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中心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
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二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10/5/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大家早。谢谢,谢谢。
我们前两天都在讨论到立志的问题,“师志如己志”。立定此志,能坚定的、有恒的去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我们立的志是效法孔子,效法圣人,所以从今往后,不管说话做事,甚至于是起心动念,都效法孔子会怎么做、孔子会怎么想、孔子会怎么应对。我们以孔子为目标,不自欺的去落实,相信最起码这一生也能契入贤人的境界。“取法乎上”嘛,以圣人的标准一定能达到圣贤的境界。所以《弟子规》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而学习的过程,确实心量要不断扩宽。古人都是胸怀天下的安危。尤其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面临的是整个地球的危机。这些危机,根源还是在人心,心善,降之百祥,《尚书》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化解社会,化解地球的危机,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根本:人心的教化。所以《礼记·学记》讲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这个“俗”就是整个人心、风俗改变了。而这个“化”,从家庭来讲,是感化家人有良善的家风,感化团体有很好的企业风气,这么好的企业文化,所有的员工都在这个氛围当中转恶为善、转迷为悟,都不断的提升他的心灵的境界,都不断的乐善好施,那这整个灾难就从根本上开始化解了。
而师长老人家,尤其这十多年,参与很多世界和平会议,遇到一些从事和平工作的志士仁人,有的是宗教的领袖,有的是政治的领袖。像在马来西亚有位长者,马哈迪先生,他在马来西亚执政,当总理当了二十二年,在马来西亚算是执政最长的一位长者了。他不只是政治领袖,也是宗教的领袖。刚好师长跟他谈话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问:这个世界还有可能和平吗?一个从事和平工作者,他第一句话就问世界还有没有和平。一来他确实是念念为了这个社会、世界,再来很可能他经历很多事,心里也觉得这件事情很有难度。
那诸位学长们,这个世界还有可能和平吗?信心没有了,是最惨的事情。有一句俗话叫“哀莫大于……”,这个就是信心没有了,就兵败如山倒。“信为道源功德母”,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他才能进德修业,他才能成就、契入圣贤的境界。相同的,我们做一件事业,也都要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
而师长告诉马哈迪先生说道,“只要把四件事做好,这个世界一定可以和平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四个工作。大家听到这里要了解,下面这一段话是可以恢复世界和平的道理,我们这一生可以听到,挺幸运的,这个都是至宝哦。“国家与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种族与种族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派系与派系、政党与政党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宗教与宗教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把这四件事情做好。”结果马哈迪先生听了以后,皱着眉头,说这四件事都很难。
