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信息新闻 - 正文
 
 

教育真的很朴素

作者:中国教师报  

时间:2010-3-4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10/0303/9863.asp

摘自  
 
      我们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先进,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可是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学习愿望和动机不强,不知感恩,不懂责任,不知自重与尊重他人,纪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给教育附加了太多的功利功能,却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功能。其实教育的功能很朴素,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准则,使他们成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来看古代教育的启蒙读物中是如何教学生的。《三字经》这样写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守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弟子规》中这样要求学生,“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论语》。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现在很多来我们这里参观的人都是从课堂教学或者学生学习的层面研究我们的教改,其实,我们是教孩子先懂事再学习的。”江苏口岸中学封留才校长要求学生要先成人,再成功,后成才。他指出,每个学生成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使命而必须达成的。2009年9月8日美国公立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总统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韦克菲尔德高中向全美中小学生发表新学期致辞时说:“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一切努力都会白费。”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要求我们要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可是我们现在却给它附加了太多的功利色彩,使其育人功能边缘化。有人认为“一好遮百丑”,只要成绩好将来就有好工作,使得学校教育走向功利化、应试化。把学生培养成应付各种考试的“高级技工”,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做人”教育。我们知道,知识的不足将来可以弥补,而做人的缺失恐怕是“本性难移”,而且在个人的发展上也不会走得很远。毕竟“小成靠才,大成倚德”。
      如果在早期教育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知书达理”,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高尚的品质、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在完成学业的道路上才会有方向和持久的动力,才能自我管理,自我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取得做人和学习的双赢。将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人们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是文凭和学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正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初级教育。我们期盼着教育的人性回归,还教育本来的朴素面目。
 
本文编号:20100304085939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上页 

返回 新闻信息  

 
说明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以上汇编之经典文化教育分享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四方,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知见、观点;
作为公益性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网站,链接、转载或内容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欢迎您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与体会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