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中心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
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三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10/5/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我们这几天上的课程,是如何有效的学习,而学习首要的是立定志向。有目标、有方向,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跟这个目标是相应的,而不是背道而驰的。而这个目标,我们以孔子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师志如己志”。
要力行这个目标,从哪里开始下手呢?我们念《弟子规》“勿自暴,勿自弃”,念得很激动,激动完,要从哪里开始努力呢?我们看“圣与贤,可驯致”,而什么是圣贤人呢?圣贤人绝对不是头顶放光,圣贤人是演什么像什么,把每一个角色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是圣贤人。绝对不是他在事业上可以赚很多钱,但是孩子教不好,这个绝对不是圣贤人。
而且说坦白话,他事业好,那只是个假象。事业好,一般现在是说财富。只是看财富,这个不准。怎么说呢?比方巴林银行,好像是一九九五年,一家一百多年的连锁银行,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分公司,这么大的一个银行,宣布倒闭,被一个期货员给搞垮了。那请问大家,倒闭前一天,你觉得它成功吗?世间人说成功。可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很可能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就已经看出来这一家必定倒闭了。为什么?它忘了本了。本在烂了,哪怕它现在是参天大树,它是迟早倒下来,没有侥幸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所以现在在各行各业,撑着一个场面给人看,这是太普遍的现象,而当事人,事实上心里都有莫名的恐慌,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现在世间的人,他有财富,那个是他的福分;能不能守住财富,那要靠他的智慧。没有智慧,钱财来得愈快,可能是灾祸而不是福分。所以老子提醒我们“祸福相倚”。福气来了,不战战兢兢,不广施恩德给贫穷、需要的人,那积着财,就增长贪心了,积财伤道义。旁边的人都很可怜了,我们一点都不管。所以怎么保住财富,这个是学问。赚钱靠机会,很可能祖上有德,可以赚到钱,花钱要靠智慧。很多人一花钱,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把家庭都破坏掉了,那这个就是没有智慧了。
所以,我们刚刚跟大家提到,今天他对孩子都教不好,他不可能把团体带好。“其家不能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在《大学》里面讲得很斩钉截铁,不可能。连他最亲的人他都不能感化,他还能感化更远的人?所以今天家里的人都不听我们的,公司里的人还挺听我们的,真的假的?他是挺听money的,是吧?今天是因为你发给他薪水,他不是打从内心里佩服你,这个时候团队里面它没有真正的人和、真正的凝聚力。没有真正的凝聚力,要垮掉,是可以在一夕之间垮掉的。
所以有一句话说道:“国不务大,而务得人心”。国家、团体不务很大,最重要的是凝聚力、民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断金;可是你组织很大,大家的见解都不同,很可能都变多头马车了。所以我们发展,一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可以操之过急,跟人家比一个场面,这个就麻烦了。无欲速,欲速则不达,整个组织的发展,最重要的,让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就像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让它很成熟,而不是去硬把它摘下来的,而不是去强求来的。
再来,“佐不务多”,这个“佐”就是辅佐的贤才,你旁边的股肱大臣、左右臂膀,这个非常重要。不在你有很多这一些高级主管、这些给你意见的人,最重要的是他贤不贤德。你高薪请来很多的主管,他无德,你花的钱都白花了。而且贤俊的人,他很直率,他会对你直言,把一些你不喜欢听的会告诉你。
