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还记得早上我们唱的歌吗?
学生:记得。
教授:喜欢听吗?
学生:喜欢。
教授:喜欢唱。白香山的诗,让我们读了以后很欢喜。现在同学们翻开第十八页,我们讲象形的例字。树师你帮我“万”这个字念一遍:
学生读诵:万是蝎子的象形。甲文、金文像蝎形,上部是两个“钳子”,中间是蝎身,下为蝎尾。蝎子每胎产子数十甚至百余只,幼蝎出生后,自动攀附在母蝎身上,尤以背上最多。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人见之,就假借为数不胜数的“万”,代表数目十千。久借不还,只好另造“虿”字,还其蝎子本义。小篆是从甲文、金文演变而来,隶书、楷书,是从小篆字形讹变而来。已看不出蝎子的形状,简体的“万”字,则是从唐人开始的。
备注:《说文》:“虫也。从厹(ㄖㄡˊ),象形。”按:许慎据篆文笔划说从“厹(ㄖㄡˊ)”,不确。
典籍所见:(1)数目。《孟子.梁惠王》:“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2)多。《荀子.富国》:“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3)极也。《汉书﹒黥(ㄑㄧㄥˊ)布传》:“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
常用词:千山万水,万象更新,万古长青。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的样子,像什么?像会螫人的蝎子,前面两个钳子,中间是身体,后面是它的尾,非常的形象。所以象形字,我们现在能看到甲文,我们就能够比许慎东汉时候更能够正确认识。许慎他是根据小篆“万”字的写法。你看小篆,上面还可以看出是钳子,当中这个蝎子的身体,可是后面小篆已经变得很难认识了。所以许慎根据小篆,他说这个“万”,他说是“虫也”,这个没有错。然后下面那一个部分,他说是从“厹”,从“厹”是不对的,因为它本身,从甲文、从金文我们看出来,它不是从“厹”。所以像这种地方,我们就可以更正许慎的《说解》。我们能理解,因为他来不及看到甲骨文,他能看到的金文也很有限,所以他根据小篆说是从“厹”。我们由於有甲文和金文的对照,我们可以确认它不是从“厹”。所以在按语里面,我说许慎据篆文说从“厹”是不确。
这个“万”字,在典籍里面我们选了几个例子,像《孟子.梁惠王》里面:“万取千焉”;第二个是《荀子》:“古有万国”,万当多;在《汉书》,这个万字,我们看到举了一个例子,“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当做极为可能的意思。
后面的常用词,是我们选几个我们最常用的,它说“千山万水”,说“万象更新”、“万古长青”。这些常用词,当然各位同学也可以自己再补、再加。对这个字,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厹”是什么意思?
教授:“厹”,请你翻开《说文》。找到了吗?
学生:找到了。
教授:几页?
学生:七百四十六页。
教授: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个版本,台湾“艺文印书馆”,对,就这个版本,翻开七百四十六页。部首,它本身是个部首,“兽足蹂地也,象形”,它还是个形声字,它是“九声”。中间那一部分是兽足,兽的脚在地上走的样子,外面“九”是它的声符,读它为“厹”,注音都有,ㄖㄡˊ。所以刚才这位同学问“厹”是什么,现在弄清楚了。
因此再回头看这个“万”字,它是蝎子的象形,它弯弯的尾巴,到小篆变化成那个样子,像“厹”那个样子,所以许慎就说它从厹。像这种情况,今天早上我说,我们可以提出疑问,然后我们找到了证据,我们可以大胆的更正它。记得吗?我们还说过段玉裁“哭”那个字,是吧?他提出来许慎里面“从某省声”,他说都很可疑,是吗?他还举出“从豭省声”的。所以“万”这个字,有甲文、有金文来对照小篆,我们就可以确定许慎说“万”下面那部分是从厹,那是不确的,清楚吧?顺便同学们看看这里,我要求同学们要圈点《说文》,可一遍、二遍,要几遍?五遍。
教授:树师,你搞了几遍?