这个时代真正要做好事,容不容易?真不容易。为什么?人心失去圣贤教诲太久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没有盘根错节,哪知道这个刀利不利?没有很重的承担,怎么知道是不是好汉?所以境界是来考验我们的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所有的境界、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考卷,我们要形成一个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气概。
曾经听到一位女校长,她刚好在我们讲传统文化的时候,因为她是贵宾,首先请她给我们勉励几句。这位女校长上台的两句话给我很大的震撼。她说道:“社会愈乱,我们愈应该要站出来。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
这个是我们几千年来,所有炎黄子孙处事的态度。他不是先想难或不难,他是先想该或不该。先想难或不难,那都是先想自己才会有难或不难。义所当为,怎么样难,都咬着牙过去了。
大家想一想,三十年前、五十年前,我们的父母,他们维持一个家庭的难度比较难,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当父母比较难?以前少说也生五个、七个,多的话水平比较高还生一打的都有,是不是?收入怎么样?很微薄。你看那妈妈,八个孩子的鞋底都是妈妈纳出来的,都不知道妈妈几点睡,然后一大早就起来做事了。那个辛劳比现在的母亲难多了!可是大家想一想,谁喊辛苦比较多?现在的妈妈喊辛苦喊得很大声,可难度没有以前高。以前的母亲很辛苦,一个难字都没提过,甚至于在孩子面前都是笑脸,怕家庭的负担压在孩子身上,父母亲全扛起来,咬着牙。为什么?义所当为,他无怨无悔,没有任何怨言。所以其实,不是难不难的事情,是我们有没有真正有这一份道义,去为家庭、为社会、为世界。
当马哈迪先生听完这一段话,他觉得不大容易。师长讲到,确实不是很容易做的事情,但是从宗教下手,就可以慢慢让种族与种族和睦,政党与政党和睦,最后国与国和睦。因为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非常的多,而且他信仰宗教,他有仁慈博爱的存心,你把他的那种宗教的热忱,把他所有宗教的经典里面的教诲能够弘扬开来,那这些宗教徒他就有使命去为社会、为世界而努力。
而我们看到,在祖国大陆弘扬文化,一开始,很大的比例都是宗教徒在做。这个我们要客观去看。因为整个社会的洪流,很大的主流是在追求名利,为他人生的价值观。没有遇到圣贤经典、宗教经典,他可能一直都是在往这个方向走。而“人之初,性本善”,他遇到这些好的教诲,他的善心也会被唤醒。
而现在在大陆,弘扬传统文化的人,不是宗教徒的愈来愈多。因为他们遇到经典,这些儒家的经典,他们也很认同。所以现在,不见得宗教徒做得比非宗教徒多了、好了。头确实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带起来的,但是带起来不见得做得比人家好。我们可不能,我们先做了,就一定比人家高,比人家优秀,这个态度是不妥当的。
所以师长建议从宗教入手,这是非常有睿智的。但是问题来了,假如宗教都搞形式,那这个也很难利益到社会。
比方我曾经听到,有当媳妇的要去庙里做功德,婆婆有需要了都不照顾。那很可能这个做法,就会让很多人不认同了。“信仰这个宗教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连家都不顾了?”就是舍本逐末了。就好像林则徐先生说到的,“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你拜所有的宗教神圣,全部都教我们从孝道做起,不能搞形式去了。
我甚至还听到一个例子,是一个教育局副局长跟我说到,他说,“我们那里有个幼儿园的园长,不管幼儿园的事情,常常跑到一个千年古剎去做义工,他说到那里做才有功德。”
所以我们看,这个愈学愈分别,愈学愈执着,这哪来的功德?而且大家要了解,感受一下,这件事情是一个教育局副局长跟我讲的。请问: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中间传了多少人?那不知道多少人。而且这个教育局长假如常常把这个例子再去讲给别人听,那不知道多少人会误解。从这里我们就感觉到,不能搞形式,不能只有仪式,最重要是要把教育彰显,“教学为先”。
所以师长又建议,建宗教大学,建多元文化大学,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最优秀的,都能够教给大众,那每一个民族都可以感觉到,“哇,他那个民族的文化这么好”,互相尊重啊。不了解,就互相批评啊。所以这个了解很重要。现在很多的冲突都来于种族彼此之间不了解、宗教彼此之间不了解造成的。