一个人要得很贤俊之人,首先要有度量,你才感得来这样的人。所以《弟子规》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有这个雅量,才感得来魏征,自己要是唐太宗,才能感来魏征。不然我们又说,“唐太宗运气好啦,他能遇到魏征,像我都不行”,那又把责任怎么样?又推给别人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会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很多都是跟我们这个心是相应的。我们喜欢听好话,阿谀谄媚的就来了;我们很喜欢听正直的言语,很希望能找到自己问题,那正直的朋友就来了。
所以有一句话提到:“汤武以谔谔而昌”,商汤、周武王,“桀纣以唯唯而亡”。商汤、周武王,这个“谔谔”就是他在朝廷之上,都是主动的纳谏,希望这些大臣从方方面面给他指出问题,生怕他们不讲,所以这些大臣都对他直言不讳,把很多客观的状况、基层的状况告诉他。桀纣,这些是暴君,他在朝廷之上,底下的人都不敢讲话,讲话很可能就要拖出去,被修理了。所以为什么会兴?能纳谏。为什么会亡?就是暴虐,听不进去意见。
所以魏文侯,有一天,刚好在哼着一首歌,他哼着哼着就说:啊,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所有的人都听我的。他就这么哼着这个词,在那儿唱啊唱啊。结果他旁边刚好有一位琴师、乐师,这个乐师他是瞎子。
为什么乐师是瞎子呢?因为他从事音乐,怕自己的专注力被眼睛分散,为了要能够做出真的能教化人心的音乐,他要专注他的耳力,他就把眼睛给弄瞎了。所以古代人那种舍自己的身去成就别人的心,让我们非常的动容。
当他听到自己的国君在唱着这句话,他最高兴的事就是所有的人都听他的,结果这个乐师马上抱着他的琴,就往国君讲话的地方就整个冲过去,冲撞他的国君,而且是非常的勇猛,因为他瞎了嘛,他也看不准,他就听着那个声音,就冲过去了。结果魏文侯被他吓了一大跳,赶紧闪开,但是因为太紧急了,魏文侯也跌下去,把国君的帽子都摔坏了,前面那个帽带,撒在地上了。
魏文侯很惊慌,马上说到:“冲撞国君判什么罪?”马上旁边的士兵马上:“判死罪。”“好!”就把这个师旷抓住就要去行刑了。而这些读书人每一次要被行刑的时候都是很从容,都会让那个想杀的人,觉得很奇怪。就很从容的对他国君讲:“国君啊,我既然是死罪了,你可不可以让我讲两句话?”“好,你就讲吧。”师旷就讲:“我从小就听到,尧舜都是希望别人给他很多的意见,桀纣就是自以为是、自大、自尊,都不听人家的意见。所以我刚刚听到『我最高兴就是所有的人都听我的』,我以为我是听到桀纣,所以,国君,我是要撞桀纣,我不是要撞你啊。”
所以事实上,劝人不是很复杂,就是把人的正念给提起来就对啦!而不是要跟对方比高下,我比较有德,你比较无德,不是这个样子的。只要把对方的正念提起来,他马上就能转过来了。
您看,有一次齐景公,他最喜欢的马,被部下给养死了。齐景公很生气:“来人啊,马上给我拖出去砍了!”就要杀了那个人。然后晏婴马上就说:“这个人太可恶了,不用别人动手,我来就好了。”晏婴马上就上前去要杀那个人,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告诉你,你犯了三个大罪。第一,把君王最心爱的马给养死了。第二个大罪,是让国人听到君王居然为了一匹马杀人。第三个大罪是什么,让所有的诸侯国都轻视我们的国君,居然为了马杀自己的人民。你看你罪重不重!”齐景公说:“好了好了,放了他,放了他。”
所以这个劝诫是用一切的善巧,把国君、把领导的正念提起来就对了,而不是很冲,去抵触国君,或者抵触领导者。
结果魏文侯,听到乐师师旷这么说,他马上就很惭愧,“不是他错了,是我错了。所以,把这个琴(就是冲撞他的琴,都撞坏了),放在我们的城门,让所有的人都看到我的过失。然后这个帽子也别修了,我每一天带着它就想起师旷给我的提醒。”你看这个领导者不简单,这么样严于律己。
诸葛孔明他也是很好的领导者,他就提到:“布所失于天下”,“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广纳雅言,“勤攻吾之阙”,把我的缺点一定要指出来。这些好的领导者,他最重要的希望能够利益他人、利益人民,生怕自己的问题障碍了国家、人民,所以希望大家指出来,而且自己的过失他都公开来,不隐瞒。也是能够时时广纳雅言,这样子做决策的时候才能客观,才能顾全整个方方面面、顾全大局。
