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义文明——礼制》为清华大学彭林老师讲授。彭林老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献与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核心是对《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中国古代礼义文明——礼制》之《弟子规》课程对象为大学生,彭老师一开始就说“要补课”,补学《弟子规》,不止是学生要补课,更是所有人都要补学,补学早就该学的课程。
本课将分次分享心得。心得为学习彭林老师讲授《弟子规》之后个人的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弟子规》教“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是向人家借还物品的方法。礼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与同学再熟悉,需用借用东西的时候,也应当先询问人家能否借出,并告知什么时候可以归还,以让人家确认能否借出,这是借物基本礼貌。比如发现洗发水没了,应当询问室友,能否借用一些,假若不问自取,等到被人家发现,会留给他人不好的印象。所以向人借物,当“须明求”,若是人家不同意,或者是没有询问而自取,这种行为如同偷窃一样,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不以为然,假若形成习惯,日后可能会私自挪用团体的财物,甚至是做出违法的事情,确实是不可不慎,需要从生活中养成“用人物,须明求”的习惯。
彭老师讲到“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人家借用物品给我们急用,使用完毕要及时归还,或者在约定时间前归还。有些人向人家借用物品之后,竟然当作是自己的,到了归还时间仍占为己用,甚至要人家三番五次催促才归还,这种态度日后难以向人借物,因为留别人的印象是不讲信用,甚至觉得是老赖,当然不愿意再次借出。比如向同学借用单车,假若到时不还,会影响到人家的使用,在人家心中的信用大打折扣,以后再次借用,人家可能就不会爽快答应了。
向同学借物,就从“明求”开始,并且要遵守承诺,言出必行,按时归还,这样也是建立起自己的信用。只有守信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做有信用的大学生,就从“用人物,须明求
”,“借人物 ,及时还”开始。
附:视频网址
学习强国网视频(免费观看)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726775061441924765
学堂在线
https://www.xuetangx.com
输入“中国古代礼义文明——礼制”搜索,登陆网站观看(有免费学习与认证学习两种方式)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yssfxpljsdzg42.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