所以能够学习各个民族好的文化,各个宗教好的文化,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人心就和谐安定了。
我之前看过《可兰经》一段话,非常感动佩服。提到:“在憎恨与喜悦的日子说公道话。”这个是很有难度的,我们恨一个人、厌恶一个人,他什么好我们都看不到,整个心就偏掉了。所以《大学》里面告诉我们,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这个心偏掉了,不是心正的状态了。心不正,身就修不了了,要修好这颗心哦。其实大家想一想,人的心一偏掉了,人心就不平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自己心态不对的时候,都体恤不到人心的变化?还是被自己的欲望给障住了。“我就想这么做”,就不管别人了。从家庭来讲,父母一偏心了,这个家就有风波要产生了,是吧?心偏了,人心就不平了。
有一个父亲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女儿。哥哥成绩比较好,女儿成绩平庸,所以这个爸爸就特别疼这个哥哥。这个父亲是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那大家要想想,一个单位最高领导,不见得能把自己的家治好。
大家想想,假如你的儿子成绩很好,女儿成绩不怎么好,你要对谁比较好?一样好是吧?一样好是在心境上,在事相上不一样了。你一个仁慈的国君,是对富人比较好,还是对贫穷人比较好?在心上一样好,事上你当然要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才对啊!而且你帮助贫穷的人,是真正帮助有钱的人。是不是?他有钱了,你帮助他什么?他有钱,你再给他钱,那是帮助他啊?你给他最重要、最需要的,叫帮助他嘛!所以这个时候你接济贫穷的人,不就把有钱人的善心给唤醒了。所以这个女儿能力比较差、成绩比较不好,父亲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女儿,不就把这个爱心传给他的儿子了嘛!那这个儿子的善心,不就是他一辈子最好的财富了嘛。
可是人一有好恶了,感受力就一直下降了。所以大家想一想,一个人在什么状况之下智慧最低?哪一段时间?谈恋爱的时候。哇,如入无人之地,好像这个世界上只剩两个人。旁边的人发生什么事,哪怕是父母,都不干他的事。这个好恶心作用,会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父亲他有虚荣在,他就会对这个哥哥很好。但是我们要看事物,它是持续发展的。这个父亲对哥哥非常好,什么都顺着他,啊呀,太给我长面子了,要什么我就买给你;反而对这个妹妹,忽视,啊呀,太差劲了,给我丢脸,家里的事都妳干,哥哥不用干。那这个哥哥就傲慢了,恃宠而骄。妹妹呢?好一点,自卑,假如性格比较强,就跟父母对着干了。这样的性格一走到社会上去,那就对团体、对社会都不满。
所以现在很多孩子走在路上,那个无名火很多,一把火就把人家几台机车都给烧掉了。他那个无名火的源头在哪里?在于我们父母没有好好爱他,他才有那么多火。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很复杂,所有有问题的人就是缺爱而已啦!给了他爱,他慢慢就改善啦,不是很复杂的。
也确实,这个哥哥后来真的拿到博士了,妹妹专科毕业。我每次讲到这个例子的时候,我都觉得很庆幸,因为我父母没有分别心。因为我成绩比较差,我姐姐都是全校第一名,每次颁奖,我又在同一个学校,只要讲到颁奖两个字,我的头就是这样(低下去),一念又是我姐姐排在第一个位置,站在那里。假如地上有洞,钻下去会比较舒服一点。所以大家要了解,我们成绩很好、事业很好,或者是长得又比较帅、比较高,什么条件都比其它的兄弟姐妹好的时候,要懂得体恤他们也不容易,那个气势不要去压到这些兄弟姐妹。压到了,就是我们已经傲慢了,觉得自己高,兄弟姐妹低,这个态度就不妥当了。
所以家人相处,谦让非常重要。谦让是给别人留余地,才能成为一个能为人设想的人。父亲在那里赞叹你,“生你这个儿子我最高兴了”,我们在那里“对呀对呀,爸说得真好”,然后其它的兄弟在那里很难过。还是当父亲在那里赞叹我们的时候,其实兄弟姐妹他也不好受啊,这个时候你马上说:哎呀,这几年,妹妹最照顾母亲了,弟弟做的哪些特别好。父亲一想,对对对,也想起其它兄弟的这些好,其它兄弟就感觉,啊呀,兄长时时都能看到我们的付出。