这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刚刚也跟大家讲到,什么是圣贤?演什么像什么。在家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他能齐家,家齐而后才能治国。我们现在这个基础都忽略掉了,一下子就要治国平天下,这是没有根的人生,慢慢的就会出现种种状况。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很多的主义出现、很多的思想出现。尤其在清朝末年,那个时候,种种主义统统都出现了,都是很好的思想。但是我们冷静看看,人心提升了吗?家庭安定了吗?好像不是这样。并不是这些主义不好,而是我们要寻求到根在哪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花太多太多的时间,都在想着什么样的制度、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很多的管理都出来了,很多民主制度都出来了,可是问题是,民主制度出来了,社会愈来愈乱。我们看西方,它是谈民主最多的,可是现在西方的青少年犯罪率吓死人。连他们都束手无策。下一代都完了,那还有什么前途呢?很多国外的报纸,一个青少年一不高兴,拿着枪在校园里扫射。有没有?这个不是一例、两例。几十个人倒下来,他被带到警察局,问他,“你怎么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他怎么说?他说,“今天是星期五,我心情很不好。”就是黑色星期五,是吧。大家想一想,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死掉了,他有没有感觉到?没有。他觉得:我心情不好。在他的思想里面,都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自私自利,才会做出这些伤害人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能只着重在制度当中,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人心,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道德,这个才是根本。我们努力在太多在枝末的事情上面,没有顾到本。
大家今天有没有读《孝经》?昨天有没有读《孝经》?前天有读是吧。我差点要问:以前有没有读《孝经》?山不转路转,反正我就一定要大家都读过的,我们才好举例嘛,是吧。大家翻开第一页。“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大家读了这一段,相不相信?对啊,这个就是根。懂了孝道之后,家庭、团体、社会就和睦了。为什么呢?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顺着人性、顺着根本来教。所以孝是根啊!今天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了,他还能有仁爱心吗?所以我们人生时时都能从根本思考,那很多问题就解开来了;不从根本思考,都在枝末打转,那问题层出不穷。
《论语》也告诉我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爱心的根本,就是对父母的孝心,对兄弟的悌、友爱,这个才是仁爱心的根本。我们这个时代都强调仁爱和平、大同世界,都强调这么高的目标,却不知道源头活水在哪里。耗了这么多精力,在这几十年来,多少人为整个国家社会的兴旺流血流汗,可是这个社会愈来愈乱,他们也觉得很无奈。
所以人生能找到根本,这是最幸运、最痛快的事情。我们看,根,是在孝道;悌忠信,是本;礼义廉耻,是枝干;仁爱和平是花果。
我们今天根不要了,就要花果,挺好看,但是看几天,花就谢掉了,所以都变成很多美好的口号,撑不了几天。它无根,就烂了,烂了以后,反而否定了这些理论不好,其实不是的。我们现在人很容易:认同一个东西,后来出状况了,就完全否定。这个是很要不得的,不是太过就是不及,都失去理智,失去客观了。枝叶花果很好,但是它要长久的生长,长久的兴旺下去,它一定要有根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这个“根”的整个成长是顺着人性。为什么?人一生下来,最亲爱的就是父母,所以是“事亲”。我们中国人的教育,就是让一个人跟父母的天性,“父子有亲”的天性,终生保持。这是教育第一个最重要的功能。第二个功能,就是让一个人对父母的这种亲爱,延伸到对家族,对邻里乡党,对社会大众,再对世界人民,把这个爱整个扩展出去。这个是我们几千年教育第二个重要的目标。
