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善要看存心
何谓善?打人、骂人是不是善?对人是九十度鞠躬,有时候还是一百二十度的鞠躬,如此是不是善?善有标准,《弟子规》是非常好的标准。善从哪里判断?从存心,可以判断出是真善还是假善。这个人对人非常恭敬,但是他只对上司恭敬,对下属就很不客气,这就不是真善。他有目的,为了攀龙附凤,为了自己的升迁,这种存心是自私自利,是恶。看人不能只看一个点,要看线、看面,看他是否对任何人都用真心。
假如看到一个人打人、骂人,一般人觉得打人、骂人是不好的,但是我们细细去观察,他一掌打下去会把对方打醒,所谓是“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亲人犯了错,你不规劝他,不但他错了,你也错了,因为没有尽到本分。我有一位好朋友,有一次被我骂了半个小时。次日,他打电话给我说:“我三十多年来,接到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就是昨天你骂我。”我才知道昨天是他生日。我也从这个例子中体会到,一个人的福分在哪里?在于受谏。能接受别人的劝诫,要有大福,心量大,能宽容,所以能避开人生很多的危险,因为他能广纳谏言。我们知道这位朋友对我们很信任,这时就要一棒把他打醒,当你是为了对方而着想,这个存心就是善。
心真一切皆真
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从根本着手,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心。行为是心的反射,言语、动作都是心的写照,心与行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就是利益他人,所谓心行一如。提升一个孩子的道德学问,从何处下手?从他的存心下手,直截了当,所谓一真一切都真。一真是什么?心真。一切是什么?行为。心真了,所有的行为都真了;心不真,所有行为都是假的。不要看那个孩子恭敬地向你鞠躬,可能你离开之后,他就变另一个样子。学习要抓住根本,抓住真实的东西,就是心。一个孩子有孝心,他一切的行为都是孝顺的、真心的;一个孩子有了恭敬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恭敬的。因此,不要轻视礼仪,不要轻视孩子对长者的礼貌,这些礼仪、礼貌都是从外逐渐内化而成为孩子内心的态度,当孩子内化之后,言语、行为就不离恭敬之心。
人生面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物,其实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你对他好,他反馈回来的是好资讯;当你对他不好,他反射回来的是不良信号。人生就像照镜子一样,当我们对镜而照都是笑脸,就说明此心是随时随地对人关怀和恭敬。我们学习圣贤学问,脑海里要想不起任何一个不顺眼的人,想不起与任何人过意不去,每天所想都是大家如何对我们的关怀,我们要赶快提升自己,去回报别人。
当我们观照人生这面镜子时,看到有五十个人在对我们微笑,有五十个人对我们啼哭,甚至于对我们很凶,请问我们赢得的这五十个笑脸是真的还是假的?心真一切真。一个人真正能宽容别人,绝对不是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容量,仍有百分之五十不能容纳,这岂不是自欺欺人?这证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落实圣贤的教诲。为什么有百分之五十是笑脸?因为他们听你的话,你怎样讲,他就怎样做,他顺从你,你就对他笑脸相迎;假若他们不顺着你,你就对他没有好脸色,这就是好恶之心使然,好恶之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好恶心对人,纵使有些人对我们是满面笑容,长期的相处总会有些磨擦产生,立刻就从笑脸变成了恶脸。人的道德学问要时时处处提得起恭敬,提得起宽恕,才是真实学问。求学问之人,人贵自知,不可自欺欺人。
自利是恶 利他是善
《了凡四训》对于“善”的分辨,讲得很透彻。其中提到: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细辨。《了凡四训》有一个实例,有一群读书人去请教中峰和尚:“打人、骂人是恶。”中峰和尚回答说:“未必然也!”中峰和尚引导他们,要从存心去观察,假如打人、骂人的目的是要把对方唤醒,那分存心就是善的,这一掌打下去会使对方醒悟,打人也是善。如果打下去不能唤醒对方,就不能打。读书人又说:“礼敬人、恭敬人,对人很有礼是善。”中峰和尚说:“未必然也!”假如他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谄媚长官,这是恶。
从此事例中我们了解到,为他人是善,自私自利是恶;能一心为公即是善,念念为私即是恶。所以,从根本上去分辨真伪,就很容易断定出来。