所以人啊,是很容易傲慢的。“勿谄富,勿骄贫”,人一有钱了,“骄贫”的那个态度起来了。不止人有钱会傲慢,学历高会不会傲慢?双眼皮会不会傲慢?种种一些外在条件比人家好,那个傲慢不知不觉就上来了。所以现在想想,很庆幸,自己长得不帅,还真是个福报,是吧?所以大家要注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假如像刘德华,保证我现在没坐在这里,命还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所以这个慢心,时时我们要观照。
有一个企业家,他所有的兄弟姐妹中,他事业做得最好,还借钱给他的兄弟。然后他上了课以后,知道孝悌太重要,知道感恩心太重要,他就突然想到:我虽然在打拼事业,这长久以来都是我弟弟在照顾我的父母,我都没看到,我只想着我赚钱比他多,而且他还欠我十几万,我借给他买房子的。企业家,他常常五万、十万在捐款,善不善心?很善心哦。可是跟兄弟这个钱,都记得很清楚。后来他这个感恩的心起来了,回去就跟他弟弟讲:弟弟啊,这些年来多亏了你照顾父母,我实在是太感谢你了,那个十几万你就不用再还我了,都是你让这个家这么好。他弟弟听到了,当场眼泪就出来了。
那大家想一想,他兄弟的这件事,谁听到了最高兴?他母亲最高兴。而且人孝悌的心现前,那个真诚心就能够现前了;真诚心现前,身边的所有亲朋好友、员工,统统会感觉得到,都会被感动的,那这个人和整个就聚起来了。
刚刚跟大家讲到这个父亲他偏心,就不好了。而我的成长过程,成绩一直都不是很理想,但是我父亲就是信任我,每一次我很内疚的时候,在那个楼梯口等着我爸爸上来。大家看得出来,我还是挺有良心的,做得不好,赶紧跑出来认错。我爸爸都是笑着说:加油,加油,不要气馁。从来没有用我姐姐的成绩来压过我。
我遇到的老师也很鼓励我,因为刚好我姐姐他也教过,然后我这个老师就讲:礼旭是属于“大只鸡晚啼”。翻作普通话叫做:比较大的鸡,它叫得比较晚。这个是很有逻辑的,那个鸡很大,牠的肺比较宽,牠要吸满一口气时间花得会比较多,牠才能叫得出来。翻作成语,叫做“大器晚成”。所以那个老师讲话的那个神情,我现在还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个坐的位置我都还记得。
所以一个鼓励的话,会暖人心一辈子啊!“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批评的话;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潜能。”所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是有道理的。心态对了,成就人;心态不对了,可能人家一辈子的信心都被我们给打垮了。所以慎言为先,涉世、处世,以谨慎自己的言语为首要、重要的功夫。
结果后来怎么发展呢?这个哥哥博士毕业回来,就跟他爸爸讲:父亲,你买了很多房子,还有很多钱财,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你还是早一点给我吧。
大家听完这一段话,他说的话对不对?不对。他说的话有没有犯法?没犯法。其实他说的话,你想一想,“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也没错,人生无常。所以他说的话没犯法,可是却足以把人活活气死。这个就是一些学历很高没有道德的人,真的会把人活活气死。他刻薄,没有恩义、没有情义的话,杀伤力很大的。
那大家想想,我们在教育界一直在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请问什么是素质教育?在这个时代,我们在了解一个概念,很奇怪,你要了解这个概念,你看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还有点清楚,等你看到第十篇的时候,会怎么样?就完全不清楚了,会把很简单的东西愈搞愈复杂。其实我们几千年祖宗的教诲就是把很多复杂的东西把它归纳成最重要的纲领,让我们好去掌握才对。
所以凡事从根本看,素质的根本是什么?是他的善心。所以“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句话就讲透了,这个就叫素质教育。他没有善心,才华愈高,愈傲慢,愈自以为是,不知道又会压迫到多少人,甚至于用着才华去做非法的事情,这个都有可能。既然是长善,那才是素质。
