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弟子规》之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周泳杉老师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嘉励良善,哀矜不能”,这就是教育,教化的总则是什么?隐恶扬善,隐恶扬善这是教化的总则。所以这条我们要了解到,确实办教育的人要非常的注意,什么人是在办教育的?末学告诉大家,教育有四种教育,第一个家庭教育、第二个学校教育、第三个社会教育、第四个宗教教育。而这四种教育的总原则就是引人向善,弃恶向善这就是它的总原则。怎么做到?“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我们随便举一条社会教育来说好了,我们随便举一条就社会教育来讲,你看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总原则隐恶扬善,这就是它教育的总原则。换句话说,社会教育怎么达到利益大众的目标?隐恶扬善,就是这个目标,就是这个原则。所以这里就把教化的总原则给我们讲出来。为什么要隐恶?末学体会是这样子,就是一个人做错,他不外乎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没有人教他,他的机会比我们还要不好,他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他没有遇到好的老师,他没有遇到好的环境,所以他会犯过失。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面对他?我们应该怜悯,不应该落井下石。他不愿意犯错,他犯错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好的机会、缘分,可以让他学到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扬他的恶,那对他的是第二度的伤害,二度伤害。

    我们就了解到天底下真的没有坏人,只有什么?只有少爱的人,因为他少爱,所以他去伤害别人。我们观察所有去伤害别人的人,就是因为他对爱了解得不够透彻。一旦他这个人真的对爱了解得非常透彻,他的内心的爱是满满的,他不会去伤害任何一个人。而且爱有一个特色愈给愈多,它有这个特色,而且愈给自己愈法喜、愈喜悦,它有这个特色。所以“扬人恶”确实“即是恶”,为什么?对他造成二度伤害,而其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帮助说他去改过?没有,他会说:好,你们都瞧不起我,我就怎么样?我就坏给你看,他更坏。他那个坏怎么样?我们如果嘲笑他,我们也是帮凶。所以『疾之甚,祸且作』,什么意思?“疾”,我们叫嫉恶如仇,这个疾就是那个意思,这个疾是批评的意思,是得理不饶人。到什么程度?超过,甚就是超过,太超过了。结果狗急跳墙就是“祸且作”,他不但坏给你看,还加倍的更坏。为什么?他已经感受不到爱了,结果所有人都还恨他,还仇视他,这个时候他的仇恨更加重。

    我们举一个例子,过去有个流寇叫张献忠大家知道,张献忠这个人我们知道他是个叛贼,我们现在讲的。他小时候很穷曾经在路上乞讨,有个妇女不但没有给他钱。当然我们讲老实话,我们不给就算,就走了。不但没有说给他钱,还怎么样?还踹他一脚,他对这一脚十分的记恨。后来他起兵造反,每到一个地方看到妇女就砍妇女的脚,“疾之甚,祸且作”。我们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都很感慨他被逼出来,所以我们要怎么样?要包容。俗语有一句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都不愿意得罪一个小人,为什么?因为小人记恨,他很会记恨。为什么?没有人教他,没有人给他爱。所以不得罪他,是要将来有机会怎么样?传递爱给他,是这个道理。不是考虑自己,是考虑对方。是做到什么?做到感化,你看“教化总则”,教化做到这个。

 
恭摘自周泳杉老师弟子规讲座(编号55-026-0012) 2010/5/31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