规劝别人,双方也要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交浅不言深”,彼此交情深厚,我们不提醒他,是于情于理不相符,所谓“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就是没有尽到做朋友的本分。我们待人只要是用真诚心,就不会偏差太多。
请问:一个人很勤劳,是善还是恶?这也要看他的存心。有一位朋友在远地工作,回到家里连父母都没有去问候,就马不停蹄的去关心客户。很多人说:“那个人工作认真是好人!”但你要看他勤劳的方向与动机是什么?假如他一生只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这种勤劳也是恶,因为他只有名利,没有父母。所以,看人要入木三分,才能分辨真假。
阴善与阳善
善有“阴阳”之别,行善不欲人知就是阴德,行善还常常炫耀就是阳善,阳善是享世名,阴德则得天报之。我们也曾听过某个学校在募款,要帮助一些贫穷的同学。此募款有个规定,若学生捐了五百元,在举办晚会时,就可以戴一朵小红花,还可以点蜡烛。请问:孩子捐款的动机何在?在挂小红花、点蜡烛。因此,行善的风气是为名,将会给下一代做出不良的示范。纵使学校的做法是为了将此善行加以宣扬,但为人父母也要私下告诫孩子,这些事都是我们应当做的,不需要大肆宣扬。
辨善要看流弊
善中也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小,有难易,《了凡四训》中解释的很详尽。我举“是非”跟大家说明。在春秋时代,孔子有两位学生,一位是子贡,一位是子路。子贡是大商人,常在其他国家做生意。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只要在其他国家见到自己的国人被卖去当奴隶,就可以把他赎回来,而这个赎金国家会还给你。这样的法律非常好,唤醒每位国人去爱护、解救同胞。当子贡赎回国人,官府要把赎金回送给他时,子贡没有接受,一般人觉得子贡很高尚,不接受赎金。
但是孔子批评他说:“子贡,你这样做错了。”为什么错了?会让其他人在赎人时有所顾虑,因为他拿了赎金就好像没有子贡那么高尚,可是不拿赎金,他的经济又不充裕,生活会有困难。他在救人时产生迟疑,就可能没有把自己的国人赎回来。这个人可能又是一家之主,一人没有得救,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孔子才说,子贡的做法会产生不好的流弊。
而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溺水,子路非常有正义感,立刻跳下去把他救起来。救起来以后,溺水的人内心非常感谢,就把家里的牛送给子路,子路也很高兴把牛牵回去。孔子就称赞子路说:“往后鲁国人就会有很多人勇于帮助别人,解救别人的生命。”因为子路的表现,让人感受到善有善报。但一般人会觉得子贡不接受赎金是正确的,而子路受牛就不如子贡高尚。孔子观察事物不是只看现前,还要看往后的流弊,所谓是不看一时而要看久远,不看一身而要看天下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善的是与非当中,也要谨慎地去分辨。
从此处,我们能理解到所谓的非慈之慈、非礼之礼的分辨方法。非慈之慈,就是看起来长辈对孩子很仁慈,可是那种仁慈既没有理智又没有智慧,是溺爱的行为,所以那个慈心对孩子而言,就是行了恶事,所谓“爱之足以害之”。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看以后会产生的影响,来断定是善、是非善。当我们懂得如何判断善恶以后,就要积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爱敬存心
存心正,行为一定正。有个小朋友某天中午睡醒,另外一个当值日生的小朋友,就把他睡觉用的垫子抽出来,他还没有站稳,这一抽造成小孩倾倒一边,头撞到了墙,看似不严重但是也很痛,老师也训诫了收床垫的小朋友。当天晚上他的母亲打了一通电话到幼儿园来说:“孩子喊头痛,不知道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才警觉到孩子撞得还是有点严重,于是请她母亲即刻带去检查,还好无碍。隔天老师对这个小朋友说:“你撞了以后感觉头痛,一定要告诉老师,不然可能很严重而没有及时医治,身体就会受到伤害。”这位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那个小朋友害我被撞到,已经被训诫了,假如我又告诉你们我头痛,这个小朋友又要再被训诫一次,可能回家后又要被他妈妈骂,所以我才不愿意讲。”一个孩子才五、六岁,他可以做到替人着想,当场我们这些老师听了也非常感动。