树师:刚二遍。
教授:二遍,二遍就不容易了。我们研究文字学,没有《说文解字》没有办法,靠电脑好像不行。还有问题吗?这个字。
学生读诵:龟是乌龟的象形。
甲文①与金文龟字,为俯视,像龟的头、甲及四足、短尾之形;甲文②与小篆,均为侧视,上像龟的头, 右为龟甲,左为龟足,下为龟尾。
备注:段注:“左象足。右象背甲。曳者象尾。”
典籍所见:(1)皴(ㄘㄨㄣ)裂。《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2)用龟甲占卜。《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常用词:龟年鹤寿,龟甲,乌龟。
教授:这个字非常形象,乌龟这个龟字,甲文有多种写法,这里我们选了两个。一个是俯视,记得早上我们讲象形,有几个角度看东西,俯视,第一个甲文以及金文都是俯视看的乌龟的样子。我选的第二个甲文跟我们的小篆,它就是侧视,侧面看。假如我们这边手上有一只乌龟就很方便,我俯视,头、身体、尾巴、四个脚;我侧视,是这样,脚在这,它的背弯弯的,下次上课我们带个乌龟来。
同学翻开《说文》“龟”。谁先翻到就告诉我第几页?是六八五页。我要大家翻开《说文》,就想让你看一看,许慎怎么说,大家一起读好吗?
学生读诵:“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龟头与它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鼈之类,以它为雄。象足甲尾之形。凡龟之属皆从龟。龟,古文龟。”
教授:好了,这是许慎对“龟”这个字的解释。里面有个解释很可爱,他说:“外骨内肉”,这种说解实在是很可爱。他说解的第一个字,“龟”怎么样?“旧也”。同学们你自己看看这底下段注,段注里面有没有说到这个字:
板书:“久也”。
有吗?找到了。然后许慎说:“龟,旧也。”底下段注怎么说?“此以叠韵为训”,是吗?这到底什么意思?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个疑惑,什么叫以叠韵为训?《说文》,许慎的说解很多是:
板书:声训。
以前称声训,实际上是音训。所谓音训,是用字音相同的字来做解释,训当解释。用同音的字来注解,这叫声训。刚才我们已经修正一下,它应该叫音训,用同音的字来注解。万一没有完全相同的字音,那么就用双声的字来注解,或者用叠韵的字来注解。也就是韵相同叫叠韵,声相同叫双声。“龟,旧也”,龟跟旧,声不同,韵相同,所以叫叠韵为训。明白吗?彻底弄清楚。
还有疑惑是吧?我们这里是来说,《说文解字》里面,许慎绝大部分是用音训,训就是解释,用字音相同的字,或者是字音相近的字来解释他要解释的那个字。像我们这个“龟”字,乌龟的龟,他就用一个字音相近的新旧的“旧”来注解“龟”。你说奇怪,这个“旧”跟“龟”声音上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学们有能够懂闽南语的、懂客家语的,就比较容易理解。旧跟龟在保存中原古音最多的闽南语里面,旧读ㄍㄨ,开吉师读得很标准。乌龟的龟,ㄍㄨ。听懂了吗?ㄍㄨ,ㄍㄨ也,龟,旧也,用声音相近的字来注解。我说声音相近有同音,如果找不到同音用双声,否则到韵相同的,叫叠韵。
既然龟,刚才我们说保存中原古音较多的闽南语里面读它为ㄍㄨ,声符“ㄍ”,现在变成“ㄐ”。旧的声符是ㄐ,原来读ㄍㄨ,为什么变成ㄐㄧㄡ?这个问题是声韵学上的问题。ㄍ和ㄐ它容易变化,ㄍ是舌根音,ㄐ是齿音,它容易从ㄍ变成ㄐ。很多古音读ㄍ的,现在今音(北方音)变成ㄐ的,这种现象很多,以后碰到你都能印证ㄍ、ㄐ的变化。
学生:舅舅,ㄐㄧㄡ。
教授:对,开吉师马上想到,妈妈的兄弟,妈妈的哥哥、妈妈的弟弟我们叫什么?
