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学习分享
第三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10/9/2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翻到三十六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教育哲学,《礼记·学记》。上一次我们讲到前三段,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化民成俗的目标。而且教育的重要性,“人不学,不知道”,透过学习,才知道怎么做人处世。领导者有这个认知,他就非常重视教育,“教学为先”。他也能洞察到,假如不办教育,人心会堕落的。

  第三段讲到,必须要深入学习经典,才知道经典的可贵,才会珍惜,而且也透过教学能够相长。所以“学学半”,教跟学互相促进,利益别人,一定利益自己。

  第四段讲到古代的学制,“家有塾,党有”,你们没有反应,第二节课要背。“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所以这个国学,主要是十五、六岁,年龄比较大的贵族,以至于在这些“塾”、“庠”、“序”读得比较优秀的,甚至于是通过考试,比方考上秀才了,可以到国家办的学校读书。

  接着讲到的,国学它办学的一些规矩。每一年招生,“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隔一年考试。

  接下来是在学习当中的目标,“一年视离经辨志”,所以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一开始要深入经典,从经典当中他才能够分辨是非邪正,才能分辨正确的志向。而学习首重也是立志,立的志向跟仁义相合了,这个是大志;假如立的志向是要去报仇,这个叫危志,很危险的志向;假如立的这个志,是为了满足自己很多的欲望,跟欲相合,这个叫卑志,很卑微,这人生没有意义。真的很多人,“我立志就是赚大钱,好好花钱,好好享乐,这个就是我的志向”,那这样的人生是很没有价值的。

  所以学者自己要分辨自己志向正不正确,同时教学者也要分辨这个学习者的志向是否得当,是否跟他的特质很相应。

  “三年视敬业乐群”,非常恭敬他的学业。其实这个恭敬很重要,学问一定是从诚敬中去求来的,真诚恭敬的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而且谈到诚敬,我们常说,俗话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诚感通”,这个“通”是时空都可以超越。孟子学孔子,孔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他非常诚敬的心读孔子的教诲,孟子学得最好,孔子的学生都比不上他,孟子称为亚圣。从这里我们就感觉得到,学习当中,志向很重要,恭敬心是学习非常重要的根基所在。

  那孩子对学问的恭敬,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希望孩子好学,父母自己要好学。假如你们家有圣人的圣像,每一次你要读书以前,都恭恭敬敬给孔夫子三鞠躬,你的孩子从小看到大,他怎么可能不恭敬呢?以至于今天每一次我们要读经典,焚香,恭恭敬敬把经书请出来,孩子都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且你读书的时候还读得摇头晃脑,非常法喜,都在影响家人,尤其影响下一代。

  现在印刷术发达,拿到经书容易了,以前要求一部经书求不到,还得到书院去抄,自己抄回来,一字一句抄,非常珍惜。那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经书很多,有的还把书放在厕所里面,到处乱放,那小孩看了,怎么可能会尊重经典呢?这一些都是环境的教育,身教。所以长学生恭敬的态度。这个“敬”也是专心致志去学。

  “乐群”,跟人相处得很融洽。我们说,读了一大堆书,结果不会跟人相处,那就书呆子了。孟子有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果他读了几十年的书,居然不会跟人相处,那都读死书了。我们看到在大学里面、国学里面的学习目标,都不是看他能背几本经,都是看他实际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他用出来多少。

  而我们儒家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他胸怀国家天下,很远大的目标。那要完成这么远大的目标,从哪里下手是根本?就是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格物最重要的就是格斗自己的坏习性,对习性要赶尽杀绝,不可以妥协,不可以有坏习惯,说“明天再改”。那明天来了呢?又再明天再改。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一个人素质很好,却不能成就他的道德学问,主要还是因循苟且。因循就是一天过一天,都不愿意下真功夫,就糟蹋了他本来很好的素质,所以要从对治习气下功夫。

  但是问题来了,人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比方说,《弟子规》有一句叫“倘掩饰,增一辜”,那我们可能面对一些事情,掩饰、解释、找借口已经习惯,自己不知道。比方,我们跟人家约定、约会,结果迟到了,一进去,“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吉隆坡的交通,塞车了。”惯性,这个也是“倘掩饰”,就“增一辜”,错了还得要找借口。

