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详解

网站义工杨学长

  
长浮华
编号:0801C
篇:余力学文
原句: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字句解释

拼音读音

注解

溯源

故事

汇编

说文解字

学习分享

长浮华:增加浮华不实。
长:增加。
浮:虚浮,浮躁,轻浮。
华:浮华。
浮华: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务实际。


播放 普通话
排序:7
作者:网站义工杨学长
课程/书名:
课程编号:
出版社:
 《弟子规·余力学文》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说文》“力,筋也。像人筋之形。”本义是体力、力气。作努力、尽力解。《说文》“行,道也。”本义是道路。作行动、实施解。力行是竭力实践,勉力从事。学(學)本义是学习,效法。《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作文化、知识解。长(長)本义是两点距离大。作增长解。浮华是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务实际。《说文》“浮,氾也。”本义是漂浮。《说文》“华,荣也。”华(華)作浮华解。《说文》“成,就也。”本义是完成、成就。作成为解。何是什么。不去努力实践,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只会增加浮华不实,会变成什么人 呢?

  “不力行,但学文”只读不做,只能让自己华而不实,所谓“专业的高才生,生活的低能儿”,这是提醒我们要“知行合一”,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切实应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而不是停留在书本层面,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实践的前提是学文,只有明白了才能指导实践,而将所学的实践起来,对所学的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又能更好的促进力行,知与行是相互促进的。《传习录·卷上》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礼记·中庸》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又曰“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能否成为仁人君子,关键就在于力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 问的功夫到最后还是要笃行,笃行是切实的践行。《礼记·儒行》曰“笃行而不倦”,可见力行道理的重要,所谓实践出真知。

  学习之中要避免读死书的情况,知是一回事,行是一回事,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学习《弟子规》也不例外,能背会讲,不是真懂,真读明白了,必定不会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比如学了之后,不是用来要求自己,而是将所学道理用来衡量别人,觉得这条父母没做到,那条孩子没做到,统统都是看到别人的不是,学了不止不受益,而且徒增他人的烦恼,增加自己的傲慢。学习《弟子规》是用来自己做的,是用来修身的,不仅“学文”而且“力行”是学习《弟子规》能受益的方法。

排序:10
出自:《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排序:12
出自:《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排序:13
出自:《墨子·修身》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排序:17
出自:《左传·文公·文公五年》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排序:21
出自:《荀子·儒效》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排序:1
【纸上谈兵】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讲起战术来头头是道,十分在行,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却不以为然。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前去抵挡。廉颇很有经验,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坚守不出、保存实力的策略,有效地阻止了秦国的进攻。秦军连攻了三年也没有打退赵军。秦国见廉颇难对付,就采用了反间计,派人散布流言,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派了只会空谈兵法的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没有分析敌情,轻率地改变了老将廉颇的战略,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使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也在乱箭中被射死。


暂没数据

长,久远也。
浮,泛(氾)也。
华,荣也。

暂没数据

 



取消

付款码

付款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赞赏护持持续继承弟子规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