学生:舅舅。
教授:以前不叫舅舅,叫阿ㄍㄨ,ㄍㄨ,就是这个ㄍㄨ,阿ㄍㄨ。所以懂闽南语或者懂客家语,学文字学还很多方便。这是我们说到ㄍ、ㄐ的变化,许多许多。
我想起《庄子》的“秋水篇”里面,有一则很好玩的故事,我是希望这则故事大家能够熟读,最好还能背下来。大家抄下来,短短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庄子钓於濮水,楚王使二大夫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年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於涂中。
教授:有同学在会心的微笑,这一则故事我不必解释也都很清楚。好,还想要解释一下,好的。这是在《庄子》的“秋水篇”,秋天的水,秋水,是《庄子》的一个篇名,里面有这么一小段。
庄子在濮水这里钓鱼,楚王早听说庄子是个贤者,就派两个大夫“往先焉”,这个先,先去跟他说说情,说什么?“愿以境内累矣”。楚王让二大夫告诉庄子,想要把境内,我们楚国的国家,整个累矣,交给你,拖累你,请你当宰相的意思,明白吗?
庄子什么反应?楚王要把宰相位置让给他,他是什么反应?他照样还是在那钓鱼,然后头也不回,就告诉这两个使者(两个大夫),他说我听说过我们楚国有一个神龟,那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我们王用锦缎把它盖起,放在一个盒子,笥是竹编的一个盒子,很宝贵它。巾笥,巾是布巾、锦缎一类,把它盖起,因为它是神龟。以巾笥而藏之,它是神龟,很贵重。藏哪里?藏之庙堂之上,来供奉它,这个神龟。
庄子问这二大夫说,你知道这个事吗?二大夫当然知道,是从楚王那里派来的。庄子说,这个神龟它是宁愿死了以后,把它的外骨(内肉外骨)留下来而很显贵,让国王来膜拜?还是它宁可不被宰,拖著尾巴在泥巴里面爬?他把这问题问这两个大夫。这两个大夫一想,我如果是那个神龟,被杀还是不好的,还是在地上爬好。所以他回答说,二大夫回答说:“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说:“往矣”,你回去吧,“吾将曳尾於涂中。”简单的故事,附带同学们也看到,用简单的字句、很精练的语言,写这么一段富有寓意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学习如何用精练的语言。
我们老法师也常常说到,文言文是多么样的宝贵,这要多练习。平常你可以用一句、二句试著看,用文言一、二句写你的日记,或者写你有感有发,试试看用文言。开始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写不好,慢慢、慢慢,古人说写文章要锻炼字句,字句都要锻炼。文言不是普通说话一样,它是要精练,像这个值得我们学习,才多少字,这个小黑板我就能把它写下来,没有多少字,这么丰富的内容。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学生:好。
学生读诵:庄子钓於濮水,楚王使二大夫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年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於涂中。
教授:这段故事要给我背得,好吗?
学生:好。
教授:谁明天就能背有奖,好吗?
学生:好。
教授:刚才我说到,我们是希望弘扬传统文化,既然为弘扬传统文化,要多读文言文,也就是古文,而还希望你们要求自己能动手写文言文。将来你们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散发到全国,甚至散发到全世界,去弘扬我们中华了不起的传统文化。你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对文言文不但能读、能诵,还能动笔、还能写,从怎么样开始?从写一、二句开始。写日记,每天记一、二句,不要求多,慢慢锻炼自己,习惯用文言来写。文言它是一种很精练的语言,需要千锤百炼,不像口语白话。
板书:宅边小院记。小院有金桂滴露,春兰吐蕊,天女花暴日,蜂鸟采蜜频。
