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讯 以英语教学出众的小学校园内随处可见的不是传统印象中贴满墙壁的“ABC”,而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古文。该校专门开设了学习《弟子规》的专门时段,甚至是家长和小孩一起读诵《弟子规》……记者随深圳市人大代表对该校的此举创新改革进行了详细考察。
学《弟子规》后孩子学会感恩
据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冯小炬介绍,学校认为,孩子们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根”,那就是首先要做好一个中国人,掌握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学校想到了《弟子规》,这是古时孩童时期必读的经典。
于是,校园卸下了所有“ABC”的宣传栏,换上了《弟子规》的内容,孩子上英语、数学、音乐、美术等所有课程之前都先背诵一遍《弟子规》中的有关章节,让孩子制订“我做孝心孩子的计划”,“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每年一届的语言文化节也由英语唱主角变成了学生学习《弟子规》心得的汇报演出,孩子们的改变也悄悄出现了。
二年级1班的刘泽能的爸爸告诉记者,学了《弟子规》后,孩子学会了“感恩”,现在孩子每天会主动问候爸爸妈妈好,会招呼父母吃饭,仿佛一下子懂事了很多。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指出,深圳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这次课程改革,学习《弟子规》,让孩子们先背诵,再理解,进而融入到言行举止各方面。《弟子规》提倡的孝、谨、爱、仁思想健全了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是深圳对教书育人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