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有声电子书
 
 

幸福锦囊集:教孩子诚实守信

 

 
  

 

  孟夫子曾说过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无愧于心,诚实守信,是人生一件乐事。言而有信,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说到做到,不欺骗别人,这样的人自然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帮助。


  有记者问李嘉诚先生:您是怎么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马上会打断说:“我很不喜欢人家称我为成功的商人,首先我要做一个好人,我才有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都是源于他的母亲从小就告诉他,做人要懂得付出,对朋友要有道义,做人要诚实守信。


  为人父母更要讲诚信。春秋时候,曾参的太太有一天要出门买菜,孩子吵着要跟去,他太太就说:“你不要吵,不要跟,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就不吵了,也不跟了。曾参的太太从市场回来,看到曾参正在磨刀,太太很紧张,就跑过来说:“我跟孩子开玩笑的,哄哄他,你还当真?”曾参对他太太说:“假如你骗孩子一次,可能你这一辈子讲的话,他都不会相信,所以还是得按照你的承诺去做。”


  人往往在高兴的时候都会随口承诺,或者很多大人在打麻将时,无论孩子要什么,都是“好,给你,拿去。”以后孩子就知道了,当父母在打麻将的时候,是他要东西最好的时候。这些一定要注意,不然孩子学到的不是老实,而是察言观色。


  《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我们对自己讲出来的话,绝对要放在心上去履行。古人非常信守承诺,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季札看到国君的眼神,就知道他很喜爱这把宝剑。但是按照礼仪来讲,代表国家的使者都必须佩戴宝剑,所以季札就在心里想,等我完成任务以后,再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已经过世了。季札就到他的墓前给他行礼,并把宝剑挂在墓旁边的树上。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札说:“虽然徐君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在这落落而言、掷地有声的三言两语中,信义的精神,确已传扬万古而不朽。


  曾子曾经提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我们和人相处,言语行为都要很谨慎。也正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心,从我们的行为容止与言语意涵,对方就能够透析说话之人的内心世界。所谓“根于心而生于色,”心念只要一动,必然现于颜色。有智慧的人看见有人虚伪的花言巧语、和悦的态度,是不会被欺骗的。孔夫子也说过:“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怎么能掩藏住内心呢?


  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孔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说:“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由此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v18080801.asp,欢迎转载,感恩!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 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