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原创】“进必趋,退必迟”是进退礼数

网站义工杨学长

 

“进必趋,退必迟”是待人礼数 进必趋,退必迟 

 

  《弟子规·出则弟》讲“进必趋,退必迟”,这是日常生活中的进退之礼。《说文》“进,登也。”进(進)本义是前进,与“退”相对。《说文》“必,分极也。”本义是区分的标准。引申为必须,一定要。《说文》“趋,走也。”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趋(趨)本义是快步走。《说文》“退,卻也。”本义是向后走,后退。《说文》“必,分极也。”本义是区分的标准。引申为必须,一定要。《说文》“迟,徐行也。”迟(遲)本义是慢慢走。 拜见尊长时,走路步伐要快些,告退时脚步要缓慢些。

  生活的中礼节无不是表对人的恭敬心,“进必趋,退必迟”也不例外,去 拜见辈分比自己高、年龄比自己大、职位比自己高的尊辈,远远看到尊长,脚步要快些 上前,到跟前来行礼问候,这体现出对尊长的诚敬心,自己是非常迫切来拜见。假若是慢吞吞上前,留给 尊长的就是傲慢的印象。而告退的时候,就不要快步了,脚步可以缓慢些,体现出对 尊长的尊敬,对尊长是依依不舍,而非调头就跑,当然,有紧急情况,可向 尊长道明,要灵活变通。

  《礼记·曲礼上》曰“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童蒙须知·语言步趋第二》曰“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与《弟子规》的“进必趋,退必迟”都是相应的,对待尊长,一定要符合礼数。

  “进必趋,退必迟”是日常生活常见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有事找长辈的时候,或者长辈叫唤 自己,要快步上前,离开的时候,步伐要慢些,以免长辈以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也避免长辈还有事情没有交代却找不到人了,这些礼节是从小就能引导孩子践行的,所谓习惯成自然,长大之后,《弟子规》所教的待人接物应对之礼也会用到工作、生活之中,留在人家心中的是懂礼、有礼的印象,良好的家教让孩子终生受益。
     

注:《弟子规字解》之“进必趋”

  《弟子规字解》之“退必迟”

 

更新:2019.9.16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yssfx180427.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老师讲座
感恩老师!  

 

取消

付款码

付款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 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