爱与敬是一种内化,孩子有恭敬心,就会做出恭敬的行为,甚至还未教导,他都会自然地做出来。有个小朋友从老师眼前经过,见老师正在看讲座影片,于是就把身体低下来,低到不会影响老师视线的姿势走过去。我们看了觉得很安慰,孩子这分存心就是凡圣之间的差别。孟子提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圣凡之间的差距就在一念存心。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时时为人着想,恭敬待人,而“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慈跟恭敬是能感,所感的境界是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敬。我们要跟圣贤人学,就要从根本的存心与用心来下手,其修学的速度会很快。
敬重尊长
对于父母、长辈要恭敬,不可冒犯;家如是,企业、团体亦复如是。老板、上司有任何过失,我们不可以冒犯的态度来谏言,如此会令他很难下台。我们首先应该多付出,建立足够的信任,再给予一些谏言、劝导。等这些谏言、劝导确实让他感受到很大的利益,也感受到你很有智慧,自然而然对你的建议就会重视,所以凡事要能水到渠成才好。
对国家领导人,我们也要尊敬,绝对不可以毁谤。《梵网经》教导我们:“不作国贼,不谤国主。”我们要讲领导人好的方面,让他更了解到哪些事应该做;而他不好的地方,我们不能大肆批评,因为批评到最后会造成整个社会时局的不安,所以要谨慎言语。很多朋友提到,假如他像纣王一样怎么办?假如他真的像纣王一样暴虐无道,迟早有一天会被人民所推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们要了解,古代商汤革命是革命史中最早的。他讨伐夏桀前,其实他对夏桀也非常恭敬,他屡屡劝告夏桀,而夏桀未从。汤王还去找很有贤德的伊尹,他去找伊尹时,带了很多金银财宝,伊尹如如不动。之后又多次去劝请,他的真诚感动了伊尹,伊尹才随他出来。伊尹为什么出来?只是为了汤王对他的赏识吗?绝非如此,是为了能利益天下百姓。汤王找来伊尹不是去推翻夏桀,而是把伊尹这样贤德的人介绍给夏桀,共介绍了九次。九次之后,夏桀依然是荒淫无道,汤王为了救民于水火才革命。革命的时候还对天做了一个隆重的祭祀,向天说道:“绝对是要为民伐罪”。当他击败夏桀之后,并没有大肆杀戮,还给夏桀的后人御赐了一个封地,让他们居住在那里。这些圣王之所以会革命,其动机完全都是为了天下人民,后人是否学到了这一部分?很多人只是为了权力,一旦得到天下就大肆杀戮,那都不是好的做法。所以,对于国家领导人,我们不应该批判、毁谤,要多肯定,希望他愈做愈好。
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人与人一起行善,一个人行善跟一群人行善,那种感受不同,行善的人多就能把善的气氛带动起来。记得我考上师范院校后,因为离家较远,我就坐火车上学,平时我到学校时,同学都还没到。当天是暑假结束后的第一天上课,这两个多月都没有人来上课,每个书桌上都有厚厚的一层灰尘。我就想到,假如这些女同学走到座位前面,看到厚厚的一层灰尘,她们会用面纸一边擦一边皱起眉头说:“太脏了!”这是一个修无畏布施的好机会,为了让她们免除烦恼,我找了一块抹布,把所有的桌子、板凳擦拭干净。而且要快点擦,因为怕同学看到会产生误会,好像我刻意做给他们看。擦完之后,我很安心的坐下来。虽然同学们都没有看到,请问彼此是否有交流?有!当人一念善心对他人,其实彼此的关系已经建立了。所以,那一年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和我都相处得很好,因为我的态度已经决定了彼此之间的一种感受。
每天我都是最早到教室,就会把教室后面的垃圾收拾干净。差不多做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要丢垃圾时,同学跑过来说:“这件事让我们做就好了。”当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其实也会让所有同学生起服务他人的心,如此就可以与人为善。
劝人为善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许多圣哲先贤将他人生的智慧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学习。成人要以言语规劝并不容易,我记得在大学时曾听过一句话:“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只会看你做什么”。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小学?因为小学生会听你说什么,大人不会;大人必须用行为、用身体力行去劝导。
晋朝有一位大臣管宁,有一天在其辖区遇见一只耕牛撒野,跑到别人的田地乱踩,管宁将此牛牵到树荫下等待牛的主人,当牛的主人来时,看到长官牵着自己的牛,心想这条牛又乱踏别人的庄稼了,于是牛的主人便生起惭愧之心,这种处罚比罚他的钱还难受,管宁无需责罚他。这就是用德行感化。
