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弟子规》之结示学宗

周泳杉老师

 

    接下来“结示学宗”,最后第四条就把学习的宗旨,修行的宗旨,修行的目的标示出来了。什么目的?什么宗旨?“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这就是修行的宗旨。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么?它的宗旨是什么?两个字,改过而已!所以信道修行最终的目的就是明明德。而这个明德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每一个人都有。为什么显不出来?为什么不受用?问题来了,就是被过失给掩盖了。所以,信道修行,信什么?信“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本性本善为什么现在不善?不是本性的问题。“性相近,习相远”,那是习性的问题,习性给遮盖住了。所以要把本性本善彰显出来,就是对治习气,修行的下手处就是对治习气。修行的成就也在于有这个功夫可以克服习气,最后的成就就是把烦恼习气统统都给断掉,我们叫恢复本能。

    所以很多人问我们说中国文化的教育在教什么?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四书的教育。《大学》是方法,《中庸》是理论,《论》、《孟》是表演。四书的教育到底在教什么?我们如果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跟大家说明,那就是开发潜能。潜能每一个人都有,可是用到的很少,为什么少?因为被障碍住了,没开发出来。所以要把它开发出来,怎么开发?改过而已。改过,改谁的过失?改自己的过失。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我们就知道“苟不教,性乃迁”。教育就是从这里兴起的。知道了没有教育,本性本善就被习性给障碍,那教育就兴起了,教育从这里兴起的。为什么办教育?办教育的目的还是开发潜能,潜能是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从外面来的不可靠,非常的不可靠;本能是本有的,所以它需要开发。这是教育的兴起。再来,怎么教?“教之道,贵以专”,怎么专?还是改过,断恶修善,改过。事实上到了最后,善也不要了。至善,有善就有恶,它是相对的,有善一定有恶,所以最后怎么样?不思恶,不思善,是这个,这叫至善,止于至善,改过。所以这个过,讲老实话是什么?就是念头,善念、恶念都是,但是它有次第,什么次第?断恶修善这是第一步,转恶为善这是第一步,为什么?因为恶离得最远。第一步断恶修善,转恶为善。第二步转迷为悟,从念头上去觉悟。再来,转凡成圣,连念头都没有了。这在孔子的《论语》里面都讲到了。孔子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都讲到了。这个我们有兴趣可以再深入《论语》去研究,它就这三个次第。

 
恭摘自周泳杉老师弟子规讲座(编号55-026-0011) 2010/5/31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