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感悟《弟子规》

作者:李林清  

时间:2008-8-13  

摘自  
 
      接触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女儿三岁时,我带她读了两期古文读经班,原意只是希望她能在记忆最佳的时候读些中国文化,将来长大会对她有所帮助或者提高她的语文能力。后来有幸认识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的蔡老师,才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益处绝不只是提高语文能力而已。 
      当时蔡老师给我的感觉是:这位老师的笑容如此灿烂、真诚,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举止这么谦敬有礼,在他面前,你的心灵不由自主地被净化,好象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 作为母亲,我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我更担心社会不良风气会污染孩子。但是,社会上的不良的风气,比我能想象的来得还快,简直防不胜防。打架、斗殴、逃学、早恋这些现象司空见惯。媒体上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自杀、被强暴、杀人甚至杀父母的报道,看起来好象不可能的事,可现实告诉你是真的。我感到心惊肉跳,在这种环境下,我的孩子能逃一劫吗?我该怎样去保护我的孩子? 
      请教其它为人父母的人,他们都觉得,现在的孩子与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想教好孩子,父母要懂得很多,孩子才服你,父母也要学习、看书。教育孩子的书很多,内容五花八门,很多观点也有很大不同,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的孩子?现在的教育和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很大不同。我老家在文昌,文昌是一个重教育的地方,家规很严。对长者很恭敬,家里吃饭,肯定是年长者先上座,有好吃的,也一定是给长者吃;隔壁邻居像亲人,有什么吃的,就算是一碗面、几个芋头,或家里来了亲戚带些糕点,大家都可以尝到;大家很谦让,夫妻很少有吵架,更不用说离婚(家里会抬不起头的);媳妇与婆婆像母女;孩子打架了,不管对错,父母会惩罚自己的孩子;女孩不能多嘴……规矩很多,我们都很习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出来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习惯,年长者喜欢,年轻人认为很不入流,太老土。大家都学竞争、比财富。 
      「时代不同了,老一套在新时代是要吃亏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都什么时代了,还讲三从四德,还让这让那?没看到都改革开放了吗?」「你把这些东西给邻居,人家看不看得上眼?」 
      「不能让孩子太善良,会吃亏的。」…… 
      为了能跟时代接上轨,我改掉了许多跟不上时代的做法,也学了许多圆滑的处世方式,学会了把自己的心藏起来,扮深沉……好习惯难养,坏习惯易学!我学得很快,也学得很入流。只要人家说好的,我可以全盘照搬。 
      记得女儿两岁时,我带她到一个幼儿园去玩,女儿坐在摇摇车上玩,有个小男孩也一定要坐,他妈妈用求救的眼光望着我。我想都没想就对女儿说:「来,我们让哥哥坐一下,你已经坐一会儿了。」小男孩如愿以偿。幼儿园老师看到了,对我说:「你这种做法不对,你的孩子比她的孩子小,不可以让,不然会造成孩子性格内向、自卑。在美国,幼儿园老师带小朋友去捡苹果,有的孩子没捡到,抢到别人的,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要培养她的竞争能力。」虽然,这和我小时候学的谦让不一样,但是想想,女儿确实性格内向,幼儿教育工作者肯定比我更有发言权。后来,有比女儿大的孩子和女儿争东西,我再也不会让女儿谦让。 
      虽然,我按流俗的要求做了,但我觉得很累,教孩子也很累,常常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命太好了,还不懂事。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 
      蔡老师说《弟子规》是中国文化的框架,是圣学的根基,教育孩子应从《弟子规》开始。虽然当时我没能理解,但与蔡老师的交流中,我彷佛又回到了很熟悉很怀念的儿时,蔡老师谦敬、真诚的一言一行,让我深信:蔡老师说好,那肯定好。 
      刚开始,我拿《弟子规》作家规,用来管教女儿。于是,女儿在我哄、吓、批评中「咿咿呀呀」地读呀背呀。女儿做不对时,根据情况,我只会生硬地用《弟子规》提醒她。例如,我说:「《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应勿缓』,妈妈叫你,你怎么像没听见呀?」或拿根小棍子打她的小手:「『衣贵洁,不贵华』,妈妈拿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怎能凭着你的性子要穿这件,不穿那件?」……虽      然我教得不得法,但小孩如同白纸,女儿每周和其它小朋友一起读经,受到感染,也有所变化,只是变化不太大。 
      中途,有两个月我很忙,没带女儿去上课,我发现女儿退步很多。老师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来我不管多忙,都坚持带女儿去读经。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很少听家长课,就算在听了,也没法定下心来听。我太忙,忙女儿、忙家庭、忙公司。我每天像只无头的苍蝇,从早到晚不停地忙。而且我想,我的目的只是教好女儿。这时,我发现中心的老师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是涛声依旧,没什么变化。我很困惑! 
