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句解释
拼音读音
注解
溯源
故事
汇编
说文解字
学习分享
弟子规:学生的规范,泛指为人之规范。
弟:弟弟,同胞男子之先生者曰兄,后生者曰弟。
子:儿曰子,孩子,师称生曰子。
弟子:学生之别称;后生之称,指人弟者与人子者。
规:正圆之器曰规;法度曰规,家规;从夫从见;有法度,凡丈夫之见必合规矩法度。规矩,正方圆之器,共同遵行之规律。标准,准则,规范。
排序:1
作者:网站义工杨学长
课程/书名:
课程编号:
出版社: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夫子的著作,其内容从《论语》、《孟子》、《礼记》等经典及传统家规、童蒙养正读本中摘录归纳,汇编而成,可以说全书并无新意,这也符合古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涉及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和规矩。后经清朝贾存仁夫子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全文仅1080个字,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撰而成,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押韵,易于读诵,很快流传于世。这本不起眼的《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南北,成为妇孺皆知、历久弥新的修身读本。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本义是次第。《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弟弟之意,同胞男子之先生者曰兄,后生者曰弟。《说文》“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本义是婴儿。《礼记·哀公问》“子也者,亲之后也。”儿曰子,孩子。《说文》“规(規),有法度也。从夫,从见,会意。”正圆之器曰规。引申为准则、规范。
《弟子规》讲“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这些做人最基本的准则、道理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统统适合学习。《易·蒙》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古人重视启蒙教育,所谓“三岁看八十”,《弟子规》堪称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内容浅显而易懂,易于读诵与落实,内中有具体的细则指导,为孩子健康快乐保驾护航,是养成教育重要的读本。
《论语·学而》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雍也》云“弟子孰为好学?”中的“弟子”泛指学生,学者尊师如父兄,故自称弟子也。明清时代称县学学生为“弟子员”。可见“弟子”并非单指孩子,而是指一切的学生。《弟子规》内容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相对应,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能切实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是为人子弟尽人伦本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实用教材。《弟子规》这册人人修身治家的好读本,只要与时俱进,应时权变,仍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排序:1
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排序:1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作者五十岁所写的,表达了作者对慈母感恩之心。这也是提醒我们,父母是最无私的,人人都能谱写自己的“游子吟”,都有着父母对自己关爱的记忆,切莫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要记得“恩欲报”,知恩报恩,就从孝敬父母做起!
排序: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诗》、《书》、《礼》、《易》等为教材;以文、行、忠、信(即历代的文献、社会经验、对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四项为课目,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这六艺。教学的次第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留下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排序:010
课程编号:21-712-0001
作者:净空老教授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的著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共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三字一句,二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七个大段落。《弟子规》根据《论语》这些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圣贤道德教育的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的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最佳的读物,不能不重视。
播放视频
关闭
弟,韦束之次第也。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
规(規),有法度也。从夫,从见,会意。
暂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