那大家想一想,一个人三四十岁了,见到父母的表情,就跟三岁的婴儿看到他妈妈然后跑过去,很欢喜的那个表情一样。大家感受一下,这个人幸不幸福?他的心里都是感受着父母那种爱。所以翟俊杰翟导演,他六十多岁了,他说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进家门还能喊一声妈,喊一声娘。这个难得,他保持了这颗赤子之心不失。而且这样的人去当官都是爱护人民,大家从《德育故事》里面看,这些孝子一当官,都把人民视如己出一样的对待。因为孝心是爱心的源头活水。
今天假如我们跟人相处产生摩擦、产生冲突,没有能提起爱心,根源在哪?根源在我们对父母这个孝还不彻底。真的,人在修身的过程当中,只要跟人有不愉快、冲突了,铁定是我们对父母也有这样的情绪在心里面,对父母不是完全的至诚。真的能对父母至诚,这个孝心完全发出来,对人的爱心也能做得到。
所以我们学习重在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任何跟人家不愉快了,马上:我这个孝心还没有完全发出来。赶紧找到自己心上偏颇的地方。
什么是学问?能够“融得性情上偏私”,是人生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家庭里面有很多的误会、误解、隔阂,能够把它消融掉、化解掉,又恢复到和和乐乐,是人间“一大经纶”。所以我们今天修学的功夫好不好,不是看你学三年、学五年,还是学十年,这个是形式的东西。修学是重实质,不重形式。你改掉了多少习气,这个才是我们的功夫。
所以性情上,贪心去不掉,不行;情绪化去不掉,不行。我们自己在做事的时候、跟人相处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别人好不好受,都“如入无人之境”,只有自己了,那这个也都是性情上的偏私了。“私”,私心嘛,把自私自利能够放得下;“偏”,在性格上不能“心正”,有好乐、有恐惧、有情绪,这个都是性情上不妥当的地方,或者常常忧患、害怕,这个都不好。
自己的性格改了多少,自己又能让家庭内很多的冲突化掉,因自己的真诚而能化解多少,这个才是学问、这个才是经纶。而且这个是人把学问、经典演出来,“人能弘道”,这个才是真实的。
因为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往往做给别人看,时间久了,都觉得自己学得不错。我之前常常在听的时候,听到一些朋友讲到,我吃素都五年了,我吃素都十年了。请问这句话,他的心态是什么?在表扬自己了嘛,“你看我多不简单,我吃素这么久了。”所以这个心已经动了、已经偏了,我们自己要知道,时时要观照自己这颗心对不对。吃素是应该的啦,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应该做的,哪有常常表扬的。哪有一个孝子常常说,“我父母生到我,真是他的大福气啊”,是不是?然后先生常常说,“我太太能嫁给我,真是她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那这个心态都有问题了。
所以我们时时在言语、行为,甚至念头都要观照到自己心有没有偏掉。所以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心偏掉了,马上能够把它拉回来,这个是学问。
我也曾经听到一个朋友,他一直在那里讲,也给别人讲,我在旁边听。他说,谁谁谁是我度的,谁谁谁又是我度的。泥菩萨过江,都自身难保了,还“谁谁谁是我度的”。所以人傲慢起来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圣贤人有没有说他度了谁?没有。人家圣贤人都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一切人都是恭敬,向他学习他好的地方。
所以,我们刚刚讲到“根”,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跟人家有不愉快、摩擦,往往就是我们对父母,很可能在互动当中都有这些情绪产生,从根源要把问题解掉。
人“事亲”了,而在家庭里面,又有长辈、又有兄弟,他“敬长”,就在家庭里面养成了孝养父母、尊重师长的态度,孝悌的精神。经典当中告诉我们,“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可见得孝悌这两个字、孝悌这两个德行,延伸出去就是一切的美好的品德了。
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到学校呢?尊重老师,因为老师叫“师父”,是吧?同学叫“师兄”、“师弟”,还是孝悌哦,还是家庭的一种心境自然的延伸出去。他到工作上去,不管他是哪一个行业,以前都是手把手教,手把手教才能教出个中的学问。现在都是到大学去,教科书,是不是?经济学、管理学,然后一本经济学里面还有好几个专家讲的,请问大家听谁的?而且告诉大家,教科书里的内容一定正确吗?不一定哦。他没有经过时间、空间的检验,怎么可以证明他是对的?