管宁还发觉辖区内的水井很少,人民总是为了水的问题争执,甚至还经常打起来。他处理时不是用制止的方法,而是非常善巧方便,他自己去买了很多水桶,然后清晨就与部下把这些新水桶全部打满水,摆放在井旁边等待人民来挑,等这些人民快步跑来要抢着打水的时候,忽然看到他们的长官都已经帮自己打好了水,这时人民想到:自己以前争水抢水的行为太不应该了,因此个个都生起惭愧之心,从此人民争水打架的事情就消失了。管宁劝人不用责骂,而是以身作则让人民生起深切的惭愧,所以我们用身劝也能唤醒他人的觉悟。有位女士的先生吃到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吐出来或者放在一边。她没有说话,自己就把先生吐出来的东西再吃下去;做久了,她的先生就不再吐了。这也是以身劝导,以道德来感化亲人。
成人之美
在这个时代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确实不容易。我在大陆走过不少地方,有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你们在我的笑容背后有没有看到艰苦的过程?那时是一个人举目无亲,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披星戴月,就是早上很早出门,晚上骑着脚踏车回来,已经十点多了,等梳洗完毕都已经十二点了,然后躺下去很好睡。通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我发现那些失眠睡不着的人,就用我的方法拼命做事,就不会失眠了,这是良药。
在那段过程中,常常有人到我们中心来,左看右看说:“现在哪有这档子事?讲课不收钱,书也不要钱,一定是有什么目的。”他们不相信,因为从没遇过。所以,常常遇到很多人对我们质疑,但是我们还是很欢迎他们来看,他们看了就能接触了解。所以,在这个时代要把好事做好,确实不易。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行,一定要尽力帮助他。纵使是一句赞叹的言语,相信对他也是一种鼓舞。因此,不要吝啬我们的赞叹,这就是成人之美。
救人危急
俗话说:“惠不在大,在乎当厄。”只要他人在急难之中,我们能适时给予帮忙,他会终身受益、感谢。我们也要常常看到身旁、周围亲友的需要,当然这也要用我们真诚与关怀的心,才能处处发觉他们的需要。我也常提到假如我们的家人得了癌症,我们要检讨,因为癌症真正的原因,在于人的心理跟情绪。家人得了癌症,很有可能是十年、十五年这种长期情绪的压抑才会造成。如此长久的时间,我们却没有发觉,都没有适时去疏通、疏导,所以我们要非常敏锐的去感受别人的需要。
1、逢凶化吉要靠智慧
说实在的,现前这个时代,不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且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假如每个人内心都非常焦虑烦躁,可能就自顾不暇,所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开智慧,不断成长,才能自利利人。当家庭中出现危急的状况,才能稳下心来用智慧去处理,这样才会解决事情,甚至于会赢得家人对你的信服与更高的信任。我们有了智慧,临事不慌张,因为我们了解凡事都是有因有果的,只要我们能如理如法去从事情的因地找原因,就一定能逢凶化吉。
2、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我爷爷在半夜中风时就立即送到医院检查治疗,他的中风是整个面部的血管都塞住了。我的长辈们都很孝顺,也因为孝顺才令家风保持不衰,但是运势还是会有起伏。我爷爷在前一段时间常常头痛,大家以为是感冒,因为爷爷几十年来检查心脏都正常,因此就忽略了。当爷爷突然中风了,所有的叔叔、姑姑长者们就慌了。他们慌,我们不能慌。我跟父亲讲:“您要立刻给我五万元台币,我要去做帮爷爷修福的事,但是这五万元一定要是爷爷自己的钱,不可以用你们的钱,而且还要经过爷爷的同意,我再去捐。”那几天我走进加护病房不是去掉眼泪,而是赶快趁爷爷清醒的时候告诉他说:“爷爷,世界上穷困人很多、可怜人很多,我们现在有能力应该多多帮助他们。”爷爷点点头,我经由他的同意,就拿了这笔钱去放生,去做了一些国际性的赈灾活动。结果做完后的第五天,我爷爷就离开加护病房,医生本来说没有救了,随时要等着处理后事。这是我们第一次如理如法的求到。
后来医生又说:“八十几岁的人中风,绝对不可能会起来走路。”我要去澳洲前,爷爷还在病床上,我就跟他相约说:“我下次回来,你要走给我看,要好好多做复健。”我到了澳洲学院以后,就拿了一笔钱以爷爷的名义布施。那天布施完,晚上打电话回家,我母亲跟我说:“你爷爷今天会走路了。”当然不单是这一笔钱布施出去就会走路,不能这样想,因为众缘和合,可能是众多因素成就的,但是只要我们用善心、真心去做,感应绝对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当我们的亲友遇到危难的时候绝对不能慌,而是要用如理如法的方法将其化解,而如理如法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好好学习正法、深入正法。
3、彰显孝道才能救人危急