  所以德行、学问要提升,首先要打破不自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已经不在经典、不在《弟子规》当中,还要找借口。而当我们很习惯找借口,身边的亲朋好友一看我们找借口,“哎,算了算了”,就摇头,人家也不想劝我们了。勇于认错,反而值得人家尊重。

  所以其实要看自己的问题,并不容易。孔老夫子教我们一个好方法,“见不贤而内自省”,“不善者而改之”。所有的人就好像演一出戏给我们看,看到忠臣,效法;看到奸臣,不可以跟他一样,甚至是想一想,我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问题。别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提供我们反省的机会,不然人要反省不容易。

  我们在跟同学、朋友,跟他人相处,这个就是“群”的意思,能够很和睦、合群,那这个就代表我们内心的对立、傲慢、嫉妒、坏脾气,调得愈来愈少了,跟人就愈来愈融洽了。假如还是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高兴,所以一个人的学问有没有上升,有没有提升,还有没有看不顺眼的人,还有没有不能忍受的事情?都没有看不顺眼的人,都不跟人计较了,这个才有修养,才能合群。

  所以学问首先要先扎根,扎德行的根,“君子务本”,根本,“本立而道生”。扎根之后,怎么看自己的根基牢不牢固,就看跟人相处有没有坏习性现前,所以这个是“乐群”。学习者自己要观照自己,教学者也要从这里看到学生,他的真实学问有没有提升。

  “五年视博习亲师”,这个“博习”主要的还是要求贯通。而“博”是深入经典;“习”是练习、是实践。学问是从哪里提升的呢?解行并进,“解行相应”,这个很重要。你说一个人的德行根基能不能扎稳,也跟解行相应有关。你说我把《弟子规》学十遍,我根基就扎好了,是不是?听十遍是解,落实多少是行。所以《弟子规》说“不力行,但学文”,他只有解,解到最后没有落实在生活上,“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只是拼命去做,但没有对照经典,可能就“任己见,昧理真”。

  而在这个“博习”的过程当中,还要亲近他的老师,而这一份亲近,最重要是效法,效法老师、效法古圣先贤。比方说亲近孔老夫子,最重要的是以孔老夫子为榜样,这就是亲近孔老夫子。起心动念就想:夫子会怎么想?言语造作:夫子面对这个事他应该会怎么做?都以孔子为标准,那时时就生惭愧心、羞耻心,“哇,差夫子的境界太多了,要赶紧用功。”所以亲近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每天跟在旁边而已,那是形式的东西;是真正能依教奉行,这是亲师的实质。假如每天都跟在旁边,最后是阳奉阴违,那老师是最痛心的。比方我们跟在老师身边,对老师很恭敬;离开老师,对其他人很傲慢。真正老师知道了,摇头。老师前一个样子,老师后一个样子,愈学言行愈不一致。

  所以学习最重要的大根大本:真诚心。《中庸》谈的就是这个“诚”,诚跟自己的性德相应。怎么提升自己的诚?言行要一致,人前人后要一致,台上台下要一致,上班下班要一致,有人没有人要一致。所以儒家很强调“慎独”的功夫,道家讲“不欺暗室”,没人在的时候,要坦荡光明,这样才对。

  “七年视论学取友”,能“论学”,对学问可以把它用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可以分辨是非、善恶,甚至分辨流弊,“这么做了,往后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他可以深谋远虑,他可以防微杜渐,他学问学到这个能力了,可以见微知着。

  我记得有一次,刚好跟卢叔叔在一起的时候,看到一个打火机,结果这个打火机上面是女孩子的照片,比较暴露,卢叔叔就说,“从这一个打火机就看到,社会风气要乱。”以前的人都有这个能力,他到这个地方去听,现在这个地方的人唱哪一首歌,就知道这个地方的风气会怎么样。诸位学长,现在吉隆坡市区都唱哪一首歌?假如唱“跪羊图”,那不得了。所以有学问的人,确实是这样。像春秋战国时代季札,那有真学问,他到郑国去,听到那个国家的音乐说,这个国家要亡,后来没多久确实如他所说。