这个大学生读到博士毕业的时候,父亲有没有去观照他,他的心性往哪里发展?我们没找到根本,等状况出来了,我们都搞不清楚,“怎么这个孩子突然变成这么傲慢,这么不讲情义了?”他不是突然变成的,从很小那些细节就慢慢形成了。人有执着的时候就只看到那个部分,看不到客观的状况。“他成绩好就好了,其它我不管”,就麻烦了。
这个父亲听完,真的都快承受不了,进了精神病院了。这个时候谁出现了?女儿出现了。女儿有学传统文化,带着自己的丈夫去跟她父亲讲:父亲你这一辈子教育我们、养育我们几十年,恩重如山,这一辈子我们绝不跟你老人家再拿一分钱,报恩都来不及了,从今天开始每个月再给你五千块台币,让你生活不用再担忧了。这份诚心,就把父亲从精神病院给接回来了。
我们看,一个心偏掉了,对整个家庭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影响会非常非常大。后来这个儿子结婚了,生了一个孩子,在一年之内动了几次大手术,儿子来来回回在医院里跑。所以,人最折福的事就是不孝。而事实上,他的孩子在一年之内遭遇这么多的情况,换另外一个角度讲,不见得是坏事。为什么?很可能要藉由这些经历之后,让这个儿子真正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对他的儿子这一生生命最重要的事,就是孝心能唤醒,这才是他最大的福报。
好,孔老夫子说,举一要反三。要从这一个心境能够观照到所有的处事待人接物。那我们当老师的人,带学生能不能偏心?当然不能。成绩好的都坐前面,成绩不好的坐后面,那完了,全盘皆输了。好的傲慢,不好的自卑,甚至看老师不顺眼。所以我们全输了,所有的人的心都病了,这个社会还能安宁吗?可是这个时候老师都留下那些成绩不好的,尽心尽力教他们,那成绩好的看了感动,“老师,你这样太累了,这个人我来照顾”,统统开始责任分配了。你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个老师有爱心了,学生统统被带动起来了。而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他生命中最受用的爱心、感恩心。这样的老师,会教出很多的学生以后都愿意当老师。
包含在企业里面,我们对能力比较差的员工,都能够包容、爱护,而不去排斥。这样也能把这个爱心变成整个企业的文化。现在还有很多的企业响应政府,让一些先天肢体比较不方便的人,都有为社会服务的机会。我们去到他们的公司,看到了都被他感动了。我们也相信,先天身体有障碍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家人都会感激这个企业家的成就、成全。
好,所以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个,“在憎恨与喜悦”,人产生“好”跟“恶”的情况,还要很平等、很公正,就不容易了。
第二个,“接济与我断交的人,照顾与我绝情的人,原谅对我行不义的人。”有这样的修养,一定能够化解对立、化解冲突。因为人都有良心,我们真的能这么做、真的能这么包容,人家那个良心就唤醒了。所以我们看到各个宗教的教育,民族、文化的教育,都是非常优良的。
其实我们看《古兰经》这些教诲就知道,现在那恐怖分子,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些教义,才会有这些现象的。所以显正破邪,得把正的民族文化教育、宗教教育呈现出来,给世人明白才行。所以师长建议的,宗教大学、多元文化大学,这个都是很急迫的。我们明白了,以后看有没有因缘,自己做也好,或者有一些政治人物,你也认识的,都可以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宝贵的智慧跟他们做分享,这个就是我们也能够为世界的和平奉献心力。
我们这个志向立住了,终生不变。有时候人立志还会谈条件,“谁做了我就做”,是吧,“谁不做了,我就不做了”,那这个立志我看是不可靠。该做的事是没有条件的,道义是不谈条件的。所以孟子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待文王而后兴者”,一定要有文王这样的人出来他才肯做,这个是“凡民也”,就是一般的人;“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真正的豪杰之士,纵使前面没有任何人带头,他也义无反顾的向前冲。
那诸位学长,蔡老师不做了,你们做不做?(众答:做!)大家要了解,我们这两三代人根基都不牢,是吧?说不定哪天蔡老师遇到杨贵妃这样的人,跌下马来怎么办?你们还是继续往前走,是吧,这样才是理智的嘛!
