告诉所有有缘的太太们,有缘的女孩,你还是功德无量,是吧。人生什么时候开始积德行善都来得及。 好,那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
|||||||||||
|
|||||||||||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