  “取友”,这个就要有相当的判断力。因为“取友”是找好的朋友,那要有智慧才能判断,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要看得清楚人就不容易了。而真正看得清楚自己,心地就清净。因为清净才能看得到自己的念头、自己错误的思想在哪里。进而心清净了,照自己照得清楚,照别人也照得清楚。所以心浮气躁要看清楚他人,看清楚自己尚且不可能,怎么可能看清楚他人。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讲到看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人焉廋哉”重复两次,重复也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只要能这么去观察,人怎么可能隐藏得了呢?这个“廋”就是掩饰、隐藏,人不可能隐藏得了他自己的。我们从这三个地方去观察,可以观察一个人观察清楚。

  “视其所以”,这个“视”就是直接看到的,比较是他当下、他眼前,所做的、所发生的事,我们去判断。

  “观其所由”,这个“观”字又比“视”更深入。“由”,我们说经过、经由,就是不只看他眼前的情况,还了解他的整个以前的家庭状况,他以前整个工作状况。因为这个时代,人不是故意要应付,可是已经应付习惯了,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是这样。

  你比方说在学校教书,领导视察,老师跟学生忙成一团。然后赶紧把一些东西那个printer(印刷机)唰唰唰,好几个礼拜拼命把它印出来。然后早上两三个小时,领导检查完,下午走了,吃顿饭走了,吐一口气,明天所有那些作品统统收起来。这应付啊。所以孩子他在无意识当中,在他的家庭、学校,他习惯应付。包含家庭,有客人要来了,妈妈赶紧把垃圾堆整理成皇宫,那小孩一看就知道,哦,有人来的时候才整理。应付习惯了。所以我们都觉得,现在的孩子真鬼灵精,都察言观色,谁教给他的?

  所以变成他应付习惯了,要看一个人的真实心态,你还得花点时间,不能马上下判断。你不能说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挺好的,那不一定看得准。你觉得印象挺好,那可能是跟他前世关系还不错,不代表他这一世很有德行。

  大家看现在的男女关系就好了,一见钟情的最后都是什么?我看一半以上都是离婚。为什么?一见钟情就不是理智嘛,都是冲动,冲动不是真心,容不容易变?变得可快了,早上结婚,下午就离婚,这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所以大家不相信的话,去调查一下。哪个国家讲I love you讲最多的,那个国家离婚率最高。都是冲动嘛,都还没有了解他就爱得死去活来,他到底在爱什么,我都搞不清楚。不了解一个人就爱得死去活来,就睡不着觉,那叫欲望。我怎么讲这来了?

  所以,人世间很重要的决策往往在用人、在取友、在择偶,都是大关键。你用一个重要的合伙人、用一个重要的干部,用错了,可能几十年的辛劳付诸东流水。所以孔子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了解人是很大的忧患。

  所以从“观其所由”,他的整个家庭背景、他的整个社会工作背景,了解他就比较全面。人世间有很多重要决策,没把握,不要轻易下,不然最后都是“哎哟,错了”,有一些错了就不好处理了。

  有朋友结了婚,我跟他们交流找对象,讲完他一下来说:来不及了。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不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只要记住一句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不要把责任推到我身上,“就是因为蔡老师太晚给我讲,是他害的。”

  只要有经典,有智慧,人世间所有的事都不是坏事,都是好事。大舜遇到对他这么不好的父母,好事还是坏事?成就了他的德行,成就了他的智慧。让你遇到好不好?哇,你们没声音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请问大家,这一段什么时候用?写作文,是吧?你要有志气,我是要承担“为往圣继绝学”的,早点来考验,我才能够去真正有智慧处理事情,来,放马过来,是吧?泰山崩于前,不改于色,要锻炼这样的气概才对。

  “察其所安”,这个是去审察,去细细的评估什么呢?他做的这些事情,不管是他现在做的或者以前做的,他做完以后,他的心安不安。比方说他以前做错事,然后现在非常忏悔,那这个人是有善根。假如他以前做错事,还自以为有本事,那这个人铁定是不能用的。假如他做了善事,他觉得心很安,我应该做的,人家称赞他,他诚惶诚恐,“这算得了什么”,那这个人就安在良知,安在善行,这个人修养就好。比方说他做善事了,结果他的心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做好事,见人就讲他做了哪些好事,那他是安在名利当中,希望别人知道他有多好,那这样的心境也是不妥当的。他是为了虚名才去做好事的,等没有虚名了,他可能就不做了,或者没有人赞叹,他可能就不高兴了,那这样的人也要考虑。所以夫子这一些让我们“知人”,都是很重要的教诲。