同学们看看,这篇很简短的《宅边小院记》。记房子旁边的小院,这是我记我曾经在巴西住过的房子的一个小院。所以这里面会有蜂鸟,南美的蜂鸟;天女花,也是一种那边特有的花。我记我宅边那个小院,只用四个句子:“小院有金桂滴露,春兰吐蕊,天女花暴日,蜂鸟采蜜频。”只用四个句子,把我小院的热热闹闹写完。你看,秋天有金桂滴露,可见桂花有多香,小院里有多么幽香。桂花品种有一种是叫金桂的,有银桂、金桂,还有丹桂,听说吗?红色的。我那是金桂。春天,这是秋天,春兰吐蕊,春天的时候兰花开出它的花蕊,还有巴西那里特有的天女花,在阳光下开得那样烂漫,“天女花暴日”,在阳光下。还有特有的“蜂鸟采蜜频”,频,经常来。蜂鸟,它翅膀振动得很快,这是一朵花,它振动,它可以停在空中,然后用它的嘴、用它长长的舌头吸里面的花蜜,它是停在空中。它还可以倒飞,世界上只有蜂鸟能够倒飞,别的鸟不会。我看得很清楚,因为它常常来。“蜂鸟采蜜频”,常常来。再从头读一次看看,有什么?“金桂滴露,春兰吐蕊,天女花暴日,蜂鸟采蜜频”,只用四个句子,把院子里面一院的幽香,蜂鸟采蜜那么热热闹闹,四个句子写完。这是小院它热闹的情况,用最简单、最精练的字句。
还特别注意到,中国人对桂有特别一种感情,读书人对兰有特殊的一个感情,因为什么?黑板太小了,我用念的。中国读书人对兰花有一种特别感情,原因是他们喜欢画兰花,而题兰花的句子也都是非常精练。我记得有一个人题兰花,说“兰生幽谷”,记下来,“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我用红笔写了:
板书: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深山里面的幽谷里面的兰花,不会因为没有人赏识它,它就不吐它的芬芳。说我们一个君子人,要学习幽兰一样,不因为没有人赏识,你就放弃进德修业。所以说中国读书人对兰花一种特别的感情。因此,如果你去拜访一个朋友,走进他的院子或走进他的客厅,看到他有一盆兰花,你不要忘记赞美一句,怎么样赞美?老兄,你真是一个:
板书:知兰之士。
你的朋友一定很受用,你赞赏他能够知道“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记得要怎么赞美吗?“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朋友他养有一盆兰,要晓得,“老兄,你真是位知兰之士”。赞美他,让他很高兴。
小院用四个句子,很简单,把它热热闹闹,有金桂滴露,有春兰吐蕊,有天女花暴日,还有什么?蜂鸟采蜜频。这个小院多可爱,是吧?还有,接下来写什么?不能再写小院,都被你写完了,四个句写完了。要写小院里面这个人:
板书:闲窗日永,茶香幽发,有小小黄禽偷眼,最爱五湖梅花。
这么样可爱、温馨的一个院子,这个人他还晓得享受这分悠闲。“闲窗日永”,你心情闲了,其他的那些杂的事务你都能放下。一个人最怕不放下,你能把杂事放下,你心就闲。闲了你就可以享受很多悠闲的时光,坐在窗前,一扇大的玻璃窗,品他的茶。沏什么?乌龙茶,一股茶香,用这个字来形容,“幽发”,茶香一阵一阵。你看到这里真想去跟他一起品尝,喝一口,是吧?他坐在闲窗才会觉得日永,“永”当长的意思。杂务能够放下,心情才能闲暇,然后才能体会到时光原来不是那么紧凑,时光还满长的。
“闲窗日永,茶香幽发”。你说这个人真会享受,坐在窗前外面是那样热闹,“金桂滴露,春兰吐蕊”,还有蜂鸟。坐在窗前享受他的,大概是乌龙还是铁观音一类。他窗前有一棵桃树,常常他在喝茶的时候,桃树树枝上来一只小小的黄鸟,往里面望,从窗外桃树往里面看。看什么?偷眼,这是偷看,不知道它看什么。原来它不是偷看,因为这个人在喝茶,旁边还放他最喜爱的两首音乐,叫五湖游、梅花操。五湖游,游玩的游,旅游的游;梅花操。
我想开吉师会知道。台湾的南管有这两个曲子:五湖游、梅花操。福建的南音在泉州、在厦门,闽南,他们从中原带来的原来中原的古乐,现在称为南音。又带到台湾,台湾改一个字,叫南管。用的琵琶横抱,不像我们电视上看到的,琵琶是直抱的,他的琵琶是横抱的。我弹过,我现在还很会弹。
有一次有个先生,他是什么国乐会的会长,他弹古筝。他有一次问我:“刘先生,琵琶人家都是直抱,你为什么横抱?”把我问住了。我说:“为什么是直抱?为什么要直抱?”他说:“《琵琶行》不是说吗?『犹抱琵琶半遮面』,你不直抱怎么半遮面?”我说:“原来你认为这样,所以琵琶一定要直抱。”他姓梁,我说:“梁先生,请问你,『犹抱琵琶半遮面』,前一句是什么?”他说:“我不记得了”。我说:“我告诉你,前一句是什么?不知道,回去翻开《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形容什么?白乐天在江头送客,夜晚听到邻船有弹琵琶的声音,觉得像是京城长安来的声音,所以特别请她过来我们这弹一曲。千呼万唤,这位琵琶女才含羞带怯,犹抱琵琶半遮面走出来的样子。何以证明她只是走出来?下面两句说什么?『转轴』,琵琶调弦那个轴,『转轴拨弦』,嘣嘣叮咚,『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没开始弹,她坐下来,琵琶不再直抱了,转轴拨弦。”