当朋友希望你帮助他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很急躁、很着急。这时你绝对不能被他的情绪所牵动,你要稳定下来,也让他把心静下来,让他把问题分析清楚。其实当他把问题分析清楚以后,就会明白第一步应该如何走。第一步绝对是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唯有在因上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有可能扭转未来的命运。所以,我们能时时心情稳定,才能时刻提醒他人的觉悟与觉醒。
现代人最大的危急就是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天地鬼神的冲突。这三种冲突的根源,还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当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解决了,则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冲突也就化解了。在书中看到过去的长者都很孝顺,孝顺的人会不会奢侈?他们早上洗脸的水还要放到晚上下班回来再洗脚,这些长者对自然资源都是非常爱护,因为他们很清楚,资源不是属于自己的,应该属于世世代代的人类,甚至于是属于地球所有的万物。
我们今天要化解整个危难,必然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开始;而五伦关系又必须从“孝道”着手,孝是一个人仁慈之心的原点。当我读到《孝经》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夫子的教诲时,内心非常喜悦快乐,也非常感恩。因为我们生怕有助人之心,无助人之法,那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人家痛苦,自己也很难受。我们找到了德行之本,就是孝道而已。君子务本,本立道就生,当孝道能彰显,自然而然人与人的关系就会逐渐改善,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鬼神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何让孝道彰显,就是我们刻不容缓要去做的工作,如此才能救人于危急之中。
4、救人危急 刻不容缓
我们中心有些老师常常告诉我说:“蔡老师,您好像没有什么疲惫,没有什么挫折感。您在做这些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告诉这些老师:“今天你看到有个小孩爬上了古井,瞬间就要掉下去了,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赶快把他解救下来。当我们真正看明白,大多数的人就好像在这口井边玩耍,瞬间都要堕到三恶道去,而这一堕可能万劫不复。我们明白此真相,就不能视而不见,应该要竭尽全力来帮忙、引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真正肩负起这样的使命与态度,就能自利利他。当我们念念为大众服务的时候,我执虽然没有刻意去断,也会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点点滴滴放下了,所以任何的疲惫与挫折感等烦恼也就看破、放下了。
当我们听到一些长者说到他的孩子不孝时,都会声泪俱下,当下我们也感受到他的痛苦,甚至于也陪着他一起落泪。当我们把执着放下,就会逐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同体相生,否则怎么会为他人而落泪!“力行近乎仁”,当你真正去帮助别人,感同身受的时候,那颗本有的慈悲心就一点一滴的透露出来。有位同修写一封信给我,提到化解现阶段的灾难,一定要从《弟子规》开始推展,我们同修的心境都是从天下世界而着眼,当这样的人愈来愈多的时候,就绝对可以扭转世界的劫难。
舍财作福
我们看到别人在经济上有危难,应随分随力去帮忙,这个财也通工作能力、也通智慧,我们处处能多做财施、法施、无畏施,就会得到财富、智慧、健康的果报,所以舍财自然就能得福。
五福临门 福祸相依
古代常常讲到“五福临门”,这五福也都是从这三种布施中得来,所谓有“寿命”、有“财富”、有“健康”。虽然长寿,但没有健康,好不好?那根本就是受苦!我们也看到很多病人,躺在那里只剩一口气,一躺就是二十年、三十年,这就是活受罪。
第四个福是“好德”,自己有福分,也能看到别人的需要,懂得乐善好施。好德是五福中最重要的,假如无好德之心,可能又会因为福分而造作罪业。自有人类几千年历史以来,从未有人福报如此之大。皇帝吃得好吗?很不错!我们现在相差皇帝很多吗?你看上餐馆吃饭,一餐饭多少钱?那个福报跟皇帝可能也不会差太远,皇帝也没有坐过汽车,也没有坐过飞机。现在人享这样大的福,其实是祸福相倚,所以要懂得惜福。