  而夫子在《论语》当中又有提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我们上一次讲的是“益者三友”,今天跟大家交流“损者三友”。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可是我们学就是要学仁慈博爱,那这些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都去影响他,让他变好。有没有道理?有。你要帮助他,你要度他,你不要帮到最后,被他给度走了。所以处事还有一个叫“量力而为”,你的功夫能转变他,那没问题;我们功夫还没到,会被他影响,那就还不行。人家真的有道德学问的,他可以到舞厅里面去给人家讲经典;我们到舞厅里面,眼花缭乱,心乱如麻,那怎么帮忙呢?

  所以自己几两重,要有自知之明,真的接触这些人会受他影响,要敬而远之,还是恭敬,对他没有看法,没有对立。你可不要跟他讲,“哼,我才不要跟你在一起,孔子说损者三友”,那就麻烦了,他可能就很不高兴,就找你麻烦。所以对一切人都要恭敬,而且心里面要相信一切的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那期许自己赶紧成就道德学问,可以做他好的缘分,增上缘。

  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这个“便辟”就是很会应付,但内心并不真诚。比方说讲话态度很好,当那个人一走,他的脸整个就是换另外一个样子。这样的朋友你要注意了,那就变虚伪,不是真诚。

  “友善柔”,就是很会虚情假意,他很有目的的,他要达到那个目的,对人很殷勤、很热情,善于谄媚讨好别人,这个是“友善柔”。

  “友便佞”,这个“佞”就是口才很好,很有辩才,但是没有真实的学问,尤其要把死的讲成活的,把黑的讲成白的,用言语要把人家硬压下去,“友便佞”,这个也不好。

  而且大家要了解,我们一听都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接触这样的人,会不知不觉受他影响。你说谄媚好不好?不好。可是你看人要不谄媚,容不容易?“勿谄富,勿骄贫”,那个谄媚的态度,无形当中可能我们就受影响。看到有钱的,看到有地位的,看到漂亮的,看到有外在很好条件的,可能我们这个媚就会产生。所以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说实在的,一个人口才非常好,一般的人一接触,生起什么心态?“好羡慕,口才这么好。”羡慕他,佩服他。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尤其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跟海峡两岸的华人比起来,口才是比较差一点。这不是坏事,依孔子的标准是好事,“刚毅木讷,近仁”。你们可不要把好的丢掉,把坏的拿进来。

  您假如有机会到大陆、到台湾去,你注意去看,五岁的孩子,海峡两岸的五岁跟马来西亚的五岁不一样。在大陆跟台湾的五岁,眼睛转,鬼灵精怪;马来西亚的五岁,憨憨的。请问大家,哪一个好?你不细细去思考这些问题,真的会被这个社会风气给影响。很羡慕口才,很羡慕,“哇!好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辈子老实厚道那是最可贵的,老实学不来啊!

  所以我们看到孔夫子这些教诲,其实对我们都有很重要的提醒。一个人他假如很注重修养,他言语不敢讲得太快,所以言语都能留三分的,这是比较有修养。言语都会讲超过十分,还十二万分的,那个都有问题。这不是我讲的,我们之前讲过言语这个专题,光是言行一致的态度,夫子在《论语》就不知道讲了多少句。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子贡口才最好,子贡问君子:夫子,怎么修养自己的德行,成为君子?这么多君子的教诲,孔子为什么要挑那一句给子贡?因为子贡口才最好嘛。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你要说出来的话,先去做,做到再说,“而后从之”。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觉得最羞耻的事情,是他自己言过其实。

  告诉大家,不要羡慕口才很好,要看说话很实在的,那才好。你比方说女孩子,就特别喜欢口才好的,讲那些甜言蜜语会让她三天睡不着觉的。所以有时候,人为什么这一生会遇到很多灾难,就是判断力不够。有这个判断力,灾难就不会掉进去了。好,这个是讲到有智慧找好的朋友。

