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谨》讲“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是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晨必盥”中“盥”的本义是洗手,盥洗、盥沐
之意,《一切经音义》:凡洗物皆曰盥。“漱”是盥漱、漱口,含水荡洗口腔。“辄”是立即、就之意。早晨起床后要洗脸,还要漱口(刷牙),大小便回来(后),立即洗净手。
可见《弟子规》并不落后,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注重卫生了。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从小要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落实这则,有许多细节需要留意,比如,洗手的时候,
扭水龙头时不要一下子将水流开到最大,要控制水流不要过大,以能够洗净为宜,
避免过度浪费,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也要节约用水,这是从小就要引导
、教会孩子的,保护地球母亲,人人都能做到,从洗手就能做得到,要珍惜福报。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表面上是讲外在的卫生,
将之深入理解,也是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心修养,外在的污垢通过盥洗便能干净,内心的污染也要扫除,通过深入经典,用经典来对照,找到不足之处,进而修正错误的想法与做法,这是放下习性,
从而逐渐恢复本善。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
利于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也是孝顺,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落实“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不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孝道的落实,更是洗心自新!
注:《弟子规字解》之“晨必盥”
《弟子规字解》之“兼漱口”
《弟子规字解》之“便溺回”
《弟子规字解》之“辄净手”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yssfx180301.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