在台湾曾经发生一件事,也让我很省思。有一个作者,他的书在台湾都是畅销在前面的,看他书的人非常非常的多,我也都看过。我曾经听他一次演讲,让我有一点说不上来什么问题,那个时候我智慧也不够。就是他在演讲的时候,跟他的书都一样。我就觉得说不上来。因为一个人重视心灵的时候,他应该是每一天都在人事物当中有新的体悟才对,怎么会几年前写的书跟他现在讲的都一样?我就觉得怪怪的。后来呢,他出问题了,他抛弃他太太,另结新欢了,结果我们台湾的女同胞非常的气愤,把他的书放在广场上,集体要把它烧了。
每一个场景,对我们都有启示。一个作者写的都是心灵的文章,很多人对这些道理、对这些经教的信心,很可能跟他牵着,是吧?结果现在他出状况了,可能他谈的道理,人家都说,那都是假的。哇,你把很多人的慧命,增长智能的因缘,都给切断了!那这个罪孽就很难算了,可能十九层又跑不掉了,这断人慧命啊。假如我们带领着大家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自己要战战兢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能给传统文化负面的影响。
再来,这些女同胞很气愤的要烧书,理不理智?他讲的对,你学了就好嘛;他讲的不对,你不学就好,他做得不对,你不学就好嘛,怎么一下子火那么大了,那不就自己这颗心都护不好了嘛。
今天,我们的经典已经历经几千年的考验,它是真理,我们不要因为哪一个人出状况了就否定了传统文化、否定经典,这是不理智的。
所以圣贤人提醒我们:依法不依人。人,每一个人的境界起起伏伏,没有到盖棺论定,谁都不好说,是吧?你的信心不能建筑在一个人身上啊!尤其我们是从小没有这个根基的,有这个五千年传统文化根基的,师长是最后一代啊!师长说:“连我弟弟都没有学这些。”师长还有学到私塾教育,那个时候他们的父母都是非常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的。所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肯出来的,走在前头的,我们佩服他们的发心。可是当走在前头的人出状况的时候,你也不要因为他而丧失信心,或者难过。你说:可是是他带我出来的。他带着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怎么报他这个恩德?我们成就自己就是回报他最大的恩德啊!这是理智啊!假如前面引路的人走错了,“哎哟,我跟他感情很丰富,我也跟着他走”,这样对不对?那就不是理智的状况了。现在在各地,很多人很难过,“当初介绍我传统文化的人,好像现在态度不对了,偏了”,自己很难过。不要难过了,你走对了,就是对他最好的供养啊!现在弘扬文化刻不容缓了,我们哪还有这么多时间在那里哀伤、痛苦,其实对谁有帮助?对谁都没有帮助。而也不要以人情做传统文化。“我跟他交情比较好,我就跟着他”,不是这个逻辑。谁依经典做事,这个才是正确的方向。所以在弘扬的过程当中,时时要理智。
而且我们各地弘扬文化的人,他也是有了祖宗的教诲,有了这个平台,他才能介绍这个给我们。假如今天我们介绍一个人学习,就觉得他能学习都是我的功劳,这一念是贪老天的功劳啊!这要不得啊。所以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不要去标榜自己的优点、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好处。一标榜,这个心已经在名闻利养里面了。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历史故事。晋文公他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国度流亡了十九年,这十九年过程当中,身边跟了几个人都没有走,也是非常忠诚。后来晋文公回到自己国家了,这跟着的几个人当中,都在说,“这十九年我的功劳最大,我应该封什么爵位”,在争功了。只有一个人叫介之推,他连讲都没有讲,默默的就走了。他对他自己国君的尽忠是发自他的赤诚,他不是想着以后要获得哪些东西的,所以他默默的离开了。他讲到,“窃人之财”,偷取人家的钱财,“犹谓之盗”,就犯了盗戒了,“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晋朝能复兴,那是他祖上有德,还有多少人流血流汗成就的,怎么当下我们觉得都是我的功劳呢,这不妥当的。