  “谓之小成”,他学问能贯通,又有判断力,有知人的智慧,那他等于是面对人事物,都有智慧去分析、去拿捏,谓之小有成就。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个“知类通达”,就是触类旁通。这个“类”,就是他对于道理、义理,非常的深入了解,然后又达到旁通的一种境界。而这个“知类通达”是解,他对道理的理解贯通。

  下面这一个“强立而不反”,那是他把理解的东西,真正用在他的人生处世当中。用出来能“强立而不反”,这个才是真正的大成就。我们看到古代,很多读书人写文章、讲话特别厉害,引经据典,别人听了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他禁不起很多诱惑,那他只有解,他没有行。就好像刚刚我们提到的口才好,假如不厚道,讲话都会苛刻。那苛刻就跟孔老夫子的仁慈相违背了,那纵使他对学问很渊博,也是没有成就的。

  有一位读书人,叫王用予,他有一个机会,刚好在梦中,见到有人跟他讲:这一次科举考试,你不会考上,这一次考第一名的,是周家的周吉。他就很惊讶,他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两个人学问特别好,一个还是孝子,怎么他们没考上,我也没考上,反而是那个看起来比较老实的人考上?人家跟他讲,周吉他曾祖父就开始行善,他的家庭往后要兴旺三代。当然,假如他的下一代又继续行善,那就是世世代代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因为他的曾祖父劝印《忍经》,劝人一切都要忍。家庭要忍,才能和谐;人与人要忍,才不会冲突;国与国要忍,才不会战争。

  结果梦中人家就告诉他,那个孝子是看起来是孝子,事实上,他内心里面常常埋怨父母。虽然讲话都很恭敬,内心对父母不耐烦,可是又怕人家看到,所以都装着让所有的人觉得他是孝子,但是心地不善,尤其是对父母不敬。他本来可以考上,现在已经被削掉这个功名了。

  另外一个是十六、七岁就考上秀才,那文章写得无人能出其右,怎么他也没考上呢?结果就分析,另外这个人,虽然学问真的很好,但是讲话刻薄。已经统计出来,他讲话伤害别人有两千四百七十多次。所以告诉大家,我们人间有警察在管,整个天地之间有天神、神明在管,那个系统比人间还严。你在家里面干什么坏事,警察管不了,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统统都记,起个歪念头都记,所以这个慎独重要。所以,本来他可以做到皇帝的老师,五十几岁就当皇帝的老师,但是因为造的口过太多,已经考不上了。假如他再不改善,他的口业超过三千条,他的孩子跟孙子要被记在乞丐簿里面,“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以诸位学长,讲话最容易积福,也最容易折福。所以话到口边留半句,想一想,这个是为后代谋福利了再讲;讲出去有伤仁厚,那就不要讲了。

  所以这里,“知类通达”,学问贯通,但是更要完全落实在他处事当中,“强立而不反”,这个“强”,非常坚强,“立”,屹立不摇,任何境界来都不能动摇他。所以他面对境界,不迷惑,不被这些境界所诱惑。就像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那我们现在想一想这三句话。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是大富大贵的人,我们会不会受污染?观察到那些高官,有一些国家元首,太太的鞋子真的超过一百双,一百双我看是少的了。我说他们真是富贵烦恼多,为什么烦恼多?不要说别的,光穿鞋子就是烦恼。我们一双、两双都不烦恼,就穿出去了。告诉大家,有钱,钱太多挺麻烦的,知足常乐,够用就好了。所以富贵能够不沾染这些贪着,不容易。贫贱,还很有操守,不动摇,不做不道义的事,不做任何谄媚巴结,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威武不能屈”,纵使是面对生死存亡,绝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上次跟大家举过范氏的妻子,大家记不记得?她生病了,说要一百只麻雀,喂药,喂到第几天,最后要吃这一百只鸟的脑。她面对她的生死,她觉得我一条命居然要让一百条命没了,这个事我不干,赶紧叫她先生把鸟放掉。“上合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她病就好了。

  南宋朱熹夫子,他有一个旧疾,好像是脚不舒服,很难受。结果有一个人就帮他治疗,治好了,他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感谢他的诗,送给他。结果这个医生走了以后,过没几天他的病又犯了,然后他就很难过,他就赶紧:“把我追回来,我要把他那一封信拿回来。”结果人家就问他,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他说我不是生那个人的气,我是怕他拿着我写的东西,人家就信任他,他可能又没有把人家医好,或者医错了,那我就对不起那个病人了。所以不简单,都是想着自己做的事会不会贻害到他人,结果这一念心都是念念为人着想,这一念心比针灸还厉害,他病没多久就好了。