而且现在社会为什么乱?乱在思想。这些思想从哪里来?很多从教科书来的。打一个比喻,“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这句话教科书有没有?有!而且好几十年,还是企业界奉为圭臬的一句话。这句话用我们老祖宗的经典一对照,那根本就是邪说!赚取利润,为自己赚取利润,私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看,都是强调利、利、利,教出谁来?教出小人来啊。所以我们看到企业界很多的人,破坏了大自然,他还是要赚钱,他哪管以后的人怎么样,他不管。这个是利的引导。所以教科书里的书,假如没有用经典对照,那人被误导多远,都不清楚。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知识爆炸,我们自己可要有判断力,不然什么错误的思想污染我们,我们自己还不清楚,还觉得很正确。
所以,整个中华文化,它的核心道德是孝悌,延伸出去,学校,也是伦理的关系,到各行各业,也是伦理的关系。每一行,也是叫师父,一起学习这一门技能的,也是师兄弟。从这里我们就感觉得到,只要孝悌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心就定了,社会就安了。现在是无孝无悌,人心没有这样的一种心境,走到哪里,哪有不冲突的道理。所以,“事亲”、“敬长”。
再来,出社会了,到不同的团体去,在古代是侍奉自己的君王,这个是“事君”。现在当下属的,动不动就跟领导吵架,为什么?他在家都跟他爸吵架,没有根。假如他在家里就是“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那他就懂得“事君”了。
再上去,才是“爱众”,把自己的团体都治理好,然后回馈社会,从事公益事业,去爱社会当中的大众,甚至于是鳏寡孤独、最可怜的人。我们看到,这个是很自然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的发展,顺着人性教的。
我们看,其实孝悌忠信,就是“修身齐家”;礼义廉耻,是“治国”最重要的德行;仁爱和平,“平天下”,不同种族、不同宗教,都能够和睦相处。
我们看,现在很多的学说都强调民族团结,但是大家想一想,连父母都不孝、兄弟都不爱了,民族团结是什么?口号。而现在都强调要成为民主国家,很注重民权,但是大家想想,人没有礼义廉耻,这个制度能好吗?大家看,很多民主国家的国会,在打架。有没有礼?我没有说台湾。怎么愈描愈黑。大家看,国会在打架,下面打不打?上梁不正下梁歪嘛!
但是大家要注意,民主政治是要把好的人才选出来,谁会选好的人才?一般人会选吗?一般的人就是只看眼前利嘛,他哪看得了远?所有的工程里面,教育最重要,可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选上的人他才四年当政,那教育是“百年树人”,他管不管?那教育都不管了,会怎么样?那就完啦!所以以前选人不是用投票的。而且你说投票看得准人吗?那个候选人上去,骂人骂得很凶,底下一直鼓掌,痛快啊!痛快啊!那他都选那些很尖酸刻薄的人。老百姓他没有想那么深远。
以前选人才叫“举孝廉”,现在是这个人很会讲话、很会骂人,选他当立法委员,这不对啊。所以大家都没读《论语》,要投票也很困难。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人都把精神花在言语的刻薄上了,他还有仁慈之心啊?“刚、毅、木、讷,近仁”,反而是会默默去付出的人,这个人比较厚道,很有原则、很有毅力,不会去做骂人的动作,不会给社会带不好的影响,这样的人才“近仁”。
所以古代这个“举孝廉”是正确的,“孝”则有德之本;“廉”则不贪污,有做事的品德。这两个字重要。我每一次回台湾,只要遇到要投票了,我就请大家说,你们好好去看看这个候选人孝不孝顺父母、廉不廉洁,你再投那个票。不然你那个票投下去,你要负因果责任,这个政治会毁了,就是你投了这个票。这个要负因果责任。所以享受投票的权利,还要负那个因果责任。还没看清楚以前,不能乱投。
所以他是恭敬的人,他才不会给整个人民不好的影响;再来,他有道义,才会时时以人民的福祉为念。他假如只是想着自己了,那他就想着:我四年要捞回成本,再加利息。那不就完了吗?所以现在贪污的现象有没有因为民主政治而改善?没有。我甚至于觉得好像变成一个正常现象。无廉无耻,政治怎么会搞得好?