梁先生这下他反过来问我:“那你怎么证明你那个横抱是古代琵琶?”这下真是把我问住了,我真是一时回答不出来。我又花了很长的时间,跑去哪里?台北故宫博物院。我想我要证明古代琵琶应该是直抱还是横抱,古代画家画的演奏琵琶是最标准吧。敦煌有,但是我不能跑到敦煌,太远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么大的展厅,看了一遍,只找到一张,唐伯虎的一张画,画的琵琶女弹的琵琶是横抱,很优美。
但是只有一张,不足为证。我就找到故宫博物院当时书画处的处长李先生,李霖灿先生,他曾经在我们东吴大学讲艺术史,所以熟悉。我就找他,我说:“李先生,我想找古画里面有音乐,尤其是有琵琶演奏的画面,怎么我找了半天,只有一张唐伯虎的画?”他笑一笑,他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展厅太小了”。其实展厅不小。他说:“我们藏的画,藏在后山的山洞里有多少?如果展厅的画每三个月能够换一次的话,那这批下来的换回去,要等多少时间才能重新再挂起来?”知道是什么?三十年。这批画现在先收起了,放在仓库,后山的山洞里藏起。如果三个月轮换一次,这批画要等三十年才能够有机会再挂上,可见藏画有多少!
我说:“那完了,糟了,我想要找的古画,你总不能到山洞里面翻箱倒柜打开给我看。”他说:“不要紧的,我们早就摄影好了,有照片。”他就带我到他们资料室。我就找出来,从唐宋元明清所有古画里面有琵琶演奏场面,只有横抱,叮当叮当,没有直抱。我就把那些照片复印一份,然后打电话给那位先生。我说:“我现在才能回答你原来你问那个问题,琵琶为什么是要横抱。”由五湖游、梅花操说到琵琶去了。保存在闽南,现在如果各位有机会到闽南的泉州或是厦门,你可以找到一个地方听他们演奏,用的琵琶就是横抱。
除了刚才我说的从古画里面证明历来琵琶都是横抱之外,还有其他证明吗?有。早上我说过日本崇拜唐代文化,把唐代所有的文化搬到日本,连同音乐。武则天皇帝,当时是皇后吧,曾经送一套整套的乐器给日本,现在这套乐器还有完整挂在日本的正仓院。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去旅游,也可以去参观,正仓院上面挂的琵琶、小瑟,还有吹的叫什么?知道吗?竹管吹的是什么?直的,这样吹的,不是这样的,叫什么?洞箫,古代称尺八,它是一尺八寸长,叫尺八。从唐代传到日本,日本人现在对这管洞箫他依然叫尺八。这个尺八既然是从唐代时传到闽南,那闽南现在这个洞箫叫什么?尺八,还是尺八。这些都是证明闽南保留的音乐它不是地方小调,它是唐代古乐的活的化石,明白吧?是多么样的宝贵。它有一套乐谱,大谱里面有两个曲子,一个叫“五湖游”,一个叫“梅花操”,我喜欢听,我也喜欢弹。
所以“闲窗日永,茶香幽发”,窗外桃树上面树枝上的小鸟黄色的肚皮,所以我称它小小黄禽,偷眼,干什么你?它原来不是偷看,它来听,听什么?“最爱五湖梅花”。前四句写小院的热闹,后四句写这个人他跟这个小小黄禽变成了好朋友,它天天来偷听,偷眼听五湖梅花。总共八个句子,四个句子写情景,四个句子写这个人,总共只用八个句子,一个句子也就四、五个字,这就是怎么样锻炼字句,把它写得精简。早上好像是跟同学们介绍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是早上介绍的吗?还是昨天。
同学们:昨天。
教授:你们从电脑下载下来,相信你读一次、二次,你就会爱不释手,更希望你熟读,更希望你能背诵,是那样美好的东西。“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多美!虽然是小品文,可以看它为散文的诗歌,王维的。他学佛,“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就是王维的。因为他学佛,所以他诗的境界都有禅境,非常的好,尤其是他的五绝,二十个字一首诗。五绝里面尤其是他的《辋川集》二十首,同学们可以下载,《辋川集》。辋川是原来宋之问的别墅,后来他得到这个别墅,叫辋川,它这里面有二十个景点,它每一个景点都有一首诗来描写它,叫《辋川集》。他的好友,那位裴迪也用二十首和他这个《辋川集》,王维作一首,他和他一首,可以下载《辋川集》。
这我举一个例子给同学们看,慢慢练习用精简的字句,写一句或者二句,或者写一小段,你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希望是用文言。你这样锻炼自己,久而久之,你就会写得像这样比较漂亮一点,是吧。
刚才我们说这个乌龟的龟字,怎么一扯扯到了什么?庄子钓於濮水,说到楚有神龟,说它不愿意被宰了供奉,说它愿意在泥巴里面爬。怎么会说到这个?说庄子那一段很精简,好短,这个小黑板都写得下来,写的那很富有意义的故事。因此就希望同学们也能够慢慢的锻炼自己。这个乌龟竟然能说这么多东西出来,还想听吗?