所以我们面对很多情境,都要观照得到我们自己的心态对不对。当然,我们也不要觉得一定是我对,很强势的去要别人跟我一样,这样也不妥当。我们很确定我们在依教奉行,就好好的去做,去扎好根,做出成绩来了,自然有非常踏实宝贵的经验可以去跟一切有缘的人分享。把这个跟人家辩论耗掉的时间跟口水省下来,好好的把事做到,依经典去做,就对了。这也是对所有跟你有缘的人最好的供养。这是跟大家讲到的孟子讲的这句话:“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而人与人的缘分,说实在的,不可强求。要珍惜,但不可强求。而且这个缘分,真的有五年的缘分,你怎么拉都那个缘分还在;可是只有一年的缘分,你怎么扯也扯不回来。为什么?人的思想观念很难能够统一,除非大家都放下自己的想法,都依经典,有这样的态度,三个人五个人的力量都非常非常的强。所以其实放下自己的想法是最难的。四个人完全依照经典做事,这样的力量都能把正法弘传开来。所以我们一开始弘扬文化的过程,不要急着一定要很多人一起来做,整个见解都能依照经典的,这个就是最成熟的因缘。不要去攀缘说一定要很多人,不用搞气派。有三个人,我们三个人一起做;有五个人,我们五个人一起做,扎扎实实的;这样的缘分发展反而非常的稳固。
再来,我们谈到学习的次序。我们一开始,学习贵在立志,再来,学习的次序:信、解、行、证。而其实在学习的次序当中,也离不开人学习的心态。这个“信”是很重要的基础,不相信,就很难深入这些教诲了。而孔子给我们很好的榜样,“信而好古”,他相信古圣先贤这些教诲都是真实的,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他不怀疑。而且,古人确实他们的心比我们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我们现在人心比较浮躁,看得比较浅、比较短,所以这个“好古”,也是真正很客观的让我们感受得到古人确实他比较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分析事情都比较冷静。再加上都是几千年印证过来的,所以“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所有的所讲出来的道理,都是依据这个道统讲下来的。所以孔子讲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都是从尧舜禹汤这些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这个是信心。
相信之后,我们要深入经典,能够理解它。理解完之后,要能去做,叫解行相应。
这个解,比方说我们了解到要行孝,而从经典当中我们了解,行孝要从哪一些生活当中去落实。了解了,我们就知道怎么去行,怎么去做。比方《孝经》里面讲到的,“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那这方方面面都讲到了,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甚至养父母之志,都提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理解了,我们就知道在这一些生活细节去落实。更细的,就像《弟子规》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个就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冬则温”,这个都是“养则致其乐”。“晨则省,昏则定”,让父母很欢喜、很安心。包含“亲有疾,药先尝”,这个就是“病则致其忧”。这个很具体的怎么在生活中去落实。
所以师长有一句话提了非常多次,就是我们每一句教诲,要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每一句教诲都从这里去思维,那我们就知道,都要在这些方方面面去行,去落实。
而《弟子规》也提醒我们这个解行相应的重要:“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个解行必须要并进,它不并进,人的心态还是会出现问题。不力行,只是一直学习这些经典,无形当中懂了很多道理,长了浮华,自己可能没有注意到。
孟子在这一点,也是很提醒我们,说到,“人皆好为人师”。为什么那个好为人师的心会起来?就是行得不够,就比较容易用道理去看。因为“力行近乎仁”,在做的当中,会慢慢的客观能理解到一件事情它要成就,它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种种的因素去配合,这个时候他设身处地的态度会因为在力行当中而提高。所以有一句话叫“事非经过不知难”。尤其文化在复兴的过程当中,万事起头难,所以我们应该去体恤很多的不容易,然后自己能够去带头把它扛起来,而不要指手划脚,这边不好,那边不好。批评太容易了,真正去做,才知道个中的酸甜苦辣。所以是“学文”一定还要再加上“力行”。
但“但力行,不学文”,一直做一直做,都没有去听经,没有去深入经典,做着做着,可能自己处事待人接物,就没有依经典在做了,就“任己见”,这样也不理想。因为做着做着,尤其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比较容易一直做事,心就会浮躁起来、会着急起来了,连带的,可能脾气也会大起来了。这个时候能常常听经,把心这个浮躁稳下来,然后对照对照现在做的跟经教、跟师长教诲的一不一样。这个是行当中,也不忘观照自己有没有跟经典是相应的。
