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谨慎的态度从哪里来?从“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名节非常谨慎,深怕有辱祖宗父母,谨慎的态度不就起来了吗?我们来看看很多铤而走险的,在那一刻父母去哪里了?所以这个孝心真的是孩子一生的护身符。包含接受别人意见,接受别人劝告的态度。很多家长,我说:现在七八岁的孩子,人家劝都劝不进。他说:哪还要七八岁?三四岁就讲不听了。真的,现在那个孩子三四岁,你批评他,他会气到嘴唇发紫,你们有没有见过?我见过。我侄子那个时候犯错,然后指正他,他发脾气不吃。不吃拉倒,把他拉到婴儿车上,那时候才两岁左右,把他拉上去放著,大哭大闹。大哭大闹,我们三个大人在那里如如不动,继续吃。闹到什么程度?闹到手脚在那里甩(这时候讲台语比较顺),结果车子翻了,你看那个瞋恨心到什么程度?这个孩子瞋恨心不赶快把他转变成宽恕的心,这个孩子还有未来吗?不可能!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wd_130228.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