学生:想。
教授:还想听。我就想起一个人,他叫李龟年,知道是谁吗?不知道?有谁知道李龟年?对了,杜甫有一首诗《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君就指李龟年。同学们可以在网上下载杜甫这首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写的什么东西?他碰到这个君就指的李龟年这个人。他是何许人物?你如果去西安旅游,你可能会去参观一下华清池,看过吗?杨贵妃洗澡那个华清池,原来是那么一个大浴缸。西安,唐代的首都。杨贵妃那个时候她喜欢牡丹花,唐明皇喜爱音乐,他养有一班戏子。我们现在说梨园子弟,是从他出来的,唐明皇喜爱音乐。李龟年何许人?就是,简单说,像宫廷里面的乐队长一样。今天他拿一个大盘子,上面一块一块小纸牌,上面写著音乐的名字,是五湖游、梅花操,或者浪淘沙、风入松,一首一首歌名,整齐的摆在一个大盘子,呈给唐明皇,今天皇上你想听哪一个?皇上看了,这个把它拈出来,他下来就指挥那个乐队。
李龟年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安禄山史思明造反,唐明皇本来想把贵妃一起带到四川。后来到了马嵬坡这里,他的将士对杨贵妃惹来的祸患非常气愤,不肯走,无论如何不走。唐明皇没有办法,就忍心的让贵妃一死,将士才护送他到四川去。这在白乐天写的《长恨歌”》里面有。安史在天宝时造反,唐明皇就跑到四川去了,原来在长安宫廷里面这些人,到处四散,这位原来在皇帝面前的红人李龟年,现在流落到江南。杜甫也流落到外面来,因此他碰到了李龟年,就无限的感慨,说以前在长安时候,“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听你指挥乐队;现在我们两个一起流落到江南来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字面上写得美,“落花时节”,实际上是无限感慨,从唐代开元天宝盛世,自从安史乱后,国势就日下,从盛唐进到中唐,慢慢到晚唐,疾似下坡车,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最后灭亡。这是说到乌龟,还想起一个跟乌龟有关系的叫谁?李龟年,他原来是宫廷里面一个指挥乐队的人物。
好,不要再说太多故事。现在我们看典籍所见里面,我引了一个《庄子.逍遥游》里面说到“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这个龟怎么解释?什么叫不龟手?乌龟壳不是好像裂纹一样吗?所以这个龟手就是裂开的意思。宋人,有人他有个秘方,他擦擦手,冬天在水里面泡,他也不怕,也不会开裂,叫“不龟手之药”。
有人听到,这家人有这么一个神秘的东西,就想买他这个秘方。秘方不是随便可以卖的,他们世世代代就靠著这个不龟手的药,冬天漂染布匹,手也不怕,就是他们世代靠这个吃饭的。有人想要花钱买他这个秘方,而且出很多的钱。这家人就聚族而谋,我们家族靠这个不龟手的药吃饭,现在卖了,以后子孙怎么办?不卖,有人出这个价钱,是让人家不能不动心,几百两黄金,买你一个秘方。所以聚族而谋,最后决定卖了。我们几辈子祖宗到我们现在,算算你赚的钱也不过一两、二两黄金,现在一下有人给我们几百两黄金,还是卖了。所以就把这个秘方卖给那个人。那个人买去干嘛?有人知道吗?有人点头,这位同学说我听听看:
同学:献给皇上,然后军队使用上这种不皲手了。
教授:没错,证明你读过这个《逍遥游》。后来,越和吴打仗,那个地方很多水路,常常是水仗,他就把这个秘方献给吴王,吴王的士兵拿来擦手以后,在水上划船就不怕水,所以就很勇敢,打了大胜仗。吴王一下很高兴,把这个献秘方的人就封他为某某公、某某侯。所以庄子就说了,有这个秘方的人,世世代代在那里漂染,他用一个形容词叫洴澼絖,就噼噼啪啪,漂染的声音,几代下来不过也只得几两黄金。现在虽然得了那么多的黄金,比起那个家伙能够裂土分封,又差了好远。所以能善用这个秘方,跟你不善用,天差地别。这也是一则寓言,“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同学欲知其详,你回去翻《逍遥游》好吗?
