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句解释
拼音读音
注解
溯源
故事
汇编
说文解字
学习分享
非貌高:不是容貌高超。
非:不,不是。
貌:容貌,外表。
高:高,重视,超出。
排序:1
作者:网站义工杨学长
课程/书名:
课程编号:
出版社:
《弟子规》云“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品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大,别人敬重的并不是外貌的高超。
《说文》“行,道也。”本义是道路。引申为品行,德行。《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本义是离地面远,上下距离大。引申为思想品德出众,高尚。《说文》“者,别事词也。相当于“这”,这里指代人,为这样的人。《说文》“名,自命也。”本义是名字。引申为声望,名声。《说文》“自,鼻也。”本义为鼻子。引申为自然。《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本义是离地面远,上下距离大。引申泛指高,大。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引申为人们,他人。《说文》“所,伐木声也。”表示所以,原来。《说文》“重,厚也。”本义是分量大。引申为重视,尊重。《说文》“非,违也。”本义是违背,不合。表否定,相当于不是。貌(皃)在《说文》中“皃,颂仪也。”本义是面容,相貌,容貌。引申为外表。《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本义是离地面远,上下距离大。引申为敬重。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家所尊重的并不是因为相貌堂堂,而是因为内在的高尚品行。这是讲不可以貌取人,衡量一个人应从品行高尚与否上,而不是从相貌之上,徒有外表或许能一时蒙人,但是终会有露出马脚的一天。所以,交友的标准看重的不是外表,而是德行。这也是提醒学习既要学文,也要力行,假若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在生活中,自己的言行、待人接物却与所讲的大相径庭,那如何令人信服呢?自然是无法获得人家尊重的。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既是教我们如何结交朋友,也是提醒自己,要在德行方面来提升自己,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外在之上,比如购买昂贵的衣物,昂贵的化妆品等等,这些外在适可就好,要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品行之上,如孔夫子在《论语·述而篇》中所讲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夫子重视的是品行的提升,担心的是有错而不能改正,这正是我们所要效仿的,要注重修身,经过不断的熏习,也会成为有德行的人,如《弟子规》最后对我们的勉励“圣与贤,可驯致。”
排序:10
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排序:11
出自:《荀子·劝学》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 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排序:12
出自:《《醒世恒言》第三卷》
作者:明·冯梦龙
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排序:13
出自:《《资治通鉴》卷一《周纪》》
作者:司马光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排序:14
出自:《《易经·系辞 上传》第八章》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
排序:6
出自:《论语·里仁第四》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排序:7
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排序:8
出自:《大学》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排序:9
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修己以安人。
排序:1
【晏婴使楚】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但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一次,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婴来了,想羞辱他,于是就在城墙下开了一个又低又小的门。晏婴知道这是楚国人故意羞辱他,就说:“我是前来访问的,这是狗洞,不是国门,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我就从这个门进去。”楚国人一听,马上打开城门让晏婴进去了。
晏婴见到楚王,楚王故意问他:“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了。”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有一个规矩,上等国家派上等的人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 楚王又安排人在他们谈话时押过来一名犯人。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下面人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晏子马上说:“淮①南的橘子树到了淮北就成了枳②;齐国人到了楚国就成了贼,看来是水土不同啊!”楚王听后,觉得晏婴很了不起,对他肃然起敬,并马上向他致歉。
【注释】①淮:huái。②枳:zhǐ,小枝多硬刺。
暂没数据
非,违也。
貌(皃),颂仪也。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暂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