  所以老祖宗讲得很有道理,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一个人健康长寿真正的真因是时时爱护生命,时时为人着想,让人免于恐惧。所以诸位学长,无畏布施好不好做?每一个人每一天随时随地都能做,保持微笑,叫“面上无瞋”。你面上有杀气,可能今天你这个朋友已经心情很不好,又看到你的这么不好的脸色,他可能三天缓不过气来。真的,我们曾经听一个长辈讲,他说,儿子对他一个不好的脸色,他要三天才缓得过来。你说为人子的怎么能够不柔顺呢?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又比较不好,情绪比较容易波动,这正常的,这个时候,为人子要时时“怡吾色,柔吾声”才好。

  所以,这个“强立而不反”是真正落实了圣贤的教诲。而这个“不反”,是任何情况都不违背经典、违背师长的教诲。“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以《大学》来讲就是明明德。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这里“化民易俗”,就是跟《大学》相应的,“止于至善”。“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就是“亲民”,亲近人民,然后教化、感化人民,变化风俗,变成善良的风俗了。我们看,他有了这样的真实学问,这叫正己,正己自然可以化人。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一接触他,被他唤醒这一份善良。这个在历史当中,很多成就道德学问的读书人,都有这样的行谊。

  在《德育故事》里面,有一个读书人叫许衡,平衡的衡。他刚好遇到乱世,宋朝末年元朝初年之间,战乱。结果他刚好经过河南,那时候天气又热,很多逃难的人在那里停下来。刚好旁边有梨树,水梨,大家就蜂拥而上,摘梨子下来吃。结果许衡坐在那里如如不动。然后这些吃的人看着他没什么动作,就觉得怪怪的。其实这个感觉怪怪的就是人的良知,是吧?自己做的不是很妥的行为,看人家做对的,怪怪的,不好意思了。

  其中有一个人就去跟他讲:你怎么不吃水梨呢?都赶那么多路了,渴死了,你赶紧去摘呀。结果许衡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非其有”,那不是我拥有的东西,那不是我的,去拿,不好。其实从许衡先生的话,很厚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不是很好。他没有说“非其有而取之,盗也!错也!”没有这么强烈。所以以前的人讲话含蓄,因为人都有羞耻心,点到为止,“不可也”。

  结果这个人接着说了,现在兵荒马乱,没人的,没有主人,这个树没有主人。许衡说,“梨无主”,这个梨树没有主人,“吾心亦无主乎?”树可以没主人,我的心可以没有主人吗?他有没有说人家错?没有。他只是在这一个境界当中,他守好自己的心,这叫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会影响身边的人。所以他这样的一个德行、行持,没多久他待的那个地方,就非常讲廉耻。小朋友看到水果从树上掉下来,都不会去捡,连看都不看,都受到许衡的感化,所以教化一方。

  那以前读书人连一方都能教化,能不能教化一家?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连家里的人都不认同,问题出在哪?你们怎么没有声音了?我们刚刚才说要有自知之明,遇到这个情况,那要检讨自己。所以《增广贤文》里面说到,“亲戚不悦,无务外交”,连亲戚跟我们都处不好,先不要急着结交一大堆朋友,因为我们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相处、照顾不好,那又去结交一大堆人,那都是虚荣心。“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一件事都做不好,就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还差得很,就不要想着要做好几样事业,就要真实面对自己是五分钟热度,得要专注的把一件事情做好,从做这件事当中看到自己不足,赶紧改正,提升自己。

  古代在感化他人,都不是用道理压人家的,都是做出来的行为让人家打从内心佩服。

  管宁先生,他也是教化一方。刚好他在的那个地方,人们一同到一个水井去打水,只有那个水井,都会发生在那里争吵,抢位子。管宁看到之后,他就去买了好几个桶子,然后把水打好,放在旁边。所以乡亲一来,本来要抢位子,一看到都帮他打好了,不好意思了。没有去指责,给乡亲方便,就把人家的善心给唤醒。

