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在山的那边——弟子规生活训练营侧记(一)

作者:大方广  

时间:2007-8-22  

http://www.dfg.cn/gb/chengjing/xshyd/xxxd/xd-53.htm

摘自  
 

 周末,我们一些学生家长,驱车来到位于城市郊区的弟子规儿童生活训练营。这里四面环山,在绿树蓝天的环绕下,中间有一汪清泉,岸边有一个小树林,陈设着石桌石凳,真是造化天然的课堂。有二十个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在这里生活、学习,体验圣贤教诲,力行弟子规。

一下车,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原先萦绕在家长心头的牵挂和疑虑一扫而空,大家的心情宛如这里的天空一样碧蓝如洗。短短二十几天不见,这些孩子好像长大了很多,不像往常那样腻在父母身边,而是落落大方地鞠躬问好、端茶倒水,还有的孩子家长没来,他们就走到同学的父母跟前,问候「叔叔好」、「阿姨好」。为了欢迎家长的到来,孩子们还准备了合唱:《感恩的心》、《母亲》、《跪羊图》,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唱出爱和感恩。

在夏令营的二十多天里,老师们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着孩子们。他们分成了三个家庭,从大到小按照年龄排顺序,年龄大的就当哥哥姐姐,小的就是弟弟妹妹,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就亲近了起来,相处得也很融洽。如果有点小摩擦,马上就会有孩子去劝解,不用告状、找老师,拿《弟子规》对照就明白对错了。孩子们都学会了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铺,生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这里,孩子们还学习了孝道。据老师讲,他们通过学习、分享,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孩子们想起过去种种不孝的言行,纷纷进行忏悔,流下了眼泪。今天,当着父母的面,孩子们说出憋了很多天的话。

有一个壮实的小男孩,率先走到前台,反省以前不听长辈的责备,曾经因为受到批评还恨过爸爸妈妈。当讲到有一次他生病了,爸爸妈妈在他身边整整守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孩子「扑通」一声给父母跪下,号啕大哭,说:「爸爸妈妈,对不起,以后我再也不惹你们生气了……」当时他的父母哭了,很多家长、老师都哭了,这是一颗赤子之心啊!他能够这样坦率表白、决心痛改前非,是我们成年人学习的榜样啊!

孩子们都感动得掉下眼泪。后来,许多孩子都上去反省,有一位还没上学的小姑娘,刚刚六岁,回忆到以前顶撞父母,哭得泣不成声。据老师讲,参加学习的二十个孩子,竟然没有一个不说自己以前经常有怨恨父母之心的,这令在场的所有家长大为震惊。为什么我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百般疼爱养大的孩子,竟然会恨我们?

反思之后,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是传统教育的严重缺失造成的。

首先,因为我们都没有接受过如何做人的教育,所以不知道怎样教孩子,一言一行又不能给孩子做榜样,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次,学校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养成,所以孩子没有受到充分的德行教育;再者,社会各种各样的污染太多了,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周围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不良的负面信息,孩子纯洁的心灵被染污了,难以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导致对良善道德的教导反感,甚至抵触。

不止一个孩子说:我们学校的同学,没有人学习这些,在来到弟子规生活训练营以前,我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送我到这里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孝?有的孩子当初甚至还以为,送他们来这里是父母强加给的任务,压根儿没有体会到父母的一片苦心,来的时候可不情愿了。

其实,孝道是做人的根基,离开了孝,还谈何做人呢?《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首重教孝,「童蒙养正」教育奠定孩子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孝心一开,百善皆开,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有的家长问起孩子在这里好不好,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这里太好了,心里很轻松,同学们相处也很好。」懂得行孝的孩子,又怎会伤害身边的同学呢?

后来,家长和孩子们依依挥别,踏上了返程的路。一路上,大家心里既轻松,又有些沉重。爱之不以道,则足以害之;爱之以道,才是真的爱孩子啊。孩子们忏悔的泪水,洗去了心灵上的尘垢,看着他们纯洁的笑脸,真令人欣慰。短短时间内,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真是「人之初,性本善」,「人不学,不知道」啊。

很多家长谈到,在学习弟子规以后,后悔自己没能早一点受到这样好的教育,致使人生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最大的期望是孩子能够接受圣贤的教诲,学到这些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能走得平稳、踏实。

再有十几天,弟子规生活训练营就结束了,告别美丽的大山,又该怎样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中,从而巩固生活营的教育成果呢?「教儿教女,先教己」,孩子们的进步,是对我们家长的激励,当下刻不容缓的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力行,只有亲子共同成长、进步,德行教育的根才扎得深、扎得牢。

感谢弟子规生活训练营供稿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编辑

 
本文编号:2007082221430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