      「见人善,即思齐」,带着疑惑,带着倒空心杯的心态,我连续认真听了几期家长课、老师课。当我照老师的方法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写下来: 
      「先生难与我沟通——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女儿性格很强、不合群——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工作很不顺心——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员工不能与我分忧——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 
      写着写着,突然我茅塞顿开,找到了答案而且大彻大悟。我很吃惊,多少年的困惑,多少年苦和累好象一下子都明白了。老师讲:学贵立志!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我这么苦,这么累,每天疲于奔命,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的志向立在「钱」上:我希望有比现在更大的房子、有车、有许许多多钱。我一直在追求欲望,所以心浮气躁;遇到问题,不是抱怨就是发脾气,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圣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拿《弟子规》对照自己,自己一无是处,已经染上太多太多不良的习惯,蒙蔽了心志。《弟子规》一字一句,像鞭子一样,一鞭一鞭抽在自己身上。这么多年,我不知道做人的标准,像盲人一样,摸着石头过河。在《弟子规》中,我终于找到了做人处世的标准。 
      知错能改,解开了心结,如沐春风,我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一点一滴开始做。我对女儿说:「妈妈和你一起学《弟子规》,一起做孝顺、有礼貌的人。如果妈妈做错了,你就告诉妈妈,如果你做错了,妈妈就告诉你,我们一起改过,好不好?」女儿很开心:「好。」 
      蔡老师讲:很多时候我们都看到别人没有做到,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本身没有身体力行。
带女儿去读经,女儿坐不住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说:「坐好,你不好好读,我不理你了。」而是自己很认真地读完。 
      过去脾气很急,容易发脾气,现在我想发脾气时,想着「怒是猛虎」,「忿思难」。 
      我一改过去一回家就看电视连续剧的习惯,常读、常听《弟子规》、《孝经》的光盘,常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当自己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地去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头脑越来越清楚,事情做得越来越有条理,心里越来越欢喜。 
      我和女儿学习《弟子规》进入了良性循环。母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只走了一小步,没想到女儿走了一大步,孩子纯善的心,我们大人有时都很惭愧,很多时侯是女儿在教我做人。 
      女儿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能用《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女儿从来不伤害小动物、昆虫,连只蚂蚁她也不给你扫:「妈妈,蚂蚁也有妈妈,让它去找它妈妈。」「妈妈,你不能打蚊子,它也有生命。」女儿喜欢花,现在从来不摘一朵花、一片叶,怕花、叶会疼。 
      有一次,女儿在看《动物世界》,看到电视里豹子追到羚羊时,女儿紧抓住我的手:「妈妈,我们快点去救羚羊,我不想让羚羊死,把玻璃打开,救救它吧!」 
      有一天,看到桥上有条死鱼,我不想让蚂蚁吃它,就捡起来扔进河里,女儿说:「妈妈,你真好,你救了小鱼的命!」 
      有一天,我和女儿读完《弟子规》回来的路上,女儿看到地上一张纸屑说:「不讲卫生。」我问:「你能捡起来吗?」「能!」女儿捡起纸屑走了很远一段路才看见垃圾车,高兴地飞快跑过去。后来,我经常跟女儿一起捡地上的垃圾。而且,女儿是看到必捡,我常常自愧不如。 
      女儿变得很孝顺,只要女儿在家,都会帮我挤好牙膏叫我刷牙;每天都拿药、倒水端到我跟前:「妈妈,吃药了。」女儿知道我白天吃什么药,晚上吃什么药,看着一个四岁的孩子每天从不同的药瓶里一粒一粒把药倒在小盖子上,拿到你跟前,从来没错过,我心里真是感动!她也会往我和先生碗里夹菜,吃东西也一定先给我和先生,而且会把大的给我,还说:「我是孔融让梨!」
有一天,女儿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先夹菜给阿姨(公司做饭的工人)吗?」「为什么呢?」我反问。 
      「因为阿姨老了!」 
      女儿现在也帮着洗碗、扫地、拖地、擦桌子;过去,家里请了保姆,我不爱收拾东西,女儿也一样。现在,家里事情我都亲力亲为,「读看毕(用完毕),还原处」,女儿也会把自己的书、书包收拾好。
过去,女儿脾气很强,错了从来不会承认错误(我和先生也一样),为此,女儿挨了不少打,不过怎么打也没用,而且还会用一种怨恨的眼神望着你,我很苦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错了事,我很诚恳地对女儿说:「妈妈错了!妈妈以后一定改,你要帮助妈妈哦!」女儿做错事,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惩罚她,而是问她:「你觉得你做错了吗?错在哪里呢?以后会不会这样做?」现在,女儿做错了事,不需要打,问问她,她眼泪就会掉下来,会对我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改!」还告诉我自己错在哪里。