我常跟父亲讲:“你的命好,我的命不好”,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命不好,别人命好”,但是我们细心去观察,我父亲那一代因为困苦所迫而劳动,所以身体健壮,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强壮,心中自然快乐。再者,由于困苦的原因,所以念念都会想着要报答父母之恩,要孝养父母,要友爱兄弟、朋友,念念都是善心,所以中晚年果报殊胜。我们这一代是从小娇生惯养,身体都很瘦弱,因为养尊处优,很多做人做事的能力都没掌握,起心动念是自私自利,福分都折尽了,到了中晚年时,我们则当堪忧了。所以,我们身在福中要有高度的警觉性,正所谓是“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们从这里也了解到,给予孩子最大的福分绝对不是金钱,而是我们德行的榜样,德才是万福之根基,有德者,其福才能绵延不断。
司马光先生说过一段话:“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中国人造字真的是通过文字就给我们开光。何谓开光?是否人家给你摸两下头就开光了?光是智慧,当你见到文字,你只要一看,就能领会其中的道理,这叫做开光。中国字告诉我们,钱会有什么危险?两把刀重叠在一起就会争夺起来。所以,只要是聚财,家庭就可能不会和乐,天天想着要如何分;国与国之间假如重视财富,可能就会造成争战。中国字非常难能可贵,我们也从中体会到老祖宗的智慧与恩泽。
护持正法
因为有正法,人才能判断是非、善恶、好坏,才能不造作罪业,不会造成家破人亡,甚至于亡国。儒家也提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所以,我们要护持正法,请转法轮。
1、护持正法 舍我其谁
请谁住世?请自己。人身难得今已得,如此好的条件我们都同时具足,护持正法,舍我其谁。“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我们护持正法就是要从落实《弟子规》作为开始迈进的第一步。
《大学》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诲,只要我们都回归到这个点上来进行思考,很多事情就一定可以慢慢促成,这句教诲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根本就是修身,由此可知,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护持正法的大根大本。修身的基础就是《弟子规》,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把《弟子规》落实,如此就能“读诵受持,为人演说”。“演”在前面,“说”在后面,当演得不好,说会出现什么情况?有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我们的亲人可能会说:“你自己都没做到还说我,真是五十步笑百步”,当你的亲友如此认为时,我们就要勤修忍辱,要赶快反省,万万不可有嗔恚心,否则就会断人法身慧命。
2、护持正法 教学为先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护持正法,就要先从自己、先从家庭开始落实,建立一个家庭也是要教学为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把家庭的学习风气推动起来,都要效法圣贤,如此家庭的道德风尚就会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我们还要把家庭的学习风气带到公司里,如果我们是一个公司的主管或老板,更要以身作则。我们了解到,现代人因为失去了圣贤的教育,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都比较复杂,大都是随顺烦恼,心中没有做人的分寸与规矩。团体当中首重“见和同解”,而此知见的建立,绝对是要经过长期的薰习才行。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认知,在公司也一定要每天听课,绝对不能中断;一旦中断,团体的思想观念又会乱成一团。身为主管的千万不可以说:“来,大家统统都坐好,好好听课,我先出去了。”这样会不会有效果?保证员工心里不服,阳奉阴违,所以我们要带头做榜样。
我们中心其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不但要坐在下面听,而且还要做记录。为什么?因为我常常要讲课,到上课的时候江郎才尽还得了!所以我要比他们更认真,与他们教学相长,也由于我具有学习态度,就会产生良性循环。我告诉我们的老师说:“师长一天讲四个小时,我们不能少于四个小时”,所以这次我们讲课是每天讲六个小时,这也是考验自己。说出来很丢脸,年龄只有师长的八分之三而已,结果师长常常到了晚上十点多还神采奕奕,而我们是硬撑的。但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现在赶快修无畏布施,以后身体就会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拿什么去护持正法?