现在大陆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一个从政者的品德。“常修为政之德”,胡主席强调的,“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贪了老百姓的钱,你就完了,甚至于殃及子孙。最近也发表很多一些政治人物发表的文章,观察到,贪污的官员,后代子孙都很惨;很廉洁的,后代子孙都很好。现在也在观察统计这些真理,呈现给我们的真相。要有礼义廉耻,才能民权,才能真正有好的政治。
仁爱和平,有了仁爱和平的存心,才能去利益每个人的生命、生活。
我们看到了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在这里:伦理道德。一个的素质、一个人的德性,才是根本。再加上制度,就能发挥得好。有了制度,没有德,反而制度、法律变成这些聪明的人谋私利的工具了。
那我们要想,孝是根,根是“能生”,“百善孝为先”,有了这个孝心,其它的德性就能够生长出来。我们明白了孝能长一切的德,那再读“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那愈读愈有信心。也知道,不管是教育学生,还是现在有机会跟大众交流,最重要的,要从根本教起,就是孝道。我们感受一下,一个小孩,对他的兄弟姐妹产生一种关怀、照顾的心,源头在这儿,“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不忍心让他父母担忧。
再来,忠:一个人对父母忠,才能对其他的人忠。忠是尽心尽力。“亲所好,力为具”,你看他对父母的忠诚、对人的忠诚,就整个油然而生起来了。
信:父母交代的事,绝对不敢马虎,如期完成。“父母命,行勿懒”。但是我们思考一下,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交代的事常常忘,客户交代的事,一件都不敢忘。守不守信?值得思考。那不是为道义守信,还是为money守信,是吧?看到这个客户跑掉了,我就没钱赚了,妈家里的事,改天再说没关系。我们现在处世,都是先利后义。这种信,不是真实的。
很多人都会说,人家西方人很重视诚信,一个人的诚信都要有记录。你那个信用卡一刷,对不起,你的信用破产了,不让你借钱,是吧?但是大家要了解,很多大公司轰然倒下,是因为他的这些高级主管贪污。请问这个高级主管贪这个污以前,他的信用有没有任何污点?很多时候没有。可是为什么他能干出这样的事来?他假如真诚信会这样吗?大家细细去感受,他为什么守信?“我要在我的社会当中有形象。”是不是?他还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良心。等到他觉得:假如这次我贪了,我后半辈子就无忧了,那他可以把诚信卖出去哦。所以诚信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心境上,是良心的标准,而不是自己利益的考虑,要对得起良心。所以这个信,也是从对父母的守信开始的。
再来,礼:对父母的恭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须敬听”,这个都是很恭敬,“长者先,幼者后”。这个礼。
义:对父母有道义。我们看到,这个道义到什么程度?父母离开了,这个情义都没有丝毫的改变。“事死者,如事生”,吃饭的时候还是摆着碗筷给父母。很多人对父母孝的,对夫妻也很有情义。我们见到一个长者,他太太走了之后,每一次吃饭,他还是给他太太摆一副碗筷。你看这个“事死者,如事生”这种义。
廉:“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大家不要小看《入则孝》,每一句都是人的德,往外涌出来。
耻:一个人的羞耻心的源头也是孝。“德有伤,贻亲羞”。我小时候,最怕一句话。小时候还是比较顽皮,曾经爱玩,跌倒把牙齿都跌断了;然后喜欢爬树,从树上摔下来,把手都割破了。这个都是战利品,现在还留着。虽然很顽皮,但是只要邻居讲一句话,我们就很害怕了。“真没家教。”一下子就觉得太丢脸,赶紧回家了。这个是人羞耻心的源头。
仁:仁是时时(“仁”字:两个人)设身处地为父母想,进而为一切人着想。“冬则温,夏则凊”,处处为对方着想的心出来了。而且每一个行业都是服务大众,这一个员工假如能“冬则温,夏则凊”,保证他有仁心,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用。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她就讲到她在家里,都是她给她奶奶剪脚指甲的,手指甲、脚趾甲都是她剪。后来她长大了,去读大学,她奶奶还要等她回来才剪,其它人,她奶奶还不给。她拿到“专利”了。结果她说后来,每一次回来,不止给她奶奶剪指甲,还给奶奶掏耳朵,大一点了,技术比较好了,可以掏耳朵了。有时候掏得太舒服,她奶奶就在床上睡着了,然后她就蹑手蹑脚,一步一步都很缓慢,生怕把她奶奶给惊醒。
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能这么细心的去对待她的奶奶,她就能这么细心的去对待她的客户,无微不至,那哪有事业做不好的道理?所以找员工要先看他“冬则温,夏则凊”做得怎么样。这是仁。
爱:我们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就是体恤、用心去感受父母的心。这是爱。
和:“怡吾色,柔吾声”,对父母非常的柔和、体贴。这是和。
平:“号泣随,挞无怨”,你看连父母打他骂他,他都没有任何怨言,这个人心平不平?平啊!所以这个孝心真正入心了,这些德行就能增长出来。
