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文摘分享 - 正文
 
 

爱无所终——赴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学习有感

作者:博文  

时间:2008-9-18  

http://www.xihujy.com/bwgx/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

本站原创  
 

      题记:一个个小小的善念,如同风中的蒲公英种子,你不知道它会落在哪里,入地生根,生长开花,再度飞扬……那白茫茫一片爱的飞絮,跨过沟壑,越过沧海,不知不觉中竟温暖了整个世界。                            
      汤池,在大姐说它之前,我甚至都没有听过,而当我有幸去过,见到了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与工作人员之后,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地方会因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而名扬四海,因为它的礼教风采而熠熠生辉。
      文化中心座落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这里古风淳朴,志高德厚,是桐城派的发源地,也是佛学大师释净空法师的故乡。
刚走进中心的大门,两旁的工作人员便向你行九十度的鞠躬大礼,叫你手足无措。进入大厅,一杯清茶又带着笑容送到你的手中,顿时周身都清爽起来。打量左右的工作人员,身着传统的唐服,说话轻言细语,好象声一大,客人手中的杯子会跳起来似的。女子们盘着发髻,挪着小碎步,走路绝对不带风,显得从容典雅。最叫人不习惯的是,人人腰上都像安了弹簧似的,见面鞠躬,道别行礼,一点儿不累得慌。
      趁登记的空档,我观看起四周的图片与中心简介。
     
中心的建立缘于释净空法师一次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推动伦理道德教育 促进世界和平》。法师认为,伦理道德教育具有化解冲突,达成身心、世界、自然完美和谐的重要教化作用。会后,许多国家的代表不以为然,觉得那不过是老法师的理想而已。为了证明五千年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也具有极大的作用,法师在故乡建立了文化中心,决心将汤池建成“构建和谐示范镇”,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年怀之”的理想境界,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回归。
      看到此处,疑惑中着实生出敬意:当下的社会,物欲横流,伦理道德极度缺失,还能有此心怀家国放眼世界的理想,不管这理想实现了没有,都是伟大崇高,值得尊重的。
     
手续终于办完了,跟着辅导员老师来到下处。两张高低床、床上一袭蚊帐、靠墙一条几、一个衣柜、门旁一鞋柜,如此而已。简单的条件倒也符合中心的理念。但简单不简约,该有的都有,没有想到的也有,处处体现出和风般的关怀。澡堂在一楼。拖鞋、洗衣粉(皂)、吹风机、洗衣机、搓衣板,现代化与手工式相结合,自由选择。但大多数学员并不用洗衣机,洗完后的最后一桶水倒进一个大缸里回收利用。房间也有空调,大家都自觉节能,睡觉定时,离开关机,决不浪费。
      这里的房门是不锁的,因为来前大姐曾说,听课时无须带包,放在室内绝对安全,所以就不带包,手机、钱都在里面。奇怪的是,我并不担心。
     
“朝起早 夜眠迟”
      “对饮食 勿拣择”
      “……”
      我们的“修行”开始了。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近九小时的学习加一日三餐的素食(上午下午有点心水果免费提供),紧张而不适应。但是老师讲课的精彩,工作人员的谦恭,有序的节奏让我们很快安心下来。
     
来这里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曾经以为自己还约略知道一些,《诗经》、《论语》《庄子》《唐诗》《宋词》什么,也读过一些皮毛。而到了文化中心学习之后,大感惭愧:不过习得一些文字的排列组合,增加几分风花雪月的谈资而已,从未将传统文化与修身、立德联系起来,只言说古圣先贤,孔孟之道,古圣先贤传承了什么?孔孟之道的内涵又是什么?不曾思量过。
     
可中心的成员呢?听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蔡礼旭、周泳衫等老师辞去高薪的工作,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中心。工作人员大多是义工,他们不仅学习传统文化还力行传统文化。
      通过几天的观察,我看出中心的人员有多么用心。辅导员从清晨叫早到入场带队到餐厅用餐到夜里催眠几乎不眠不休还有精神;工作人员从会场服务到清洁宿舍到菜地劳作到餐堂洗碗几乎无所不做还毫无怨言。我亲眼见过他们分拣垃圾。他们蹲在两楼的夹缝中,想想看,天那么热,垃圾量多,臭味大,分拣又很细,搁谁都会烦躁抱怨,可他们干得却那么认真,相互之间还说笑呢,似乎这是一件轻松的差使。
     
其实,他们才是真正心怀恭敬,胸藏仁爱的人呢!“无知者无畏”,我竟活成了笑话。
     
四天过去,学习要结束了。一切礼仪由外化而内在最后成为习惯,而“上善若水”“父母呼 应勿缓”“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福在受谏”等经典名句也变为口头禅。我的胸中激荡着感恩与自省的波涛。
     
离开时,我哭了。当我与辅导员老师拥抱时,强烈感受到来自她体内的潮水般汹涌的冲击。我们不是亲人,却建立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也许就是中心的老师所说的“心内的善念”被激发了吧!人到底是有情感的,四天的默默关爱与种种善行难道不该收获真情吗?
      回去之后,我一定会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仁爱与孝敬,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知道“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做教师的职责,我会尽力。
     
其实,无论是释净空法师还是蔡礼旭老师,也不管是辅导员或是刷碗义工,他们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已化为蒲公英的种子,有风时飘到四面八方,传递文明礼仪、仁爱孝悌之信息。无风时就地生根,生长开花,再度飞扬……当那白茫茫一片爱的飞絮,跨过沟壑,越过沧海,来到你的身边,你会突然发现,整个世界如此温暖。
      我愿做一棵蒲公英的种子。

 
本文编号:20080918082942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文摘分享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