我有一次到汕头去讲课,来了四百位老师听我讲课,这些老师大都是第一线的老师,他们的学习状态非常好。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老师不是不想教好学生,而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我的课讲完之后,很多老师都上台来说感想,其中有一位老师说:“我今天才知道德行的根是孝道,教育要从孝做起,要从《弟子规》做起,要从我做起。”他还把几天的课程做了一个结论。汕头的学习风气很盛,我们就派老师长期到那里去培训教师。我知道为什么汕头的学风兴盛,因为汕头人特别重视孝道。我们第一次在海口主办了五天的培训课程,我们入住的店家老板跟老板娘就是汕头人,他们就很有孝心、善心。
3、立足本分 做好榜样
护持正法,在公司中就可以带动正法的学习,做事能专一,一就能变成多。师长教导我们,无论在任何行业,都可以作菩萨。现前在律师界就把律师做好,让所有的同业都来学习,这就是菩萨。我们今天在企业界,就要做企业界的模范,能处处回馈社会,处处重视员工的福利,让更多的同业起而效法。
我们常常教导孩子从小要立大志,甚至可以在晚上孩子睡着了,站在他面前说:“你要做现代的范仲淹”,听说这样很有效果。因为有人做过实验,他女儿生病了,他就在她的床头告诉她:“身体本来就是假的,身体都是假的,病怎么会是真的!”一直与女儿沟通,结果隔日起来,女儿居然不咳嗽了。不过这个方法不能保证对每个人都有作用,这也要看个人的诚心、意念,甚至于还包含在家庭里是否有人在做无畏布施的功德。
4、学贵力行 净定安乐
《弟子规》的教诲贵在落实,而不是高高挂在书柜上。我们一定要把《弟子规》的每一句经文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
当我们起贪嗔痴慢的时候,心中会快乐吗?非常的苦恼!这是认贼作父,认这个烦恼贼,当作父亲看待。当我们有一天真正明白烦恼是贼的时候,还会继续把烦恼当父亲奉养吗?不会!你会瞬间都不愿意再见到它。就好像有个人背了一包垃圾,背了三十年,突然旁边有位智者告诉他:“仁兄,你背了这些脏垃圾,还不赶快放下?”他一看:“果真是垃圾!”但是他突然又想:“可是它陪了我三十年也有感情了,又舍不得放下。”所谓是知难而行易,真正明白是贼,真正明白是垃圾,没有人愿意一分一秒要保留,都希望立刻舍弃。而这样的决心要通过时时薰习,要通过同参道友的处处提醒。
兴建大利
只要是对人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个时代成事不易,当我们看到有心人在付出,我们就随喜功德,这都是在兴建大利。我们看到古代很多善人,都愿意造桥铺路,这都是利益成千上万的人民。当我们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中央有些石块,我们会想到什么?白天可以看到,晚上没有路灯就很难察觉,很可能有个人在打行动电话,突然就撞到这块石头而跌倒。所以,我们要处处为人着想,处处与人方便,当我们看到了,就要赶快把石头从路中央搬开,方便人们行走。我有时候路过建筑工地,就看到工地上有些竹竿又长又尖,都已经堆放到人行道上了。假如有人走路的时候不专心,很有可能被这些竹竿刺伤,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就找个有颜色的布把它绑在竹竿上,提醒过往的行人注意,这样才不至于发生危险。
我曾经在电视中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个人骑着脚踏车,看到路中间有一块大石头时,心想事不关己,就没有把它挪开;但他经过石头之后又想:后面若有骑高速摩托车的人,或许会撞到这块大石头而受伤。这个骑脚踏车的人想到这里,立即回转把石头搬开了,这种行为就是无量功德。假如骑车的人是一家之主,他这个劫难没有躲过,将会造成一个家庭的终生遗憾。所以,我们处处为人着想,就是在兴建大利。利益他人有短暂、有长远,真正长远的利益,绝对都是要让大众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爱惜物命
所有的蜎飞蠕动、所有的动物都是有知觉的,不应该去伤害。当我们有这分仁慈之心,就能做到时时尊敬动物。
1、尊重生命 长养善根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譬如“怜蛾不点灯”,因为飞蛾在夜晚喜光,飞蛾一看到灯光就会飞过来,假如灯光的温度太高就会伤害了它们。《文昌帝君阴骘文》提到:“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这都是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上,要顾虑到不要伤害弱势的生命。
有位朋友常去登山,他有一个动作,我们看了很受感动。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个蜘蛛已经爬到人行道上来了,他就对其他的小朋友说:“我们来爬山的是客人,这些动物是主人,这个又是蜘蛛的家,我们不应该破坏它们的家庭,所以要绕道而行。”当小朋友从小就能尊重这些弱小的生命,就会长养孩子的善根。
2、鹰知反哺 物我同心