好,乌龟这个字我们就讲到这。下一个字,这里我们书上来不及印出来,甲文这个“它”有几种写法,看看黑板像什么?甲文除了有这样写的,大同小异的好多种;还有一种写法,这是什么?看上面这里,我们讲过的,记得这个脚丫子吗?记得吗?就是脚丫子、脚印。甲文“它”有加个脚印的,意思是什么?是告诉我们,这个“它”很可怕,你要注意你的脚不要踩到它,所以加个脚印。我们书上只印出一个金文,也已经变形了,这个“它”很肥了。
先不看书,看我。我要问你们,你、我、它,为什么用这个字?第三人称。再看我们课本,备注看到吗?“上古艹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古时候不像现在现代化这么舒适的房子,草居、洞穴这些地方,住在野地。所以最怕什么?碰到蛇。所以早上碰了面,相问:你还好吧?没有碰到那个“它”吧?叫“无它乎”。
除了“无它乎”,还有一个问法,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无恙乎”。什么是无恙?“无它”我们现在知道了,你没碰到那个讨厌的东西吧?无恙呢?“恙”,在《白虎通》里面解释,也是一种虫,会咬人的。“无恙乎”,你没有碰到那个恙虫吧?一样是跟我们现在说的“你好吗”,英文怎么说?我忘记了,告诉我。
学生:How are you。
教授:还有一个,How are you之外还有一个,How do you do,是吧?
学生:是。
教授:你好吗?你没碰到它吧?你没碰到恙虫吧?这是古人问好,“无它乎”、“无恙乎”。典籍里面我们看到有用“无恙乎”的吗?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个下载出来,也希望你熟读。
板书:与陈伯之书。
作者丘迟,迟到的迟,丘迟。陈伯之是一位很勇武的将领,但是这个人书读得很少,所以他没有原则,他看到哪一边比较强大,他就倒向哪一边。当时是南北朝时候,南北朝,魏晋后面的南北朝。他本来是南朝的一个将领,忽然带著他的兵投靠到北方去。丘迟,作者是他的朋友,就写这封信给他,里面有重要的几个句子,说道:老兄,你江南的家乡现在的情况是如何。他一开始:“陈将军足下,无恙”,就用无恙,你没碰到恙虫吧?就是你好的意思。然后写现在江南景色,说:
板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用这四个句子,告诉陈伯之,你家乡江南现在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学生:好。
教授:这是“艹”,现在写的这个字,“草”。一起来:
学生读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教授:这个字(长),刚才同学读的是ㄓㄤˇ,暮春三月它才长吗?要读它ㄔㄤˊ,好吗?再来一次:
学生读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教授:美不美,漂亮吗?江南暮春的景色,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美不美!正因为这四个句子,打动了那一位叛国的将领,回头回到家里来。这四个句子打动他,发现文字的效用有如此。再读一次:
学生读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教授:希望各位也把它下载,也好好熟读这篇好文章,好吗?
学生:好。
教授:好了,我们今天讲到这儿。
编号:56-181-0004
注:内中部分注音符号由于系统字体缘故可能显示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