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文化系列 - 论语

作者:江逸子 绘述  

时间:2007-4-10  

摘自  
 
文化系列 - 论语 江逸子 绘述 澹宁斋 敬制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为周室守藏史,德学俱尊,后出函关归隐,为关令尹喜述道德经五千言。孔子在鲁召公时事周,问礼于老子。又史记列传记孔子问礼,老子曰:「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圣哲问答,去骄去欲,尽孝尽忠。言语平常,实为立世修道之本。


事父母宜色悦辞婉不可严直 待兄弟应关爱分劳不可枯淡

经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意译

  学习是充实人生重要的课程,储备将来应世的知识与能力,其中包涵了内在的修为,与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学习「做人」的道理。

  学可贵在于实践,力求学行相符,才能发挥其功用,这是最充实,也最愉悦的事了。如果学习的心得有所成就,广获人们肯定与向慕,不惜千里来求教切磋,能以利益大众,那是人生最快乐也不过了。

  虽有成就,却无机缘贡献人群,不能扬名于世,也不必有所含怨,因为学习的根本在于修养自己,使胸襟豁达,这才是真正成就君子应有的德性啊。


 

嫁娶择偶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以自律为本

经文

  孔子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予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意译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在家庭中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必然重视伦理德性。有伦理涵养的人,要他做出冒犯长官或同事的事,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所以说,有伦理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才德双俱的君子,君子是建立在做人品格上,有了品格才能本着天理良心去服务社会。因此,成就君子是从孝弟中培植出来的,才能演化出处世、待人、接物谦恭谨慎的态度。


 

守忠信是最高人缘 能和顺必少招横逆

经文

  子曰:巧言令色,德之弃也。 《学而》

意译

  语言是人类最便捷沟通工具,也是衬托一个人文化特质及品德修养;因此孔子教学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言语仅次于德行,足见其重要性。若读书不在致学敦品,只求能说擅道,或标新立异以蛊惑哗众为能事;岂不等于一个鄙陋低俗的人,身上虽披戴珠光宝气、华服裘衣,仍然掩饰不了内心的丑陋,其所言所行根本是违背道德文化行径。


 

真爱情萌于孝悌 唯贤淑始能齐家

经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意译

  曾子,名参。孔予的学生,极重孝道。把孔子的圣道,传授给孔予的孙子子思(孔伋),后世尊称为宗圣。

  曾子说:我每天必须自我反省三件事情:一是替人筹谋的事,是不是忠实尽到自己的心力;
二是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
三是师长所传授我的学业,可曾用心研习过?


 

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以仁养天下物 以道养天下世

经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意译

  人生在世不重根本,有如春天的浮萍,随波逐流;也像秋天蓬草,任风飘散。因此,人要重视根本,就从慎终追远做起,慎终是当父母临终时,应郑重其事,随侍在侧,竭诚尽哀将丧礼办妥。追远是对已故先人,祭祀追念,必须诚心敬意不可怠慢。人人都能重本溯源,知恩报本,自然社会人心就趋向笃实淳厚了。


 

节约不吝 家道不堕 敦伦尽份 滋长善根

经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意译

  孔子告诉说:做一个社会或国家的领袖人物,推行政治,为民服务,必须心存仁慈爱心,以道德为表率。就像天上北极星,处在天上的中枢,而群星都在周围拱奉着它,拥护着它,而获得群众的向心。


 

事父母宜色悦词婉不可严直 待兄弟应关爱分劳不可枯淡

经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踰矩。 《为政》

意译

  孔子说:我于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定志向研习不辍于进德修睦的学问。到三十岁,自己学有所成,可立足于社会。到了四十岁,对一切事物情理,明其所当然,不再有所疑惑。到五十岁,通达明白宇宙间之事物的精微与变化理则,不是人事可以强为,只能顺应自然法则加以利导。到了六十岁,对世间一切事物人情,闻其言而知其微,全然明白其含意。七十岁时,举心动念,无不顺性而为,不会超越法度,而且言行都本着中规中矩。


 

嫁娶择偶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以自律为本

经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意译

  武伯,为鲁大夫孟懿子之子,问孔子要如何才算是孝?孔子说:为人父母的无时无刻不系念着子女的学习与安危;做为子女者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与习气,并保重身心健康,不要使父母担忧,这就是基本的孝心了。


 

守忠信是最高人缘 能和慎必少招横逆

经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意译

  人言为信。一个人讲话,必须令人信任,并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其根本就是讲话要诚实,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严守信诺,由小信而成大信,自然在社会人心中才能立定脚跟。假若信口开河,言无诚信,岂不把天下人当愚痴,然天下人对你是何观感,不言而喻了。孔子说:人无信,就好比大车没有拉车的拴连木;小车少了勾接衡器,车子根本是动不了的。(大车或喻国家制度,小车或喻家庭伦理,少了诚信必然难以和谐实践的。)


 

真爱情萌于孝悌 唯贤淑始能齐家

经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意译

  仁的本意,是讲求人与人之间同心同德的精神,才合乎民主与自由的真义。求仁修德,必须先克制自己的私欲心及非分思想与言行,将一切事理归到合乎礼节上,这就是仁的道理。做人处世,不论身分地位是如何显贵,其人若心术不正,有再好的制度(礼)与教化(乐),都奈何不了他的行为态度。


 

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以仁养天下物 以道养天下世

经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

意译

  孔子说:一个有修为的人,平日与人没有什么争强斗胜的事。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行射技之礼了。在登场就射前必先互相揖拜礼让一番,而上场比射;比射后也要相互揖拜礼让而下场。然后由胜方请负方饮承让之酒,负方则敬谨领受。虽是竞技,但所争的是君子真诚与风度。

  民主竞选贤才,能有此风度该多好,国家必然和谐进步。


 

节约不吝 家道不堕 敦伦尽份 滋长善根

经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

意译

  在春秋时代封建制度之下,社会阶级分明,一国之中君为元首,臣为股肱。如果君臣之间相处得宜,必定上下和谐,政治亦必安定圆满。这是身为国家领导人的鲁定公,心中系念的问题,于是提出请教孔子。孔子回答说:领导人虽在尊位,不可有傲慢之心,对待下属臣民,应该虚心恭敬;为下属之臣认清权责,自然对君上恭敬于事、尽忠职守,竭智以报效。若君臣间遵礼敬爱,政治就上下和谐,国家必然安定进步。


 

 
本文编号:2007041010143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