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弟》教“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这是待人之礼,用恭敬心待人。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小些,但是低到不能听到,反而不合适。
《说文》“尊,酒器也。”本义是酒器。引申为敬重,地位或辈分高,受尊敬的人。《说文》“长,久远也。”长(長)引申为辈分高,年纪大。”“尊长”是对地位或辈分高者的敬称,比如父母、长辈、老师、领导等等。《说文》“前,齐断也。”指前面,面前等。《说文》中“声,音也。”声(聲)本义是声音。《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引申为需要,应当。《说文》“低,下也。”引申为降低。又指声音细微的,低声,轻声。《说文》“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引申为没有,表否定。《说文》“闻,知声也。”闻(聞)本义是听到。《说文》“却,节欲也。”本义是退。引申为却去,离开,反而,反倒。《说文》“非,违也。”本义是违背,不合。表否定,相当于不是。《说文》“宜,所安也。”本义是合适,适宜。
《童蒙须知》曰“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低声”是轻声的说话,“下气”是平心静气,“声要低”表的是谦卑,所以接着提醒我们要“低不闻,却非宜”,假若音量太小,长辈们听得很吃力或者听不到,那就是不合乎礼仪的了。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交流对象以及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来说话,这样是“声要低”的本意,而且也要控制好语速,特别是与长辈交谈,更应留意自己的语速,不要像机关枪一样,让人家无法听清楚,这样失去了谈话的意义。
“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也是素养的表现,比如在公众场合,有些孩子会大吼大叫、到处乱跑,还自认为这是“活泼”,殊不知这种行为只会让人觉着这是“没家教、没礼貌、没规矩”,活泼是自然、不呆板,要引导孩子有拿捏的标准,从小养成遵守公众秩序的习惯,而不是将“任意”当“活泼”。
我们在很多场合,也会看到粘贴“禁止高声喧哗”的提醒,或者是广播的提醒,这些善意的提醒就是“声要低”,特别是在图书馆、音乐厅、机场、地铁、电梯等场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当的音量来说话,以免影响到周围的大众,这个时候,周围的大众就是“尊长”了,所以“尊长”也可提升为面对一切人,都要怀着恭敬、谦卑之心来交流,《礼记》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所以言语的礼节要谨记“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注:《弟子规字解》之“声要低”
《弟子规字解》之“低不闻”
《弟子规字解》之“却非宜”
更新:2019.9.15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yssfx180108.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