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新闻
 
 

古代圣贤教育孩子有一套

金陵晚报

 

    日前,中国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顾问喻学才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弟子规》从儿童的角度着眼,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并且主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来培养儿童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孔子不主张愚孝

    喻教授说,《弟子规》问世不久,就大受欢迎,很快被列为私塾、义学的必读书,并且在祠堂、茶楼、书馆被宣讲。

    有人说《弟子规》是宣扬愚孝的,喻教授否定了这个说法:“古代圣贤虽然重孝,但绝不会违背人情。”

    孔子有个叫曾参的学生,锄草时不小心把瓜苗锄掉了几棵。父亲曾皙拿过棍子就打,结果打重了,一下子把儿子打昏在地。等曾参清醒过来后,刚站起来就担心地问自己的爸爸:“爸爸,我刚才惹您生气,您该没有气出病来吧?”鲁国人都说曾参孝顺。

    不过这件事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却把弟子全部召集在一块,并让曾参上前,说“今天我听说你拱手而立,听任你父亲用棍子打你。这样做很不聪明,万一被父亲失手打死了,那不就促成了你父亲罪过了?”可见孔子并不主张愚孝。

    子女尽孝道要趁现在

    很多人都会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喻教授说,《弟子规》告诉我们尽孝道要趁现在。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在外面旅行,路上听见是贤人皋鱼哭泣。皋鱼告诉孔子,自己年轻时忙读书,长成后忙做官,疏忽了父母。他说,“我的双亲死了,我的心境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返的是岁月,死而不可生的是双亲。我决定死了算了。”

    “这个故事介绍给大家,是因为几乎所有在外面工作的人,都会有类似皋鱼那样的心境。我们对父母尽孝就应该趁他们还健在,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是要等到他们死后。”喻教授表示。

 

 

感恩老师的分享!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