所以我们讲到,志在圣贤,圣贤在家里一定是一个孝子的,一定是敦伦尽分,扮演好家中的每一个角色,进而在单位是一个好领导、好部属,在每一个团体里面他都能够尽心尽力做榜样,这个就是做圣、做贤。所以我们这个做圣贤的目标,都离不开我们当前的力行、当前的家庭跟工作的。
接着,我们立了志,学习的次序,那天跟大家交流到:信、解、行、证。而《中庸》也提到我们学习的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个是学习的次序。其实,这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解”,笃行就是“行”。我们没有笃行,这个叫做研究学问,“行”了才是真实的学问。所以,前面“解”了叫“儒学”,你可以用这个学问拿到硕士、拿到博士,可是家庭不一定美满,人生不一定快乐。可是你笃行了,这样才叫“学儒”。我们不是来搞学术研究的“儒学”,我们是“学儒”。所以这个力行就很重要,学一句,做一句。今天学了不做,那叫玩弄学问!连圣贤人我们都玩弄,这个心太狠了。所以要解行并进,《弟子规》说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个“博学”,我们感受一下,今天我们学习假如很杂,好不好?那就不专注了。所以这个“博”不是学一大堆东西,那都变成记知识了。我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学伦理道德,先把做人的根基要扎稳,有了德,你学任何的技能,你才能很好的去服务人群。有才而无德,那就麻烦了,那可能就会危害人了。
所以在《论语》里面提到,颜回说孔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其实就是“博学于文”,所以这个“博”字,我们还要跟“博学于文”来看;“约之以礼”。这个“博”,是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把它融会贯通。但是在哪下功夫?在“文”。而这个“文”,是指经典,文以载道的经典,不是去看一大堆的书,看得头都乱了。
而这个学习的次序,其实《三字经》就讲得很好了。“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所以事实上,这个“文”是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的基础在《小学》这本书。《小学》是宋朝编的,它的整个纲领,其实就是《弟子规》的纲领。而《弟子规》是清朝的,离我们很近,我们一看就能明了。去看朱熹编的《小学》,很多是那个时代的一些情境,有的看不懂。你们就别看了,我帮你们都看过了。学《弟子规》就是《三字经》讲的“小学终”,接下来这个是四书五经。
而且大家感受感受,其实很多道理,不是我们今天说,我要来说服大家,今天很多道理,是我们自己去感受就能明白。假如今天让大家礼拜一读《论语》,礼拜二读《孟子》,礼拜三读《诗经》,礼拜四读《尚书》,礼拜五读《礼记》,礼拜六读《春秋》,请问大家,滋味怎么样?所以,这个“博学”当中,它又跟一门深入不违背。你在专精,比方说我们今天学《弟子规》,你就要专在《弟子规》的教诲。什么时候是领会《弟子规》?随时随地。比方说今天这个人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跟“事勿忙,忙多错”非常相应,我们赶紧把这个故事记在“事勿忙,忙多错”,我们对这句经文的体会就愈深刻。所以茶余饭后都是跟人学习的好机会。
曾国藩先生每一天固定有几件事情。第一,就是每天晚上把今天所见所闻都记下来。所以大家每一天晚上,静下来提笔,今天遇到的人、事、物,哪一些跟《弟子规》很相应的,我来领会领会。那每一天对这部经典就深入了。不止跟现代的人事物学习,曾国藩先生每天看十页历史。鉴往知来,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知兴替,整个家庭、团体的兴衰、存亡,在历史当中,每一个朝代都可以印证。跟现在人学习,又跟古代人学习。
好,这段话讲完了,大家怎么学曾国藩先生?每天看《德育故事》看两则。我讲了有点心虚,我也没做到,好,从今开始,我们每天看两则,坚持下去。当然可以重复看,再咀嚼、再体会。大家想一想,一年过后看几则?这一套书就看完了,那就不得了了,你的见识广博。好,从今天开始,来,Give
me
five(击掌约定)。对啊,不然我们听完曾国藩这么好的习惯,然后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不是?还讲给别人听,两则、两则,自己都没做。真正每天看两则,你再去给人家分享那个益处,人家一听都感觉你很大的受益。这个是每一天体会的,都可以去加深对你当前学习这一部经的深度跟广度。
再来,不管师长讲哪一部经,都会把各部经的精髓融到这一部经来讲,大家有没有发现?对啊。所以我们学一部经,其实也在学其它的精髓,而因为从其它的精髓,以经来解经,就会让我们对这一句经文有更深的体会。可是你不能今天学这本,明天学那本。所以真正有学问的人他都会在讲一部经的时候,让其它部经的精髓统统融在里面,让你很好的去体会。
