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句解释
拼音读音
注解
溯源
故事
汇编
说文解字
学习分享
亲心伤:父母内心会受伤害。
亲:父和母,父母。
心:内心。
伤:伤害,损害。
排序:1
作者:网站义工杨学长
课程/书名:
课程编号:
出版社:
《弟子规》说“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哪怕是再小的物品,也不要擅自收藏起来,假若私自藏起来,父母亲会很伤心的。《说文》“物,万物也。”本义是万物。引申为具体的物品,东西。虽(雖)本义是似蜥蜴的大动物。引申为即使、纵然。《说文》“小,物之微也。”本义是细,微。《说文》“勿,州里所建旗。”表劝阻和禁止,引申为不要,不可以,禁止。《说文》“私,禾也。”本义是禾,庄稼。表示自己私下。引申为秘密的,不公开的。《说文》“藏,匿也。”本义是隐匿。引申为收藏,藏掩。
《说文》“苟,苟草也。”本义是草名。借用表示草率,随便。连词表假若,如果。《说文》“私,禾也。”本义是禾,庄稼。表示自己私下。引申为秘密的,不公开的。《说文》“藏,匿也。”本义是隐匿。引申为收藏,藏掩。《说文》“亲,至也。从見,亲声。”亲(親)本义是亲爱。引申为父母,或者单指父亲或母亲。《说文》“心,人心也。”本义是心脏。引申为内心。《说文》“伤,创也。”伤(傷)本义是皮肉破损处、创伤。引申为伤害。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是让孩子去除贪小便宜的习惯,杜绝孩子有贪心的态度,因为欲是深渊,贪欲会让自己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针在大人眼中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所以容易误解,以为孩子偷拿、私藏不贵重的物品没有什么,孩子爱玩就给玩,在孩子的世界一根针也好,一个苹果也好,偷拿、私藏并不一定看中价值,而是满足一时的好奇心,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从而将别人东西占为私有,这种习惯没有及时制止,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也会增强,为了更大的私欲可能就铤而走险,进而触犯法纪而后悔一辈子,可见童蒙阶段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这是为人父母所要警觉的。
童蒙养正的教材《弟子规》教“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私”是私自,不公开的、暗地里的意思,纵然是很小的物品,也不要私自偷藏,假若私自隐藏,父母会伤心难过。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要留意,孩子的玩具是不是无名无故多了,一定要有警觉性,要了解是怎么得到的,当然,不能用责骂的方式,而是用心与孩子交谈,让孩子说出是如何得到的,假若是私拿人家的,一定要退还给家人,并向人家道歉,教育慎于始,切莫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一颗糖、一块橡皮擦,从金额来说确实不是很大,但是假若不及时引导孩子,让占为己有的态度陪伴成长,长大以后若抵受不住引诱,铤而走险违法违纪,这时再来后悔就太迟了,这种行为也会让家人蒙羞,也是孝道上的亏欠。
《学记》讲“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这是讲教育的预防法,在没有发生之前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态度,在还没有养成、还没有染上的时候就要制止,让孩子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物虽小,勿私藏”就是一剂预防针,从小养成廉洁的心态,让廉洁奉公成为人生态度,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私”与“公”是相对的,换而言之,“勿私藏”也可理解为要学会懂得分享,分享是扩充心量,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身边有家人、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当然,分享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重要的是那份与人同乐的心,独乐不如众乐,独享不如分享,这是古人讲的“量大福大”,当一个人的心量大,私欲小,必定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更多大众的帮助,人生的道路自然越走越幸福。所以从小养成“无私藏”的态度,能够形成人生大格局!
暂没数据
排序:1
【陶母封鱼】
陶侃①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②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注释】①侃:kǎn。 ②腌:yān,用盐等浸渍食品。
暂没数据
亲,至也。
心,人心也。
伤,创也。
暂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