  结果有一天,他发现一头牛没有管好,跑到人家田里,把人家的庄稼踩乱了。他是当地的父母官,他自己把那头牛牵到路旁,然后自己站在那里等主人来。等那个主人到了,又看到管大人,真是很羞愧,不好意思。都没有指责,都是协助、提醒他。然后自己家里,其实都已经快没有粮食了,但是都是宁可自己没得吃,都拿去给乡亲吃。见人子,用孝鼓励他;见人弟,用悌鼓励他;见人臣,提醒他要忠。所以这种风范,在当地也形成很长远的教化。

  “近者说服”,这个“近”跟“远”,一来是指他治理的地方是近,不是他治理的地方是远,这是一个说法。另外一个说法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接触到我们的是近;没接触到我们的、但是听到我们的这些行持、风范,他非常感动。所以这个“说服”是打从内心佩服,叫“心悦诚服”。

  真的,在这个时代,一个有真实德行的人,比方住在某一个小区,会有很多的人搬去跟他住。比方说你今天打听到,像大舜一样德行的人住在某某小区,你搬不搬家?你们没什么反应。闽南话说,“千金买田,万金买好邻居”。有大舜这样的德行,那聚人可快了。“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稀有、珍贵,“仁之所在,天下爱之”。许哲女士当你邻居好不好?“义之所在,天下畏之”,这个人非常有道义,接触他的人对他非常的尊重、敬畏。

  “远者怀之”,这个就时时念着他的风范,希望来归附他,来跟他生活在一起。范仲淹的德行,是到连敌人最后都迁徙过来,接受他的教化。范仲淹死的时候,那些敌军哭声传得很远。“远人不服”,他们不服气我们,“则修文德以来之”。范仲淹虽然是当将军,但是他用仁慈心对待敌军,用德行、用教化,帮他们安家。所以连敌人都能感化,哪有我们身边亲朋好友不能感化的道理。

  【此大学之道也。】

  整个国学里面,国家办的大学,要教的就是能达到这样的目标,“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远者怀之”。这个目标,就跟《四书》的《大学》是完全相应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记曰。】

  这个“记”指古书。

  【蛾子时术之。】

  “蛾”这个字念蚁,跟蚂蚁的蚁是相通的。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蚂蚁的小孩,比较小的这些小蚂蚁,“时”就是非常勤奋,时时,这个“术”就是它学习衔土的能力,它练习熟了,它就能够做窝了,蚂蚁做窝就是把土衔出来才能把窝做成,它就是学这个功夫。而这个“时”就代表它很勤奋不懈,也是呼应了刚刚讲的,一个人学习九年的目标,而且是绝对不可以中断,中断可能就不进则退,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其此之谓乎。】

  所以目标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

  接下来这一段是指大学里面施教的七个原理,就是给学生教育很重要的七个原理原则。

  【大学始教。】

  这个“始”也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今天学生来到大学,他刚进来,就给他最重要的教育、提醒,“慎于始”,他可能就一直保持下去。假如一开始没有把他导正,等他养成错误的态度,再要教就不容易了。所以为什么教育要趁小,那也是“慎于始”。所以整个我们民族的教育,从胎教就开始了。

  上一次好像有跟大家谈过“求子三要”,有没有?你们有没有去给,最起码要给几个亲朋好友讲。这么重要的道理,结婚还没生孩子的,一定要跟他讲。不然到时候他已经有小孩了,你才跟他讲,他会怪你,这个时间点要抓住。首先要培养德行,要积福。方以类聚,有德的就感好子孙。再来,“胎幼善教”,从胎中就要做好胎教。接下来整个三、五岁以前,父母给他的身教,扎他的德行的根基。

  所以有一句话叫“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有没有道理?这个都是“始”,一开始正确了,对方他就循着这个方向去做;一开始没教他,他错了,要再导正,就很辛苦了。所以媳妇嫁过来是“始”,一个人刚到某一个单位也是“始”,是不是?你今天跟这个人刚认识、刚交往,也是“始”。你第一次见面,自己就吊儿郎当,很轻浮,人家以后都瞧不起你,你别怪别人。包含我们的孩子第一天去上课,这都是我们要抓住这个时间点去教育他,或者是他第一次拿到《弟子规》的课本,都是教育的好机会,让他珍惜经书。所以,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始教”。