而且在这个力行过程当中要保持熏习,这个是谁都不能够忽略掉。为什么呢?宋朝这些很有学问的人,他们就说过一句话,“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整个心境就顺着习气在走了。那我们现在客观来讲,我们多久不读书、多久不熏习经教,这个心态可能就不知不觉偏掉了?一天都不行。我们说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一天不听经。
所以很多护持传统文化的大护法,他们也发心都很大,很不简单,可是假如忙到没有听经了,迟早都会因习气而出现状况。而当人习气起来的时候,都会觉得他比师长还厉害。这个不得不冷静啊。你说做这个做好事,世间的人他追名逐利他知道,看到你做这些公益事业,他哪怕是总统、总理,他也挺尊敬你的。可是总统、总理跟我们平起平坐坐在那里谈话,可能无形当中都觉得自己好像走路有风了,是吧?那人当然,“我都可以和总理平起平坐了”,人的那个傲慢不知不觉就上来。
师长老人家常说,找一个好老师很难,找一个好学生更难。我们的习气傲慢一起来,可能连师父都不放在眼里都有可能了。所以这个也是警惕我们,熏习不可以断。
所以学习能提升,这个恒心是一个关键,而且是不间断的。就像钻木取火,要钻到什么时候才行?要钻到火出来才行,不能懈怠停下来,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而这个解行,也可以在解当中,心念一转变,解中就有行了。比方说,师长曾经提到,最傻的人,就是把别人的不好、过失,放在自己纯净纯善的心中。纯净纯善的心应该拿来装什么?拿来装最好的教诲,拿来装所有人的恩德、优点。当我们听“最傻的人”,听到心里面去了,那我们还做不做最傻的人?那可能在听的时候,这个心转了没有?你们怎么没反应?所以佛陀那个时代,讲经的时候,有人当场就开悟了,他就是解中就有行,他当下就听教诲的同时,他就把习气给放下来了。
而我们平常在工作、处事的时候,行中有解。比方我们在面对一切的人,我们都保持笑容,然后提醒自己:《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时时这个恭敬心要观照得到。这个时候,行中就有解,就把经典时时提起来观照自己的行为,有没有符合。包含在跟人家谈话的时候,难免情绪会有起伏,所以这个时候要提醒自己,“怡吾色,柔吾声”,这个都是行中就有解。
所以解行它是相应的,甚至它是可以并进的。师长很多好的教诲,我们假如在听的过程当中,马上把它转变成我们的心态,那就受用无穷了,那也是善学。
比方我们大家坐电梯(中心电梯)的时候,就有看到一段很好的教诲了:“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念一遍。“感谢伤害我们的人”。我们现在念这一段,是念着念着解中有行,念完,所有那些人都不见了哦,好不好?我们来测试一下。
“感谢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们的心志”。我都可以感觉那个磁场很强,你们念着念着就把它放下了。
“感谢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们的见识;感谢斥责我们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们的定慧”。大家有没有想起被人家骂得很凶?有。他是来考验考验我的定慧够不够。
“感谢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们的能力”。大家去想一想,一个人进步最多的时候就是逆境考验最大的时候,反而进步最多,就是他们成就我们的。
“感谢遗弃我们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们应该自立”。
好,有没有觉得现在心地光明不少?这个就是解中马上就去行了,不用等到下一个因缘,自己就在用功了。
师长也讲到:“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随顺境,处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所以所有的人都在成就我们福慧双修。真的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是来成就我的功夫的,那看每一个人就很可爱了,那就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都在我们这个心念,理解之后马上把它转过来,马上把执着、习气给放下,就可以受用了。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