比方说,我们都知道北京的天安门有故宫,故宫有太和殿、中和殿、宝和殿。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面非常强调“和”,“和为贵”,《论语》里面有出现这一句。而我们在强调这个“和”的时候,我们讲解很可能会引到《易经》说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我们讲的时候,人他就去感受,“哦,两个人完全心连心的时候,那个力量是很大的”,这个是《易经》里面的话。再来,《尚书》里面有讲到的,“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他整个家族团结起来,“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他的家族很团结了,然后再去领导百官,还有其它的姓氏,“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又把其它的邦国都团结起来,这个是指尧帝的德行。我们从这一句当中知道这个“和”,很自然的从家庭慢慢延伸到社会团体去。包含《论语》里面又讲,“君子和而不同”。《礼记》里面讲的,“敬业乐群”,要合群。然后《孟子》又讲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今天你都把老百姓的乐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忧都放在心上,都为他们着想,那老百姓就会为你着想,这个就团结、和睦在一起了。《孟子》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我们在谈这个“和”的时候,能够从四书五经里面,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诠释“和”这个字,我们把它汇集下来,我们对“和”的体会,那个广度、深度就上来了。当然了,这个是演讲的人、讲课的人他要有这个功夫,他就可以在一部经当中,讲解,让大家都能够通达每一句经文,怎么用在生活当中。
所以这个是“博学于文”,因为“文”,经典,都能把这些道理彰显得非常好。这个是跟大家讲到的,“博学”跟“一门深入”是不冲突的。
学了之后有疑问,要懂得去请教。《弟子规》说:“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学了之后要去正思维,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那我们看,整个学习的次序,还要有很正确的心态,方法跟心态,事实上是分不开的。《中庸》里面告诉我们:“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意思就是说,不学则已,学到不能会,他绝对不会停止。这是一个人决心的展现。“有弗问,问之弗知”,不问则已,问了而不能知道,“弗措也”,我绝不停下来。这个恒心毅力。“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他常去辨别事非、善恶、邪正,“辨之弗明,弗措也”,你要把事情给搞明白、想通达,解得彻底了,你才能行得正确。“有弗行”,你去做了,可是也要做得非常的笃实、不自欺,“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我们要遵循学习的次序,但是要把决心、毅力、恒心拿起来。这个是《中庸》给我们的教诲。
而且后面有一句非常精彩:“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就会了,没关系,我素质差,不怕,我做一百次总可以了吧;人家十次会了,没关系,我做一千次嘛。一个人有这样的态度了,百折不挠了,能够坚定意志了,“果能此道矣”,果然能用这样的心境去做,“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然愚昧,也会变得聪明,“虽柔必强”,本来软弱,也会变得刚强。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人家学得比我们好,难不难过?气不气馁?会不会没信心?不会。因为大家都装着这句话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会把气馁、没信心的时间统统省起来,就好好老老实实的去做就对了。这个是学习的次序。
另外,再用康熙皇帝他学习的方法,给大家讲一下,其实跟这个学习次第完全一样。康熙皇帝讲到说,“讲论得之最速”。“讲论”,你从别人的演讲当中,可以很快的得到他学习的一些宝贵经验跟体会,“讲论得之最速”。所以去听人家已经积累得很好的这些心得报告,那真的是很有福气的,“讲论得之最速”。慎思明辨,就是“思虑得之最深”。你把听到的这些经验、道理,再把它跟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去思维怎么去用出来,“思虑得之最深”,你对这些理的体会就会愈来愈深刻了。最后,“力行得之最实”。最实在的,最后还是得要力行才对。
那其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叫“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你没做了,怎么感同身受?最后,“知耻近乎勇”。所以知耻对自己来讲,学习绝对不能自欺,不能欺骗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心态对不对,才有办法改得了。当然对外,“见义不为,无勇也”,我们也要提起这一份道义、悲心,这样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上得去。所以这些经典也好,或者历史当中的圣贤人,他们的见解都是殊途同归,都是呼应的。
好,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