  【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大家看,这个恭敬的“敬”字已经出现几次了?提醒我们学习者,恭敬是重中之重。“皮弁”是礼服,专门在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时候穿的。“祭菜”是指芹菜、苹、藻这类的东西,苹果的苹,藻类的藻,芹藻这类的植物、菜,来祭祀孔老夫子。这是表示在开学的一开始,非常恭敬圣人,恭敬圣人传下来的学问,当然也是要恭敬教学的老师。“示敬道也”,尊师重道,从一开始重视。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他要一开始学习了,他学习的心态非常重要。而为什么这个“宵”通大小的小,是指《诗经》。《诗经》分“风、雅、颂”,它的整个题材分这三种。《诗经》的写法是赋、比、兴。文章的写法是赋、比、兴,文章的题材是风、雅、颂。《雅》又分《大雅》、《小雅》。《小雅》前面三篇诗是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大家有《诗经》的话可以翻一下,我们图书馆有《诗经》,大家来得比较早,可以进去翻翻这些古书,然后坐在《四库荟要》旁边,沾一些书香之气。

  “鹿鸣”是指天子宴请群臣的一首诗,叙述那些景象。“四牡”、“皇皇者华”,“四牡”的背景是指天子迎接出使的大臣回来,“皇皇者华”是天子送大臣出使,其实都是在叙述为国服务。所以等于是,他要进大学读书,他的目标就是为国服务,这些诗就启发他那种爱国情操跟目标,要向这些古人学习,那这个等于也是重视一开始的立志。所以《论语》讲的“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得好,出来为人民、为国家服务。所以“官其始也”,就是一开始就让他立定要当个好官、要为国服务的这个目标。

  【入学鼓箧。】

  到学校去,“鼓”是敲鼓,大家看那个鼓声,咚咚咚,很收摄人心。所以那个鼓就让人杂念都没有了,专注,今天开学典礼。然后在这些礼仪当中,人很专注要面对学习。敲鼓,把学生集合起来,然后,“箧”是书包、书箱,打开来把书本拿出来。

  【孙其业也。】

  这个“孙”就是很恭敬的去面对学问,今天要求学了。这个“孙”,其实都跟恭敬有关,我们在接受圣贤经典教诲,非常恭敬、谦退、谦卑,才能受教。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这个“夏”是指楸木,山楸,这样的植物的树枝。“楚”是指荆树。“夏楚”,教鞭、棍子,挂在教室的某一个地方,上课不可以乱来,要有规矩,所以叫“收其威也”,这个“收”就是他收敛,不敢造次,要守规矩,然后建立起威仪出来。

  而且,假如学生有大的错误,可以用教鞭处罚。现在好像不行了。其实为什么不行,都有原因的。一定是发生某些事,才会有这些规定。发生什么事呢?发生有老师打小孩,小孩不能接受,告到校长,告到哪里去。好,这个话题比较敏感。

  其实,一个老师假如是真爱这个孩子,教育他,他会不会恨你?往往是我们处罚他的时候是情绪,他可能就不能接受了。所以我母亲教书教了三十多年,她们那个时候比较幸运,从没有说不可以体罚。结果我妈说:奇怪了,教了这么多年,那个打得最凶的,在路上远远看到就“老师好!老师好!”热情得不得了。为什么?他知道你是爱护他,在教他。我母亲说:反而那个成绩很好的,远远看到,就躲起来了。她觉得这些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反而比较有感情。那孩子知道你为他好,他怎么可能去告你?

  所以处罚孩子不能动气,而且处罚完孩子,还要让他微笑离开,因为他理解你是为他好,你是爱他的。然后处罚完,还要告诉他方法,怎么改善,“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更好”,他又被鼓舞了,是带着欢喜离开。他带着怨恨离开,那铁定会出状况。

  但我们还是要体会到,在一个教学的地方,他还是要有威严在,不能让学生随便。所以一来,教学者的德行要有一种威仪;再来,整个班级都要讲究秩序、规矩。现在很多风气说,让孩子活泼一点。活泼到根本就是乱成一团,那都是错误的。

  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我们待会再继续,谢谢大家。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