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动物的孝行,如乌鸦尚且知道反哺,孝养父母。有个猎人有一天他瞄准了一只老鹰,正要射杀时,突然发现这只老鹰虽然获取到一些食物,但它却没吃。猎人很惊讶:它为何不吃?老鹰又飞走了,猎人就在那里等老鹰回巢。后来这只老鹰飞回来的时候,它还带来了一只年纪更大的老鹰,一看就知道是它的妈妈,这只老鹰就叼着食物,一口一口的喂它的妈妈吃。这个猎人本来是要射杀它,当看到这一幕时,他自己深受感动,他的猎枪从此也放下了。面对动物我们要尊敬,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生物在这个地球都是休戚与共,不应该互相伤害,应该共存共荣。我们早上起来,看到很多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在那里歌唱,我们的内心也觉得非常的愉悦。
3、爱惜物品 珍惜资源
除了爱惜生命,也要爱惜物品。暴殄天物,对东西浪费,与杀生的罪没有两样。因为我们浪费资源,将会给未来人类造成长期的损害,这就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甚至于他们的生命。当我们把水源污染了,请问这个罪业有多重?太重了!有些工厂趁人不注意,把污水排放到江海,水一旦受到污染再要让它恢复清澈,不知道要花几十倍、几百倍的时间和财物。工厂主人可能都受过小学教育,如果我们在小学的教育中能把这些做人的分寸、做人的道德告诉他们,以后他们在福报现前的时候,就不会造作这种行为。
4、慈悲心行 首在教育
我常跟很多老师分享说:“我们要为晚年打算,假如我们不认真教学,未来的天下就是交给现在的这些学生,他们对人毫无仁慈之心,一旦掌握大权之后,他一定会说,不要理这群老头子,让他们自生自灭。”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做长辈的,一定要把孩子的仁慈之心从小培养好,我们的晚年才会幸福。其实,整个人类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在这个时代中,任何一个地方不安,我们都有责任尽力去帮助,这种态度相当重要,因为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庄,我们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对于物品的珍惜,也要从小教导孩子。《朱子治家格言》教导:“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问小孩说:“米从哪里来的?”他说:“从厨房来的。”接着又问他:“厨房的米又从哪里来的?”“爸爸、妈妈买的。”“爸爸、妈妈又从哪里买来的?”“从超市买来的。”“超市的米又从哪里来的?”首先要感谢农民辛勤的耕作,还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帮助、运输,然后父母辛勤劳作赚钱,才能买到这些米。如此寻根追底,他才知道一粒米吃到嘴里,是多少人的付出,多少人的心血,才有可能成熟结果。我们向孩子们启发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确实是一个互助之体。
如果父母懂得教育,就会寻找一些带孩子外出的机会,让他去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但汗流浃背,还要等好几个月才能收成。当孩子能有这样的环境去亲身感受,他才能体会到李白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这首不朽诗篇的真正意义。当孩子能具备这样的态度,在每日用餐时,他就能从内心感谢农民的辛勤劳动及所有付出劳动的人。他用这种感恩之心来吃饭,爱惜食物,相信他就能达到人与物的资讯交流,这碗饭的结晶就会变得非常美好,当然吃下去也会对身体有利。
5、节卦的警示
“勤是致富根,俭是持家本”。一个家庭要维系得好,一定要节俭,当然致富就一定要辛勤劳动,绝对没有白得的午餐。《易经》里有一卦叫做“节卦”,“节卦”的爻辞说:“甘节,吉;安节,亨;苦节,贞凶,悔亡”。节俭的态度还有境界之不同,虽然我们的生活非常节俭,但感受是甘之如饴,那就是大吉。当我们在节俭的同时,还要想到给孩子做出榜样,想到我们节省下来,就能让更多的人不至于饿死,我们用这样的心境去节约,就会感觉到非常愉快。当我们轻物质,重精神生活,你对物质的需求自然就会逐渐下降。我们也不要立刻要求亲友将食物的享受降到最低,如此他会生烦恼,道法自然就好,等到他充满法喜,自然欲望就会慢慢放下。在春秋时代,孔夫子非常赞赏他的学生颜渊,说颜渊能“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境界唯有契入方能感受,颜渊能甘节,所以他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安节”,在过节俭的生活时,也能理得心安,不会觉得很勉强,能保持如此的态度就“亨”,“亨”则人生、家庭会美满顺利。假如在节俭时觉得很痛苦,不能承受,那他就会去挥霍享受,所以“苦节,贞凶”。假如你看到一对夫妇很奢侈花钱的时候,就可以断定他家庭以后的结局,有智慧的人是能看得出来的。古人非常有智慧,他看到人的一举一动,就可以断言他一生的吉凶,这确实是真实不虚的。
当我们在节约、节俭的同时,也是在断自己的贪心。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利益他人,更直接的是利益自己,成就自己的道业,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当我们能处处爱惜物命,就不会加以伤害,就不会嗔恨;当我们能舍财作福,真正肯“舍”就能舍掉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悭贪,利人一定利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