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是著名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夫子通明天地之道,承先启后,以儒家学说教化人伦行持正道。
祭孔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提倡,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重要祭祀活动。祭孔的意义首先是不忘本,是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孔老夫子代表的是师道,通过祭祀表达尊师重道,所谓“饮水思源”,念念不忘老师的恩德。
祭祀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祭尽诚”的态度,以至诚的恭敬心来拜祭,所谓“至诚感通”。“至诚”
不止是严格遵循礼仪规范,更要在内心怀有真切的敬意,领受心灵深处的洗礼,尊崇孔夫子思想价值,与夫子产生共鸣,以孔夫子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以师志为己志。
我们对孔夫子最好的感恩就是以夫子为师,以经典为师,做孔夫子的私淑弟子,依照经典的教诲来生活、工作与学习。如同孟夫子的学习态度一样,孔老夫子虽已故,即使不能亲自跟随孔夫子学习,但是孟夫子依照孔老夫子留下的经典来学习,以孔老夫子为师,是“亲仁”的践行者,最终有成而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是我们效仿的榜样!
《弟子规》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告诉我们《弟子规》是圣贤的教诲。全文均是从《论语》、《孟子》、《礼记》等经典及传统家规摘录而成,是圣贤经典的浓缩,这与孔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是一致的,是我们修身齐家的优秀读本。
感恩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yssfx250928.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