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白松鹤:最高境界是助人为乐

作者:山西青年报  

时间:2009-1-22  

www.sxqnb.com.cn

摘自  
 

       本报记者 刘志良 摄影 刘瑞刚

      “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弟子规》都是很有用的;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真理。”年末,《山西青年报》记者再次走进太原师范学院离休干部白松鹤家中,这位潜心学习研究《弟子规》多年、已89岁高龄的老人用三句话阐明了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
      白松鹤老人非常赞赏《山西青年报》刊登的《弟子规》连载。他说,学习《弟子规》不能只理解字面意思,只有按照《弟子规》去做每一件事,才算得上是真正学好了《弟子规》。
      在白松鹤老人看来,《弟子规》的最高境界是助人为乐。

学习《弟子规》不能停留在字面

      走在白松鹤老人住的巷子里打听老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人们对他的印象是“特别喜欢帮助人。”
      白松鹤老人家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国学书籍。老人说,他每天都会用大量的时间来看书,学习国学经典。
      白松鹤老人非常热情地接受了《山西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接受采访时,白松鹤老人总是习惯先介绍《弟子规》的重要性,“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少年时代的白松鹤也曾学过《弟子规》,“我小的时候上的是民国初年的新学堂,不再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满清之前的私塾启蒙读物了。但是,因为我父亲是读书出身的军人,所以,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下,我认真背诵过这些老内容,尤其是《弟子规》,至今仍记忆犹新、朗朗上口。”
      白松鹤老人说,当时学习《弟子规》时,他也不是很懂,只是念得口熟。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悟透其中的道理。
      白松鹤老人说,学习《弟子规》最忌讳只知其意,不知如何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一定要按照每句话去做,才能真正学好《弟子规》。” 白松鹤老人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山西青年报》记者讲解《弟子规》。在他看来,不管来访者是谁,他都有这个义务。

赞赏《山西青年报》刊登《弟子规》

        8个多月来,《山西青年报》用各种形式,大篇幅刊登《弟子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单位和个人看到《山西青年报》有关《弟子规》的内容后,重拾《弟子规》,开始认真学习这本经典国学。
      而白松鹤老人,在看到《山西青年报》连载《弟子规》后,更是大加赞赏:“很好,很有教育意义。”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弟子规》,把《弟子规》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这是白松鹤先生接受《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观点。
      在白松鹤老人看来,学习《弟子规》应区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用性,也就是可操作的内容。二是思想性,即是其所说的方式方法上与现代生活脱节的成分。”
      白松鹤老人说,如“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等《弟子规》提到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是有现实意义的。“现在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们也应认真学习《弟子规》。父母能够实践这些美德,言传身教,小孩学会的自然会更多,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很重要的。”
      而《弟子规》中有些内容是思想性的,如“拱手作揖”等见面的礼节,已经被现代的“问候”“打招呼”“握手”取代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揖深圆 拜恭敬’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
      白松鹤老人慢慢地讲解道,“揖”,就是古人讲的“打拱作揖”,这是很恭敬的一种礼节。打恭作揖一定要圆,不能挤在胸口,因为“圆”代表了圆融,代表恭敬,其实质是“恭敬”的意思。“所以,我们打招呼要发自内心,一定会让对方感受你如此的尊敬他才对,跟他做礼。”
      “拜恭敬”,用到现在主要是指祭拜的意思,因为我们拜见什么人是用现代的方式“拜见”,不需要“行大礼”之类的了。“比如参加一些祭典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人头只低一点点,有的人拜的速度很快,而有的人则很缓和,你会觉得他真的是很恭敬地礼拜。”
      所以,《弟子规》也告诉我们要“拜恭敬”,用虔诚的心,拜也一定要把腰弯下去,代表我们用身体语言恭敬对方,表示敬意。
      类似的还有“路遇长 疾趋揖”,这里是讲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我们应该主动过去打招呼。
    “诸如此类的内容就需要把握它的思想性,具体说就是把握它讲的道理实质是什么,而不需要非得按《弟子规》上面说的一模一样地去做。”白松鹤老人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在发展变化。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发展变化的生活方式乃至道德准则,但是原理不会变。用这种辩证的观点看待《弟子规》,它永远不会过时落伍的。

义务办学,践行《弟子规》

      白松鹤对《弟子规》的理解就是:“一定按照《弟子规》的内容去做,而不能只知其意。”
      而他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984年初的一天,白松鹤老人在迎泽公园锻炼身体时,看到几位青年在一起练习日语口语。“因为我是教师,从教师职业的角度,我非常关注这几位青年。”于是,白松鹤老人主动上前和几位青年交流,发现他们特别喜欢日语,但是没有辅导老师。
   “我每天早上来公园锻炼,咱们创造一个练习会话的环境怎么样?”白松鹤老人对几位青年说。他的想法得到了几位青年的一致赞成。很快,“日语晨会”成立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慕名而来,有残疾人坐轮椅来的,有劳教出来的……通过在“日语晨会”的学习,许多学生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早起、守时、耐心、坚持、努力……
      遇上寒冷的冬天,白松鹤老人看到学生们冻得手脚冰凉,就会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家里,在自己家里上课。
      1986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白松鹤老人义务办学的事。面对赞扬,白松鹤说,这是党和人民对他义务办学的肯定,是鞭策。
      从白松鹤老人家到迎泽公园,少说也有3公里的路程,而且每天都必须在早晨6点半前赶到,特别是在风里雨里蹬车赶路更是苦不堪言。白松鹤老人说,虽然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讲课时间,但要保证这一小时并坚持下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过度的劳累,白松鹤老人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但是白松鹤老人没有因此而放弃讲学,即使住院治疗时,他也会溜出医院,到“日语晨会”看望学生。“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就在‘日语晨会’,我一站在这儿,精神马上就来了。”白松鹤老人说。
      白松鹤老人坚持义务讲学从不间断,从1984年初在太原市迎泽公园创办“日语晨会”至今的20多年时间内,他先后向6000多人讲授了日语,有1000多人结业成才。有些人担任日语教师、翻译、导游,有些人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如今,89岁的白松鹤老人依然如故,坚持每天早晨在五一广场的银杏树下义务讲课。

 
本文编号:20090122114811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