现在教孩子比以前轻松,遇事我会先让她自己判断,我只问她:「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不对,你会改对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过去,女儿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现在开朗许多,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过去,很难适应新环境,上幼儿园往往需要一年时间来适应。今年上幼儿园,还住校,只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适应了。在幼儿园吃完饭,还喂别的小朋友。老师夸她自理能力很强,很懂事。 
      蔡老师说,夫妻之间永远只看对方的好。我过去总认为先生处世方式不对,不厌其烦地教先生怎样做人,不断指出先生的缺点。先生当然也不甘示弱,两人互不相让。甚至,连看电视都在争遥控器,和先生很难说到一块儿。家庭里从战火纷飞到冷漠,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哪天是尽头都不知道,很疲惫。我常常在感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看来前人说得没错,将就过吧。」 
      现在我不断地反省自己,有一天,我对先生说了声「对不起」,先生激动地对我说:「哎哟,老婆能说对不起,我真是受宠若惊。」家里经常放蔡老师讲课的光盘。先生也时不时冒出一句「蔡老师说……」我心里暗暗欢喜。夫妻俩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默契。 
      女儿在改变先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上,比我影响更大。只要先生吐痰,女儿就说:「爸爸不讲卫生。」好多次以后,先生终于用纸巾吐丢垃圾桶里。女儿不忘表扬:「爸爸做对了。」有一天,先生应酬喝多了,回到楼下就哇哇吐了起来。女儿本来已睡下了,又爬起来跑到阳台上问:「爸爸,你怎么啦?」「没事,爸在练功。」先生敷衍她。过了一段时间,与朋友在一起吃饭,先生买了两瓶酒。女儿一见,就说:「『饮酒醉,最为丑。』爸爸,你不能喝酒了,喝醉了又说练功。」先生脸都红了。晚上,先生对我说:「看来是不能喝酒了,太伤身!话也不能乱说了,女儿这么小,什么都懂,都这么久了,她还记得。」 
      先生常情不自禁地对我说:「女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先生有些不好的习惯慢慢地也都改了。现在,我和先生的感情越来越好,沟通当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老师说,人生有两件事是不能等的:尽孝和行善!过去,觉得自己在外,也没给父母丢脸,也会给父母些钱,逢年过节也会买衣服、用品给父母,也算孝顺了。平时,因为觉得工作忙,虽然离父母家只有几十公里路,也要等到过年过节才回去一趟,觉得也没什么事情,很少打电话。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很久都不回去看外公外婆了。」令我甚是汗颜。当天,我就带着女儿回家看父母。听老师讲:「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想一想,自己真是不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都很后怕。现在,我经常回家看父母,常打电话问候父母,父母过来时,我放下手中的事情,陪父母聊天,逗他们开心。 
      《弟子规》中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去年,因一些小事,我和姐姐吵了一架。心里有些隔阂,一直都不怎么联系,谁都放不下面子。听了蔡老师的讲座,讲了深圳两姐妹因吵架两年不联系,姐姐听了蔡老师的课,打电话给妹妹,妹妹号啕大哭起来。当我听第三遍的时候,泪如雨下,晚上打电话给姐姐,跟姐姐说:「我错了!」 
      在公司里,我的头脑越来越清楚。我甚至把自己本来一窍不通的技术、技能、技巧,简单化了给员工培训。令公司高级技工都很惊讶:「你怎么突然间比我们讲得还好!」 
      尽管,在许许多多方面还没能做好。我知道,是我自己染上的恶习太深重,定功还不够,有时也经不起诱惑。想一下子改变特别难。女儿也从来不敢在课堂上分享学习的体会;见了长者,还不能鞠躬……但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方向对了,我们加倍努力,也是可以到达的。 
      我现在也不敢懈怠,有时间就看书、听老师的讲座,每次都有收获。我常常为自己捏一把汗,自己差点错过春天,错过一生。找到了人生的导航线,心里不再没着落,笑容自然流露。这段时间在外办事,有很多人会主动跟我交谈,我想一定是我脸上洋溢着笑容的缘故。 
      有时间,我常和女儿玩上台表演的游戏。我们把凳子、床当作讲台,轮流上「台」背《弟子规》、背《孝经》、分享和反省。刚开始时,女儿还扭扭捏捏,现在,表现得很自如,而且很开心。有时,我忘词了,女儿还会提醒我,我说完了,还可以得到女儿给我的名为「爱的鼓励」的掌声。 
      我觉得这种亲子游戏让女儿觉得很开心,也不觉得读书枯燥,既可以增强她的自信心,又能增进我们母女的感情,真是一举多得。 
      我知道,要想进步得快,就一定要站到讲台上去,站到社会的大舞台上。我相信,女儿以后一定会很自信地站到讲台上,也相信,我们母女会站到社会大舞台上为更多的人演绎《弟子规》。
默想:面对这个邪思污染严重、伦理道德缺失的社会,身为父母,谁不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日夜担忧?处于这个诱惑极多、物欲横流的环境里,身为夫妻,多少人在为自己的家庭能否幸福稳固捏着一把汗?陷于人际关系紧张、压力重重的工作环境中,多少人疲于奔命,痛苦不堪? 
      李女士是幸运的,她请《弟子规》进家,用圣贤的教诲作为自己、孩子、先生的人生指导,从自己和家人的转变中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力行《弟子规》这样的圣贤教诲,是解决我们现实困惑、忧虑、不安、痛苦的一把金钥匙。
 
本文编号:2008081311455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